校训征集策划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885174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训征集策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校训征集策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校训征集策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校训征集策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校训征集策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训征集策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训征集策划书(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训征集策划书校训征集策划书篇一:校训征集方案汇总校训征集方案汇总(排序不分先后)1、笃信好学、务实济民 (笃信好学、立人济民)坚定信念、信仰,爱好学习,努力学习,追求实用实能实效,服务社会实际实践,周济救济(帮助补益)人民大众。“立人”句意是:学会做人,周济救济(帮助补益)人民大众。“信” 、 “学”二字符合高校师生的要求;“实”符合专科学校培养实用人才的特征;“济”多用于医学用语及医药医疗单位名,具有医学特征。用论语句。突出医学的“仁爱”精神。出典:论语有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明德亲民 学而时习说

2、明:明德亲民,节选自四书五经之大学的开篇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学而时习,完整句子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出自论语学而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 。“明德亲民”与“学而时习”之间是目的与途径的关系。3、崇德尚仁 精诚济世 说明:医重道德,医乃仁术。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的道德修养,重视塑造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强调“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第一卷周

3、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 。精诚济世,系合成词组。精诚,节选自“大医精诚” 。 大医精诚一文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 ,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 ,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 ,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 、 “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济世” ,节选自“悬壶济世” ,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 。悬壶

4、济世是古代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4、 “博学济世、诚信明理” 博学济世解析:新安人受长期积累的深厚文化底蕴的影响。据对文献记载统计,新安医家兼及研医者中,由儒而习医者占 70%。另 30%继承家传的专科医生,由于受当地人文思想的熏陶,亦有着好儒发奋读书的习俗,从而构成了高密度、高水平的儒医群体。如南宋歙县人张杲,幼承家学,以儒业医,奋读医书 50 余年,举凡南宋以前多种文史著作中有关医学典故、传说以及临床所见所闻,均加收录辑拾成书。于 1189 年写成医说10 卷,49 门,为我国最早的医史传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取材既富,奇疾险证,颇

5、足以资触发,而古之专门禁方,亦往往在焉。”该书在 1488 年和 1610 年就曾被朝鲜、日本等国刊行或引用过,可见其影响之大。又如,明代歙县人余午亭,攻读儒学 30 年,后在其堂兄余傅山的影响下,潜心研究医学。“在诸生三十年,未尝一日废学,尤好养生家言,而灵 、素诸书,故所沉绎者” , 1 “然未肯自信,轻以人试,既涵泳岁月,参同考异,万派汇宗,一旦心目豁然,如重门洞辟” , 1临症治疗,无不桴鼓相应。余氏认为:“医之为道,非慈惠之资、渊通之学,不可为也。 ” 2余氏行医数十载,活人万计,被后人尊为“新安余氏医学世家”的开山名师,著有诸证析疑 、 余午亭医案 、 医宗脉要等著作 10 余种。

6、又如,明代歙县人方有执,初非学医,因前后二妻五子女皆殇于惊风伤寒,故发奋攻读古典医籍,尤重对伤寒的研究。乃竭 20 余年之精力,深研张仲景伤寒论 ,推敲仲景原意,寻求端绪,排比成编,于万历十七年(1589 年)编成伤寒论条辨8 卷,创立了伤寒论研究史上有重要影响的“错简重订派” 。 2历代新安医家崇尚的是精技艺,广搏学,始终将仁风济世、谦恭仁厚、诚实明理、恒德忘利作为医家所必须遵循的美德,并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使其世代相传,从而形成了历史上极具特色的新安医学。“诚信明理”解析:新安医家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大都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医疗质量和医疗作风,对医家的“医德”和“仁心”亦有很高的要

7、求。明代祁门人徐春甫,于隆庆二年(1568 年)在北京首创我国第一个医学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亦称“仁医会”), 4会友包括有苏、浙、皖、闽、湖、广等地在京的太医和名医 46 人。医会的命名,首先体现了医者须“宅心仁慈”的宗旨,要求入会医生须有良好的医德,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要求会友“深戒徇私谋利” ,做到“善相劝,过相规,患难相济” 。学会还约定:诚意、力学、明理、讲习、格致、辨脉、审证、处方、规鉴、存心、恒德、体仁、忘利、恤贫、自重、自得、法天、知人、医学之大、医箴、戒贪鄙、避晦疾等 22 项条款, “仁” 、 “德”贯穿全部宗旨中。又如,清歙县人郑梅涧,精喉科,擅用汤药和针刺治

8、喉症,救危起死,求治者踵门,著有重楼玉钥 、 痘疹正传 、 箑余医语等书,其处方起首章刻有“一腔浑是活人心”七字,用以自勉。新安医家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大都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注重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形成高尚的医德医风,主要表现为:宅心仁慈,待患若亲,纯朴诚信,谦恭明理,乐善好施,恒德忘利。5、敏讷治学、仁德施医 (敏讷于学、仁德于医)敏与讷出自论语里仁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意为夫子说:“君子的修养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仁与德:仁指人与人相互友爱、帮助、同情等,仁爱与正义,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德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

9、、品德。6、 “仁爱、求真、严谨、创新” 仁爱:出自论语 ,涉猎礼、义、忠、恕、勇、孝、恭等领域,孔子以“仁”为其学说的根本之道,仁是儒家学派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教育家孔子哲学思想的主体。医学院校学生更应具备仁爱之心,培养医德情感,增强医德修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求真:出自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求真即追求真理,是指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求真” ,让学生思想得到净化,精神随之升华,唤醒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的习惯,从而让他们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辨析美丑,追求真理,心灵向善。严谨:严肃,谨慎,对工作认真负责。意在要求学生培养

10、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以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为核心的工作,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有一个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理想,还要在具体工作中有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创新: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而仅仅安于现状和守成,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动力。7、严谨求实、进取创新 严谨是一种对科学负责任的 态度求实是一种对学术不敷衍的 精神进取是一种对未来求发展的 行动创新是一种对全部医专人的 期盼8、惟德、至善、博爱、精诚 惟德:道德高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至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孙思邈“医者

11、,非仁爱之士不可托。 ” 博爱:救死扶伤、妙手仁心。精诚:神医华佗般的精湛医技,孙思邈大医精诚:“医者,当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一事不知,深以为耻。 ”9、厚德博学 仁爱笃行 释义:“厚德” ,语出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阐明从医者的首要的就是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厚德”体现出“医德”之于医生的重要性。“博学”:是立院之精髓。 中庸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就是要学识渊博,知识面宽。能够博采众家之长。医疗行业是特殊行业,医务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广泛地学习,在业务水平上要与时俱进。 “仁爱”:仁爱守信,尽责至善。关爱病人,爱患如亲。使病人满意,让家属放心。

12、“笃行”:古人云“慎其言,笃其行;言为行旨” 。“行”是“学”与“思”的具体表现,所有的知识和思想,都是通过行动实现的。一个人的品行,最能代表他的学识和思想境界。 “行”是达到目的的工具, “行”是为人的具体表现。德之于内而行诸外。在医疗行为中,要合乎规范,做到“字字有出处,笔笔有来历” 。改革创新也要合乎逻辑,有根据。这就是“笃” 。10、博学笃行 大爱精诚 释义:“博学”语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就是要学识渊博,知识面宽。能够博采众家之长。医疗行业是特殊行业,医务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广泛地学习,在业务水平上要与时俱进。“笃行”语出 “慎其言,笃其行;言为行旨” , “行”是“学”与“思

13、”的具体表现,所有的知识和思想,都是通过行动实现的 “行”是达到目的的工具, “行”是为人的具体表现。德之于内而行诸外。在医疗行为中,要合乎规范,做到“字字有出处,笔笔有来历” 。改革创新也要合乎逻辑,有根据。这就是“笃” 。“大爱”即为“博爱” ,广博的爱,爱所有人,以一颗爱人之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视病人如亲人。“精诚”语出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 , “精诚者,术精也,德诚也,术德双馨” ,是行医者的千古座右铭。本句前半段末处“行”与后半段末处“诚”押韵,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宣传使用。11、厚德精医 博爱笃行释义:厚德:语出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阐明从医者的首要的

14、就是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厚德”体现出“医德”之于医生的重要性。“精医”出自孙思邈大医精诚 ,意指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要求医务工作者要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发愤图强,不断创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博爱”是广大医护人员同事之间、医患之间有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忱的心。简言之, “博爱”就是以博大的胸怀爱所有人。“笃行”乃立院之动力。古人云:慎其言,笃其行;言为行旨。 “行”是“学”与“思”的具体表现,所有的知识和思想,都是通过行动实现的。一个人的品行,最能代表他的学识和思想境界。 “行”是达到目的的工具, “行”是为人的具体表现。德之于内而行诸外。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

15、行为要遵纪守法,合乎道德,不再赘述。在医疗行为中,要合乎规范,做到“字字有出处,笔笔有来历” 。改革创新也要合乎逻辑,有根据。这就是“笃” 。12、厚德博学 仁爱精诚 释义:“厚德” ,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 ,指医院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德高尚,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博学: 语出中庸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就是要学识渊博,知识面宽。能够博采众家之长。医疗行业是特殊行业,医务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广泛地学习,在业务水平上要与时俱进。仁爱: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病人至上”的观念,对患者

16、充满仁爱之心,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奉献爱心、 耐心、 细心和责任心。精诚: 大医精诚,是对医生品德的高标准高要求。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篇,提倡为医者必须要有医德,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精,指专业修养,要有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能;诚,指道德修养,要忠诚老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引申开来,就是医院要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要在经营服务上诚信可靠。13、医诚技精 仁爱笃行 释义:“医诚”是从道德方面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约束,从事医生这一天下最神圣的职业,肩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因此, “德”理所应当的成为广大从医者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技精”是指医务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广泛地学习,在业务水平上要与时俱进。篇二:校史校训集中学习会策划书校史校训集中学习会策划书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待定活动参与者:辅导员、全体机械 1102 班同学、学生会成员。活动主持人:武云果。活动背景:我校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