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背景下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820469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班通背景下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班班通背景下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班班通背景下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班班通背景下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班班通背景下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班通背景下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班通背景下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市翔安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5年度课题,班班通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开题报告,厦门市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 谢阿贞、王瑞女、梁琼红,目录,一、课题的提出 二、设计论证 三、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四、研究成果 五、研究的可行性,一、本课题的提出,近年来,各教育专家学者均对这个课题有了一定的研究,各大教育刊物也刊登了相关研究成果。如: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巧用“班班通”丰富数学课堂教学”作者:马志刚: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小学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个重要途径。现代教育技术“班班

2、通”的巧妙运用,打破了“一个黑板一支粉笔”的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模式充满了生机,进而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校园理论版“运用“班班通”设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李勇:“现代教育技术”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在农村学校由早期的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模式到如今的“班班通”,技术在不断革新,教学效果也在不断增强 新课程.中旬“利用班班通,提高农村小学应用题教学有效性” 作者:余游: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从而使应用题教学陷入困境,使这个问题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信息化是21世纪的标志,随着

3、“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很多学校都安装了“班班通”,进而提高了农村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实践意义: 1、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可以让教师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主动积极地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改革教育教学模式,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3、可以充分发挥数学教师的个人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开发利用数学学科各方面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立体化的教育教学网络。班班通设备已经逐步成为教学必备的条件、环境、其发展势在必然

4、,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化,迫切呼唤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技术的支撑。,2、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理论意义:,政策依据: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1-2020)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化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室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其结果是不同人看到的是事

5、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式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这些理论,符合班班通设备下的 数学学科学习特点,对班班通设备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是班班通是这两年农村校新兴的教学资源,对农村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教学设备。使用班班通课件,动画,声音,网络材料等,为解决问题教学,认识钟表问题教学,几何图形教学、数学广角教学创设生活场景,多媒体演示,更直观、生动地展现数学知识,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更有效地学习新知,为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有效性。,3、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班班通环境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很有意义。“班班通”

6、的作用,就是将先进的、宏观的、微观的和课外的教学信息以电教教材或软件为载体集中传递给学生,拓宽了信息流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一节数学课中,讲解、动手操作和电教媒体的适当运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注意、情感和思维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特点,使学生注意力的聚焦点得到合理调控和分配。把“班班通”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会使数学教学模式、手段、过程、方式得到根本的改变,少教多学,起到积极的优化作用。,4、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二、本课题的论证设计,总目标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班班通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手段,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模式,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模

7、式与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目标是: 1、运用“班班通”增强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运用班班通、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有效性。 3、运用班班通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4、运用班班通、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2、研究目标,1、如何有选择地使用班班通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把教材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解决问题教学,数学广角教学,几何图形教学如何合理运用班班通,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3、研究内容,课题组教师所带班级的学生 (

8、课题组成员见附录),4、实施对象,一、课题研究思路 1、从寻找问题出发根据班班通课件的运用在数学课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和验证。 2、从总结经验出发教师通过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班班通技术的经历,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再次运用于教学实践,经加工、提炼、筛选,从而形成教师特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3、从教育理念出发建立有效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制度,明确各学期、各个月的研究重点、内容、人员和目标。,5、研究思路,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开展研究。为完成本课题,课题组将严格整

9、体协调、分工合作、定期研讨、共同总结研究情况。,6、研究方法,研究实验周期:两年 (1)准备阶段:2014.112015.05 搞好课题设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和工作措施。 (2)研究初期:2015.062015.08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向及成果。 (3)研究中期:2015.092015.12 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题实验研究课、教学反思,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情况调查;对教学行为有效性进行研究。,7、研究过程,(4)研究中期:2017.012017.05 开展行为研究,寻找出无效、低课堂教学行为,并探索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开展观

10、摩和优课评比、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撰写相关论文。 (5)研究末期:2017.062017.12 组织课题小组成员进行实验反思,整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论文,总结班班通背景下数学学科有效课堂的策略,收集优秀的教学案例,完成课题研究报告。,7、研究过程,三、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1)阶段性成果:实验总结、研究论文、课堂教学; (2)终结性成果: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教案论文集、课堂教学精彩片段集、课堂教学。,1、理论认识性成果,(1)构建区级班班通资源管理应用平台。 (2)建构一支区级班班通资源建设的专业研发队伍。 (3)、课题组计划在两年的时间发表和出版相关的论文和著作,指导实验老师的实验工作,建

11、立健全我校的班班通教学平台,组建教学资源库和素材库。,2、技术性操作成果,(1)形成较完善的以小学数学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课资源库。 (2)形成师生数学课、数学思维竞赛获奖统计表。,3、实践性成果,四、本课题的研究效果,五、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1、总协调和资金保障:肖峰。 2、深入研究及培训:张秋、刘香贵。,1、总协调和资金保障:肖峰。 2、深入研究及培训:张秋、刘香贵。,1、组织保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校内的一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和两名小学数学一级教师、教研组长为主体的课题研究小组,并对主研和参研人员做了具体的分工,聘请了省市专家成立了课题指导小组。2、条件保障:(1)不断完善硬件

12、条件。(2)领导重视成员积极。(3)有完善的管理制度。(4)资金投入有保证。,课题组研究人员及指导小组,1、课题组研究人员: 谢阿贞 王瑞女 梁琼红,2、顾问指导小组: 柯中南 专家 潘晓燕 专家 洪春燕 专家,参考文献,1、唐德海 区(县)电教中心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策略 中国电化教育 2012年 2、胡铁生 信息技术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环境建设与资源 开发 2011年 3、黎加厚 信息技术课的含义与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年 4、徐翠锋 郭庆 论信息技术课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 教育教学研究 2014年 5、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6、电化教育研究杂志 7、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 8、中小学电教杂志 9、四川信息技术教育杂志 10、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 刘雍潜:解读中国教育化信息进程 11、中国技术协会秘书长 刘雍潜 做主题为“从数字教育到电子教育”的演讲。 12、李兆君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13、桑新民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 14、李克东 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参与,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一定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