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武副厅长在全省农村水电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749995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建武副厅长在全省农村水电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王建武副厅长在全省农村水电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王建武副厅长在全省农村水电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王建武副厅长在全省农村水电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王建武副厅长在全省农村水电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建武副厅长在全省农村水电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建武副厅长在全省农村水电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建武副厅长在全省农村水电工作会议王建武副厅长在全省农村水电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上的讲话同志们:在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的关键时刻,经厅党组同意,召开全省 XX 年农村水电工作会议。这充分说明了农村水电在全省水利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也说明了水利厅党组对农村水电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洛阳市、信阳市、嵩县和宜阳县水利局,以及鲇鱼山水库管理局分别从不同角度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做法,讲的都很好,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福岭主任的工作报告,认真总结了全省“十一五”农村水电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明确了我省农村水电工作“十二五”的工作思路和今年的工作计划。讲的很全面,

2、很好,我都同意。下面我就全省的农村水电工作,再讲几点意见。一、关于近年来的农村水电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山区群众把治水与办电相结合,以小水电为主体的农村水电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农村水电发展迅速。截至 XX 年底,我省已建农村水电站 545 座,总装机容量 36.8 万千瓦,年发电量近 10 亿千瓦时,占全省农村水电可开发量的 36.7%。农村水电发展成效之显著是多年来所没有的。总结“十一五”的农村水电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坚持服务“三农” ,治水办电相结合,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积极开发

3、农村水电,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电气化,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的一条解困富民道路。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作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建成了 15 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其中 80%以上的县位于革命老区和边远穷困地区。通过五年的电气化建设,累计完成电源工程投资 39544 万元,增加和改善农村水电装机 86800 千瓦;大大改善了边远山区的用电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15 个电气化县的 GDP 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坚持面向山区,统筹农民利益与生态建设,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成效显著。为巩固退耕还林等

4、生态建设成果,解决农村燃料和农民长远致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项目。我省自 XX 年开始,先后有嵩县、卢氏、新县、西峡等共有 9 县 15 个项目被国家列入小水电代燃料建设实施范围。其中嵩县刁崖水电站、卢氏中里坪水电站、新县长洲河水电站三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已通过省级验收。15 个项目计划总投资 14918 万元,总装机 23745 千瓦,代燃料户 25600 户,代燃料人口 93700人,保护天然林面积 35.8 万亩。代燃料项目全部实施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7 万多吨。第三,理顺管理体制,加强行业管理。XX 年水利部新“三定”方案,明确了水利部水能资源管理和农村

5、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职能。我省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XX年省编办批复成立了省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中心,落实了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水电发展中心的成立,彻底改变了我省农村水电由企业代为管理的历史,预示着河南省的农村水电行业管理将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第四,坚持多管齐下,强化整改落实,农村水电安全监管逐步到位。针对农村水电建设管理中出现的违规建设现象,从 XX 年起,根据水利部安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违规水电站清查整改工作,共清理出违规水电站 68 座。截至 XX 年底,全部完成了违规水电站整改任务。为规范农村水电项目建设管理,XX 年河南

6、省水利厅与省安监局、郑州电监办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小水电站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明确了农村水电项目立项、审批、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及工程验收等工作程序和要求,农村水电建设市场管理逐步得到完善。第五,坚持深入实际,科学编制规划,农村水电基础工作得到加强。XX 年根据水利部统一部署,我省组织开展了全省农村水能资源专项复查,全面系统地梳理了 40 多条河流的流域、水系脉络关系,并首次对单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 1 万千瓦以下的河流进行了详查,并编制了全国农村水能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报告 ,填补了我省水资源调查和水能资源普查工作的空白。通过调查评价,查明我省农村水能资源遍布 14 个省辖市的 45 个县,

7、农村水电技术可开发量 100.2 万千瓦,为加强农村水能资源管理掌握了第一手基础资料。 “十一五”期间,我们还编制了 河南省XX-XX 年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 、 河南省农村水能资源“十一五”及 2020 年开发规划报告 、 河南省“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 、 河南省农村水电增效减排工程规划 、 河南省“十二五”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等一批重要规划,为农村水电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多年发展,农村水电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山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按照目前火力发电煤耗标准计算,我省农村水电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 30 多万吨,相当于减少近 50 万吨

8、二氧化碳排放,促进了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带动了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被群众形象地称之为“点燃大山希望的德政工程”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我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地方各级政府精心组织的结果,更是我们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水利厅党组向长期关心、支持和参与农村水电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和奋战在农村水电战线上的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二、充分认识农村水电发展面临的形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明确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省委一号文进一步提出要加快以

9、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农村水电增效减排和小水电代燃料为核心的惠农工程建设,农村水电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看,农村水电肩负着重要使命。党的十七大强调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 XX 年末,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7%。目前,我国风电发展面临电网瓶颈制约,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不高,日本福岛核危机后世界各国普遍对发展核电持审慎态度,而水电具有技术成熟、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的优势,要求优先发展水电的呼声越来

10、越高。农村水电在水电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快发展农村水电是调整能源结构的战略选择。从加强“三农”工作看,农村水电发挥着突出作用。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三农”发展的难点地区、 “硬骨头”地带。目前,我省相对贫困人口大都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地区,这和我省农村水能资源分布基本一致。农村水电既是重要的能源工程,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其建设规模小、周期短、见效快、技术成熟,又广泛分布在偏远山区,适宜就地开发,就近供电,有助于把当地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因此,连续八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农村水电列入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

11、。农村水电与大电网长距离输送供电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可减少经济发展成本和农民用电支出。山区农民可以在农村水电建设中通过提供劳务、入股等方式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看,农村水电面临着新的挑战。我省农村水电发展较快,潜力较大,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地方对中小河流开发规划重视不够。二是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能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致局部河段断流,生态发生变化。三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上世纪 90 年代以前建设的 300 余座农村水电站,受当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制约,建设标准低,设施老化失修,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安全

12、隐患较多。这些问题对农村水电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总之,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和水电行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既要看到目前农村水电发展的大好机遇,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准确把握农村水电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抢抓机遇,顺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开创农村水电工作新局面。三、准确把握农村水电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水电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统筹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严格资源管理,强化安全监管,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推动技术进步,加快小水电代燃料

13、、农村水电增效扩容和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提高贫困山区农民用电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十二五”农村水电的奋斗目标和任务1、实现农村水能资源开发科学有序。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完善,发展规划体系基本健全,权责统一的农村水能资源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农民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农村水能资源基本实现有序开发、可持续利用。2、小水电代燃料项目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到 XX 年,完成 23 个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任务,解决以烧柴为主的31830 户农民的生活燃料问题,户均年生活用电量不低于1200 千瓦时,保护退耕还林面积 16 万亩,保护森

14、林植被面积 64.8 万亩,农村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3、水电新农村电气化水平大幅提高。建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13 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至 XX年末,全省农村水电装机容量达到 41 万千瓦,农村水电供电区无电和缺电人口用电问题基本解决,用电水平大幅度提高。4、着力抓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争取“十二五”期间完成 76 座、11.3 万千瓦的老旧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任务,全面提高农村水电综合能效和现代化水平。5、农村水电技术进步全面推进。农村水电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广泛应用,农村水电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装机 1000 千瓦以上的骨干水电站更新改造任

15、务,到 XX 年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骨干水电站达到 60%,到 2020 年达到 90%以上。做好农村水电工作要求第一,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农村水电发展的首要位置。要把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和水电新农村电气化,作为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手段,作为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农村水电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有关扶持政策,有效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受影响地区农民生产生活问题。第二,坚持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农村水电发展的核心理念。要正确处理农村水能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坚

16、持在保护生态基础上科学有序开发利用农村水能资源,既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需求,又维护河流健康的基本需要。要严格执行农村水电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做到水土保持设施、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已建农村水电站要实行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调度方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恢复治理责任制,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三赢。第三,坚持把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相结合作为农村水能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水能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发管理。对于综合利用和直接改善民生的农村水能资源开发项目,政府要给予积极扶持。第四,坚持把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作为农村水电工作的重要任务。农村水电站点多、面广、量大,其工程质量和安全不仅关系到自身功能效益的发挥,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高度重视农村水电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工作,建立权责统一的监管体制,完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强化监管措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检验,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四、下一步主要工作第一,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