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4.21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历史的回响素材北师大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58853321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4.21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历史的回响素材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4.21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历史的回响素材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4.21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历史的回响素材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4.21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历史的回响素材北师大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2121 课课 历史的回响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学习与探究之四聂 耳聂耳,原名聂守信,字子义。生于云南,自幼喜爱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 聂耳岁到上海,第二年考进了“明月歌舞团”学习作曲。后来他来到北平发起并组织 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聂耳从年开始作曲,他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卖报歌就是那时创 作的。年他创作了大路歌毕业歌码头工人歌前进歌等歌曲以及 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年初,他写下了梅娘曲塞外村 女铁蹄下的歌女。同年月,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撰写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可以说,这是人民对聂耳音乐作

2、品的最 高评价。年聂耳到日本,不幸在游泳时溺死于藤泽市鹄沼海中。聂耳的作品具有 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他的歌曲都是为中国劳苦大众所做的,聂耳是我国当之无愧 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被誉为人民音乐家。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广东番禺人。幼时家境贫寒,靠母亲做工维持生活。中学毕业后,考入岭南大学半工 半读,他热爱音乐。大学毕业后,他当过打字员、音乐教师。年在北京大学音乐 专习所学习,年在上海进入国立音乐学院学习。年又到法国巴黎音乐学 院半工半读。在失业和饥饿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他刻苦学习,创作出风的优秀作品, 并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年回国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当中。他以歌 曲为武器,宣传我党的抗战

3、路线和主张。创作了保卫武汉到敌人后方去工人抗 敌歌及在太行山上等著名歌曲。他还在武汉主持抗战音乐运动,组织“星海歌咏队” ,向人民传播革命歌曲。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期间他创作近百首歌曲,其中 有著名的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以及民族解放交响乐等, 对全国军民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很大鼓舞与教育作用。毛泽东赞誉他为“人民的音乐家”。 年月去苏联工作,年月病逝于莫斯科。松花江上的创作背景东北沦亡后,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官兵拖老携幼,布满西安的街头。 被迫背井离乡,到处流浪的东北人,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人民的内战 去卖命,人人心头悲苦郁闷,他们要倾诉,他们要爆发当时正在

4、西安教书的张寒晖,天天见到这种流浪彷徨的惨景,于是便用血和泪谱写了 这首感人肺腑的艺术杰作,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倾诉性的 音调贯穿全曲,催人泪下。张寒晖曾说:“我把北方娘们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 声变成松花江上的曲调了。”这首歌当时在东北军中广为传唱。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 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2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 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

5、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 在一堂?黄河大合唱年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 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 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 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当年除夕联 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洗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 成了这部大型名作。月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 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音)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保卫黄河(轮唱)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世纪年代后期 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