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与法同行主题演讲稿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863402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与法同行主题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学二年级与法同行主题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学二年级与法同行主题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学二年级与法同行主题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学二年级与法同行主题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与法同行主题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与法同行主题演讲稿(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与法同行主题演讲稿小学二年级与法同行主题演讲稿篇一:关爱青春,与法同行演讲稿青少年法制教育演讲稿关爱青春 与法同行(参考题目:杜绝暴力与犯罪,共建平安和谐校园)张店公安分局兴学街派出所一级警司 冯静各位老师、同学们:今天有机会能和大家面对面地交流十分高兴。谈不上演讲、做报告,只是把与同学们学习生活有关、大家又比较关注的校园治安及相关法律问题结合我日常接触、办理的一些典型案例给大家做一下讲解,我讲的主题是关爱青春 与法同行 。“法律就在每个人周围 ”说到法律,其实是无处不在、无处不用的。在当今的法治社会里,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律维权意识,吃亏不可避免。因为生活中随时都有意想

2、不到的事情让你遇上。举个简单的例子,如同学们到商场里买东西,结果出门时警报器响了,你便被怀疑偷了东西,你不但会被搜身,还可能会被脱掉衣服;你买了一件假冒伪劣商品,卖方不但不退,还可能将你臭骂你一顿。这些事不但随时会发生,而且在有些同学身上已经碰到过。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呢?当然可以找他们论理,可如果他们不讲理呢?你也许打算用拳头解决问题,但武力能解决一切问题吗?而你又不愿忍气吞声,那么你只有拿起法律武器,向有关部门投诉、控告、起诉,在学校你完全可以向你的老师寻求帮助。一句话,一旦你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要时刻想着从法律那里寻求帮助,这就叫培养法律意识。因为除了法律,再没有比这更好途径。但不容回避的

3、是,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令人忧虑。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对刑法的基本了解只有,其他一些基本法律很多学生连听都没听说过。这就反映出,目前我国青少年法律知识水平、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仍有待全面提高。目前,一方面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另一方面,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破坏青少年成长环境的违法犯罪也呈增长趋势。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所以对同学们进行法制教育,不仅要使自己懂法、守法,而且要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进而成长为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合格公民。“防范校园暴力与犯罪”今年 4 月份,我们破获了一个持枪抢劫团伙案,缴获左轮

4、手枪、钢珠枪、猎枪共三支,该团伙自今年 1 月至 3月跨越淄博、东营等地疯狂抢劫作案 8 起,打伤 3 人,抢劫财物价值上万余元。令人惊奇的是,该团伙五名主要成员全部是 18 岁以下的青少年,最小的还未满 16 周岁,由于父母的娇惯,他们从小就厌倦学校的生活,白天逃学在城里闲逛,晚上也很少回家。主犯见某还在旅馆包了房间。一开始,几个人还只是以吃喝玩乐为主,日子长了,排场越来越大,手头的钱便不够用了。于是就合计着买来枪支弹药,开始着摸发财的新招。正在这个时候,李某的父亲为了能让儿子不出去惹事,就拿出积蓄买了辆出租车,本来想儿子有点事做会安份一点,没想到这辆车却给见某等人抢劫提供了方便,有枪有车,

5、呼啸来去,见某等人简直成了人人望而生畏的魔王。附近一些无所事事的少年纷纷前来入伙,这个团伙越来越大,有男有女竟常有一二十个人在一起鬼混。案发后,几个犯罪嫌疑人的家长才如梦初醒,李某的父亲在派出所还不时地教训李某说:“等你回来,我打死你!”那时他还没意识到儿子的犯罪行为已触犯了刑法,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了。当时一名办案民警曾惋惜地说:“这么大年龄的孩子,正是成长的关键时刻,若不加强教育和引导,很容易会走上邪路。 ”那么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主要是什么呢?简单来说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心理失衡、盲目攀比。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贫富差异较大,不同的价值观念碰撞、裂变,拜金主义、享乐之风对青少年危害很大。

6、青少年犯罪往往始于心理、信仰危机。某地十八岁的少年 A 某,羡慕大款的潇洒和一掷千金,不顾家庭拮据,盲目和同学进行吃、穿攀比,达不到目的后心理失衡,遂铤而走险。有一天凌晨,他独自手持匕首将一酒吧女老板捅死,抢走了价值 5000 元的财物后大肆挥霍。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的案例。二是家庭溺爱,任性骄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与家风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办理的多起案件中,我发现,犯罪嫌疑人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的家境并不富裕,但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任性骄纵的性格,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想什么就一定要得到,当满足不了时,强烈的虚荣心忌妒心驱使着他们,不计代价不计后

7、果。曾有一名涉嫌盗窃的女学生说,她偷的 5 位同学都是形影不离的好友,可她看见她们的手机、MP3 时, “就像变态一样,一定要去拿。 ”这个女孩家庭清贫,父亲已经 60 多岁了,一直对女儿呵护备至,竭尽所能满足她的一切要求,女儿出事后,父亲每天到街上卖冰棍,攒钱为她退赔三是精神垃圾,诱发犯罪。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造成精神垃圾、丑恶现象屡禁不止,严重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追寻每位劣迹青少年的犯罪历史和初始不良行为,就会发现几乎都受到过暴力文化和色情文化的感染。一方面是社会上大量不良文化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正面宣传教育形式的枯燥乏味,这样,生理、心理尚示完全成熟,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便会被不良

8、文化吸引,甚至是沉缅其中。前不久,我与几位学校校长座谈时,一位校长感叹道:“课堂教育一个钟头,不顶录像厅一个镜头” ;“老师苦口婆心讲一天,抵不上学生络转一圈” 。而我在办案过程中,经常深有感触的是,很多青少年犯罪(尤其是团伙犯罪)完全是受部分带有暴力倾向的影视作品的熏染,例如某些作品里所表现出来的“唯我独尊” 、 “狂妄自大” 、“天下无敌”的思想就对未成年人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说,过去同学们吵架时最爱说“我打你” ,现在的口头禅都变成了“我杀了你!” 。今年 5 月份我们破获了一个以抢劫、敲诈、伤害为手段连续作案的青少年犯罪团伙。这个团伙自去年 11 月份成立以来已作案 20 多起。据被

9、捕的 6人交待,他们经常看暴力录像,他们的团伙组织就是模仿香港某影片成立的。他们还模仿影片制定了自己的规章,如第五条是“.在必要时,要出手毒辣,不要心慈手软,不能感情用事。 ”我现在这么讲给大家听,大家可能感觉很好笑,但当时我的感觉是沉重,沉重,还是沉重!通过对校园暴力与犯罪现象诱因的分析与探讨,每个同学应认真地从下述几方面思考如何来避免和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遇到挫折和问题时,要理智对待,冷静处理,否则会酿成祸端。于某是某高中的一名住校生,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存折不见了,到银行一查钱已被提走。于某便怀疑是同宿舍的张某偷走的,因为于的存折上有密码,而以前于曾对张说过存折的密码是自己的生日,况且张也

10、知道自己的生日。但是于某没有通过正当途径向老师报告,也没有向公安机关报案,而是决定实施报复行动。于是,于某选择一天夜里张某睡觉之机,从其枕头下偷走一个存折和一个建行储蓄卡,从银行提出了 XX 元钱挥霍。李报案后,于某很快被查获。最后于某因盗窃被刑事拘留。试想,如果于某采取的不是“自救”式的报复行动,而是向老师报告,向公安机关报案,结局会是这样吗?因此说,以后如果碰到了类似被盗窃、被殴打之类的事情,千万不要以牙还牙,要通过正当途径,向法律寻求帮助。多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学法、懂法,晶积月累,积少成多,避免因法盲或法律知识贫乏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而遗憾终生。案例:某校高三学生董某

11、,学习成绩很优秀。高考结束后的一天,董某在上时,无意访到了国家某部的内部。按照法律规定,这是属于国家机密,未经允许,是不能随便进入的。但篇二:与法同行演讲稿成长路上与法同行尊敬的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九(1)班的。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成长路上与法同行。知法、学法、守法生活处处有法。那么,什么才是“法”呢?法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范。法律时刻提醒着我们,约束着我们,衡量着我们的行为。法律是春,带给我们光明与希望;法律是夏,带给我们保护和绿荫;法律是秋,公平正义是它的准则;法律是冬,铁面无私,毫不留情。法律是正确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标准。作为 21 世纪

12、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思考: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有人说你多虑了,我们还是未成年人,法律约束不到我们。但是,你可曾知道,因为不懂法,不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像大海中迷失航向的一叶小舟,漫无目的的乱闯,遇到一点风雨,就很容易被大海吞没。XX 年 6 月 9 日凌晨,成都的一座高压电力输送塔突然拦腰倒塌,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00 余万元。倒塌原因竟是电塔底部被人偷走了 68 块钢条,而下手的竟是 9 个未成年的孩子!他们了解过法律吗?他们想到过事情的后果吗?悲剧总是不断发生着。同年,杭州 5 名平均年龄仅 18岁的少男少女又因“口角之争” ,将一名 17 岁少女杀害并分尸。XX年 8 月

13、 21 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2 人被判死刑,2 人无期徒刑,1 人有期徒刑 15 年。这是多么沉痛的教训啊!同学们,是什么造成了这些悲剧?是什么夺去了这些鲜活的生命?对!是这些人对法律的无知,才使他们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是这些孩子霎时的冲动才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这一切,正是法律意识的淡薄,一朵朵正在绽放的生命之花才在瞬间凋谢。我们完全有能力战胜自己!我们完全有能力主宰自己!遵纪守法,从我做起;遵纪守法,从现在做起。从认真听课做起,从遵守自习课纪律开始,从同学之间的互相监督,到能够严格自律;从杜绝抄袭作业到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请从

14、今天起,从这一刻起,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与法同行,让我们懂得岁月之短暂,生命之宝贵;与法同行,让我们摆脱冲动与鲁莽,拥有理智与稳重;与法同行,让我们拥有灿烂辉煌的明天。要修身养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篇三:与法同行演讲稿与法同行演讲稿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五年级的杨佳鑫,我演讲的题目是:与法同行 。当今社会,人与法律结下不解之缘,正是由于有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法律为我们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给予了我们一个安定的工作学习环境。今天,学法、用法、守法、护法已逐步成为大多数公民的自觉行为,作为当代社会中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你们法律素质的高低

15、,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 未成年人保护法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先后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关注,我们学校一向重视对同学们的法制宣传教育,营造了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少数同学年少气盛,法制观念淡薄,做事缺乏理性思考,有时不计后果;也有的同学在处理同学关系中讲义气,不能分清是非曲直,甚至酿成校园暴力;有的同学正经受着络诱惑,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荒废学业。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校规校纪、损害了学校的形象,而且不利于自身良好品质的形成,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

16、观、人生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能勤奋刻苦、奋勇拼搏,体现自身价值。其次,要提高法制观念,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做到知法、守法。遵守纪律是遵守法律的最基础的环节。我们要从学习中小学生守则 、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用校纪校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严格遵守。此外还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交通法 、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等。要清楚地知道我们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和责任,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自己应明确地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学会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增强法制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第三,要从小事做起。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任何丑恶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不管它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我们都应小题大做,绝不让它蔓延。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不因小事激化同学矛盾,搞好团结,爱护公物,保持校园环境的优美整洁。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另外,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