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实习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868521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菇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平菇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平菇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平菇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平菇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菇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菇实习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菇实习报告平菇实习报告篇一:平菇实习报告篇一:平菇栽培东 营 职 业 学 院实训实习课程报告(学生用)课程名称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二级学院生物及生态工程学院班 级XX 实训实习报告要求实训实习报告是实训实习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教习效果的一项重要依据,也是评定 要依据。实训实习报告是学生总结 实训实习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 训实习报告要用规定的实训实习报 通顺、分析合理、认真总结。每门 后,实训实习报告交实训实习指导 核后交课程所开二级学院存档。 如下内容: 1.实训实习场所、实训实习日期;2.要求;3.设备与材料;4.情况及效果;5.足。实训实习报告 姓 名 学 号 师考核学生实训实学生实训实

2、习的重实训实习内容,使性认识的过程。实告纸书写,要语言实训实习课程结束教师,指导教师审实训实习报告包括实训实习内容、实训实习目的和实训实习仪器、实训实习的完成存在的问题及不XX 年 12 月2 日第 15、16 周篇二:平菇栽培技术实验报告食用菌实验三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平菇的栽培方法基本操作步骤2、 掌握平菇的栽培方法难点及关键技术3、通过平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袋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实验原理】袋式栽培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栽培方法。按照培养料的不同处理方式,可分为生料、发酵料、熟料、发酵熟料 4 种袋式栽培法。与床式栽培相比,袋式栽培在封闭条件下发菌,能有效

3、地控制杂菌污染,提高栽培成功率;菌袋可立体堆码,能大量节约做菇床和栽培架的开支。【实验材料】1、食用菌品种:平菇夏灰 1 号菌种2、平菇配方:木屑框、棉籽壳 65 斤、麦麸 20 斤、轻钙 1 斤、磷肥 1 斤。即棉籽壳 60%、木屑 20%、麸皮18%、轻钙 1%、石灰粉 1%、硫酸镁%,另外加%多菌灵。3、仪器或其他用具:75%酒精、棉球、酒精灯、接种镊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高压蒸气灭菌锅等。【实验步骤】1、菇房建设与消毒,平菇喜温,一般采用温室培养,菇房要保证具有保温、加湿和通风便利。在菇房使用前,都要打扫干净,并进行彻底消毒火菌,主要用甲醛熏蒸法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 10ml 甲醛,

4、将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后,氧化还原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甲醛蒸气,对密闭的空间进行杀菌消毒。无菌室经甲醛熏蒸后,经 24h 人才能进入室内工作。如还有刺激鼻眼的气味,应消除残余的甲醛气体。方法是用浓度 25-28%的氨水,在室内熏蒸或喷雾,经 10-30min,氨与空气中的甲醛结合,可消除残存的甲醛气体。2、食用菌研究所已准备好塑料袋、堆制发酵好原料。3、装袋灭菌,将发酵料装入塑料袋内.边装边压,松紧适度(手按略有弹性),用木棒在培养料中打一洞,然后直接套塑料颈圈(直径 45cm,可用包装塑料带焊制),外加塑料薄膜封口。料袋装好后,进行高压(o 147mpa,126)蒸汽灭菌。在灭菌锅内摆放时,料袋

5、间应留钉空隙。高压灭菌时间为2h。灭菌结束后,缓慢排放蒸汽,以防料袋胀裂。4、接种,菌种的选择至关重要,从外观看,一般选用绝对无杂菌、爬壁力强、生民健壮、洁自浓密、菌龄小的种类作菌种。接种前需按常规消毒方法对接种室进行紫外线消毒,用 75%酒精对双手及接种工具和塑料袋消毒,之后用石碳酸喷雾消毒 1 次,最好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接种。接种时料内温度应低于 30。接种过程应迅速,以防污染,接种完成后立刻封紧袋口。接种量应尽量大,尽量放满培养料袋的洞中,保证菌丝布满培养料表面,可有效防比杂菌污染。5、菌丝培养, 培养室温度以 25为最宜,料内温度不能超过 30。料袋放置以 23 层为宜,若放置过多,易造

6、成烧菌。菌丝于接种后 3-5d 开始吃料,应多观察,及时清除杂菌。接种后 8 一 10 d,菇房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湿在 70%-80%,但仍要注意以保温为主。一般 5-8d 调换料袋位置 1 次,以促使菌丝生民整齐、30-35 d 即可准备出菇。在培养过程中若出现菌丝完全不吃料,则可判断是菌种存在问题,应更换菌种或重新接种;若菌丝吃料速度较慢,可能是培养料过湿或菌种衰退引起的,应注意通气。6、出菇管理,出菇期应保持相对湿度为 80%-90%,出菇期直接关系到平菇产量高低,应加强管理。菌丝长满袋后,继续培养 45d,促其进一步成熟。当袋口料面有淡黄色分泌物出现时,应及时增加光照,喷水增湿,同时降

7、低温度,拉大温差,加强通风,促进原基形成。当袋口颈圈内已分化出珊瑚状蕾群时,应将封口盖去掉,但颈圈仍需保留。保留颈圈的优点有三:一是减少后期管理的工作量,省去了反卷和收拢袋口等工序;二是可控制出菇面积,限制出菇数量,让菌袋定点、定位出菇,营养集中,培养质优、形美的平菇;三是缩小出菇期间袋口培养料的裸露面积。减少料内水分的挥发,具有保湿作用。随着菇体逐渐长大,应增加菇房湿度。气候干燥时,可适当向菇体喷少量细雾水、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促使于实体正常正长发育。每采完一潮菇后,停水 34d,以利养菌。出菇两潮后,菌袋失水严重,此时可通过浸泡或注入法补充水分。补充标准是,补水后菌袋重量不得超过其

8、出菇前重量的 90。平菇菌丝长满袋后,即可在菇房中床架上排放出菇或在菇房地面码成墙式,在菌墙两侧出菇,也可以在室外脱袋覆土出菇。覆土出菇易于保湿,促应小心浇水,避免泥水污染菇体。7、适时采收,春、夏季在较高气温下长的菇,个大、肉薄、菇柄长。平菇采摘的标准以 7-8 成熟为度,即在菇伞尚未完全张开,菌盖 2-5cm 时及时采收。如采收过旱,产量降低;过迟则质量不佳,最好是边熟边采,采人留小,采菇前喷洒少许的水份利于保鲜。采菇时用拇指和食指按住菇柄基部,左右旋转,轻轻拧下。不要碰伤周围小菇,不要把菇脚残留在出菇处,以防腐烂感染病虫害,影响以后出菇。采下后,要轻拿轻放,小心装袋,防比挤压破损而影响质

9、量。注意用于保鲜的平菇采收前 3d 停止喷水。【实验结果】菌丝生长阶段:菌丝生长情况如图(1)子实体发育阶段:子实体原基如图(2)篇三:食用菌实习报告参考资料平菇如何种植一、正确选择品种。品种的选择很重要,有很多菇农栽培高温平菇失败,多是因为品种选择失误,有的菇农没有将品种的温型搞清楚,随便拿来种植,结果因温型不对,造成不出菇或发菌失败。因此在引种时一定要到信誉高的科研单位,而且要详细询问所购品种的温型、色泽、菇型等生物性状,必要时可在引回后作出菇试验进行鉴定,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二、保证菌种质量。 要想使高温平菇高产、稳产,掌握菌种的正确制作工艺,保证菌种的良好质量很重要。实践证明,良

10、种可比劣种增产 30%以上,而且出菇强壮,病虫害很少发生。因为质量好的菌种生命力强,播种后菌丝生长旺盛,从而可抑制杂菌生长,同时因为菌丝在培养基内分解和吸收营养的能力强,可以更好地为子实体输送养分和水分,可获得平菇的高产、稳产。三、场地选择。 高温平菇的出菇场地可为大拱棚、半地下式菇棚、夏季闲置菜棚、废弃房舍等。要求是棚上覆盖物必须要厚,通风良好、排水方便。四、菌袋制作。 可采取熟料制袋和发酵料制袋两种方法,不能采取生料栽培,否则会导致生产失败。1、熟料制袋。 熟料栽培是指培养料配置后先经高温灭菌,再进行播种和发菌的方法。高温平菇的栽培以这种方式最为适用,其好处一是培养料经高温灭菌后,料内营养

11、能得到充分分解,便于平菇菌丝吸收,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快,对培养料的营养利用率高,可获得高产、稳产;二是采取该种方式后,培养料内可放心添加多种营养物质,而不必担心杂菌在发菌期污染菌棒;三是熟料栽培的料温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可防止生料栽培发菌中的烧堆现象;四是熟料栽培出菇早,同期播种,可比生料栽培提前出菇 1015 天。熟料菌袋的规格可选用 20 厘米45 厘米3 丝为宜,不可过粗或过薄。2、发酵料制袋。 该种方式是对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适用于发菌经验比较丰富的菇农。具体办法是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建成宽米左右,高米左右,长度不限的料堆,料堆干料量应在 500 公斤以上,不能太少,以免料温不能升高或升

12、得太慢。料堆上部应堆成龟背形,四周轻轻拍实,用直径约 5 厘米的木棒在料堆顶部打两行透气眼,再在料堆的中部及下部横向向里斜打一行透气孔,孔间距可为30 厘米左右,用草帘、麻袋、鱼鳞袋等覆盖好。料堆覆盖好后,用温度表测量料表层 25 厘米左右处温度,待温度升到 55以上时,开始计时,维持 12 小时左右,进行翻堆,翻堆要领是将料堆上下换位,内外相调,翻好堆后,重新建堆,操作与初建堆时相同。当料堆温度再升到 55以上时,保持 12 小时左右,进行第二次翻堆,一般需要翻堆 3 次。料发酵好后,拆堆降温,待温度降到 30左右时,即可装袋。料袋规格可选用 2225 厘米45 厘米2 丝的塑料袋,播种方式

13、采取四层菌种三层培养料的层播方式,播好种后,在料袋四周及两头放菌种部位扎孔透气,两头及中间每层放菌种部位可各扎 810 个通气孔。五、发菌管理。夏季温度高,发菌困难,应合理排放菌袋,适时进行倒袋翻堆和通气增氧,控制好发菌温度和环境温度。不论是熟料菌袋或是发酵料菌袋,应一律单层排放,排间距不小于 50 厘米,袋间距不小于 5 厘米,发菌场地应加强遮荫,加大通风散热的力度,必要是可往菌袋上喷洒凉水降温,严防料袋温度超过 33。六、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表面有淡黄色水珠及原基出现,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再等到 80%菌袋有原基出现时,即可码堆出菇。菌墙最多码三层,袋

14、与袋之间不能紧靠在一起,应预留 35 厘米的空隙散热,层与层之间可用小竹竿隔开。整个出菇过程中,通风必须良好;因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所以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喷水可每天 34 次,并且可每隔几天用大水灌棚一次,以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湿度。高温平菇从播种到出菇,时间较快,正常管理,约 20几天就可出菇,生物转化率可达到 100130%。香菇种植过程香菇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江苏新沂市康原食用菌研究所夏季的香菇鲜品,是食用菌市场的紧俏货。采用水温空调降温出菇的措施,使用中高温菌株,夏季香菇产品大量,市场价格大幅上升。主要措施为:一、设施或设备要求 栽培设施:普通食用菌大棚,完成春季生产

15、以后,把原来的菌袋清理出去,棚内打扫干净,检查修补棚膜,喷洒适量的药物予以灭菌杀虫处理。然后,将棚内灌入清水,待水渗下后,在棚内撒施石灰粉,即可将菌袋搬到架子上。降温设备:水温空调器既可在夏季进行降温生产,也能在冬季进行升温栽培,一机两用,效果极好。二、菌袋制作 基本配方:棉子壳 1000 公斤、木屑 800 公斤、麦麸 200公斤、过磷酸钙 20 公斤、尿素 3 公斤、石灰粉 20 公斤、石膏粉 10 公斤。按照常规装袋、灭菌、接种以及发菌等管理。三、菌袋转色 待全部完成发菌后,即可将白色菌袋依“井”字形码放,并覆盖薄膜、草苫等,使其升温的同时,通过调节草苫和薄膜的覆盖以及夜间的揭盖,一则促

16、使菌袋表面的白色菌丝倒伏,二来篇二:平菇实习报告东 营 职 业 学 院实训实习课程报告(学生用)课程名称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二级学院生物及生态工程学院班 级姓 名学 号 XX 实训实习报告要求实训实习报告是实训实习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教 师考核学生实训实习效果的一项重要依据,也是评定学生实训实习的重要依据。实训实习报告是学生总结实训实习内容,使实训实习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实训实习报告要用规定的实训实习报告纸书写,要语言通顺、分析合理、认真总结。每门实训实习课程结束后,实训实习报告交实训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审核后交课程所开二级学院存档。 实训实习报告包括如下内容:1.实训实习内容、实训实习场所、实训实习日期;2.实训实习目的和要求;3.实训实习仪器、设备与材料;4.实训实习的完成情况及效果;5.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实训实习报告XX 年 12 月 2 日第 15、16 周 篇二:食用菌实习报告食用菌栽培学实习报告 专 业: 植物保护 班 级:植保 0905班 姓 名: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