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期末考试范围总结《大三上学期》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748870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城建期末考试范围总结《大三上学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城建期末考试范围总结《大三上学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城建期末考试范围总结《大三上学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城建期末考试范围总结《大三上学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城建期末考试范围总结《大三上学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城建期末考试范围总结《大三上学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城建期末考试范围总结《大三上学期》(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城建期末考试范围总结河南城建期末考试范围总结大三上学大三上学 期期 期末考试范围总结 -5 (01-24)10#A 513 (25-48)10#A 514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一场)1 月 6 日上午 9:0011:00 ?题型与分值 ?本书共 10 章 (三个独立部分:1-8 章,9 章,10 章) 第一(概论) 、三(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六(受拉构 件)章,此三章不考 第九章分值:A 卷 12 分 、 B 卷 6 分 计算两题:受弯(单筋矩形) 、受压(大偏压) 概念T 形、双筋,小偏压(无大题) 二:土力学 (第三场) 1 月 8 日上午 9:0011:00 三:房屋建筑学

2、 (第六场) 1 月 10 日下午 14:3016:30 四:路基路面工程 (第八场) 1 月 12 日下午 14:3016:30 第二篇:河南城建学院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 重点总结 6200 字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重点总结 第一章 区域发展的概念: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 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 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 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 互联系的规律。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

3、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 范畴不断扩大,但其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大 小 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 的经济效益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自然资源的评价方法: 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 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4.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 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 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自然资源承载力(名词解释、

4、论述)P27 区域文化的含义:(简答) 区域文化既包括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 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 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前者是显性的,后者 是隐性的。后者是人们心理结构 第三章 区域经济特色的形成原因:(P69)简答 1.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 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 3.劳动分工规律 4.区域利益 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简答) 1.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 助产业、基础设施三部分组成。 2.区域产业布局特色;区域产业布局与区域生产力发 展水平密切相关。 区域文化的含义:(简答) 区域文化既包括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

5、建 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 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前者是显性的,后者 是隐性的。后者是人们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存在于人们 的“集体无意识”中,制约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组织 的整合功能。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经济 发展道路的选择。 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区域 经济发展的速度。 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经济发 展的水平。 1 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区域人口结构的特征: 1.性别构成 2.年龄构成 3.职业构成 4.民族构成 人口增长分

6、析分为:人口自然增长分析、人口机械增 长分析 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分为 四种类型: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P84) 人 口质量即人口素质,包括三方面: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 质、思想素质 站在区域的角度谈谈适度人口与人口承载力的关系: (P93 简答/论述) 第五章 为什么对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进行分析? (P135) 答:明确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有利于从区域发 展的实际出发,正确选择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 战略模式,避免因盲目的过高或过低估计而造成的决策失 误。 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选择 GDP 与 GNP 的关系?(简答) GDP 为国内生产

7、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 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GNP 为国民生产总值,指 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 到的原始收入的总价值。 GDP 与 GNP 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 量指标。GDP 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主要指在一个国家范围 内,按所有的生产者所创造的商品和劳务价值来统计,无 论是否属于本国公民,都要算。GNP 按国民原则核算,只有 本国国民创造的商品和劳务价值才可算。两者的差距在与 外国净要素收入。 国外净要素收入 绿色:(名词解释) 绿色传统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 文部分的虚数 区域发展阶段分析的意义: 对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有利

8、于了解区域发展的趋势 和规律,明确一定时期区域发展的起点、方向、目标、任 务,从而为区域发展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中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的六 个阶段为: 1.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的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4.成熟阶段 5.高额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第六章 区域发展优势的概念: 区域形成和发展有其必要条件和经历一定历史过程。 区域形成发展条件包括社会和自然条件两类。区域优势是 指某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 件使该区更富竞争力,具有更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使总体 效益保持较高水平。 区域优势的类型: 从地域分工来看区域优势,有以下六种类型: 1

9、.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 2 2.绝对区域优势与相对区域优势 3.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 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 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原则: 1.区域发展优势必须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 2.区域发展优势要通过对区域内全部生产发展的有利 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后才能确定 投资环境的概念: 投资环境指影响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的各种区域因 素的组合。狭义的区域投资环境包括区域自然、经济、政 策、社会文化环境。广义的区域投资环境还包括与区域相 连的周边地区投资环境、国家投资环境、大的国际投资环 境。 如何改善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

10、软环境。改善硬环境便要改善、 发展自身的条件。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有丰富的内容,主要 包括三方面: 1.政策法制环境的改善 2.市场环境的改善 3.配套服务环境的改善 第七章 区域经济活动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性产 业三类 经济活动各部门分为: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 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1.社会消费 2.资源状况 3.科技水平 4.原有产业基础和生产传统 5.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工 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 2.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 3.区域内各产业

11、部门间的关系是否协调 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与应变能力 5.产业结构的效益如何 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1.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 2.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 3.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 4.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的变化 主导产业的概念: 主导产业是具一定规模,能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 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 强大促进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 结构的演化中心。 主导产业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主导产业是指能引导、带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 产业。 3 2.国家和区域的主导产业是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 趋势和市场变动

12、而有不同发展阶段的。 3.主导产业一般具有当时阶段最高的技术装备,在开 发产品、开辟市场方面应走在最前头。 4.主导产业一般应领先增长。 主导部门可从三方面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1.回顾影响:指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 的部门的影响。 2.前瞻影响:指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 新能源的出现的诱导作用。 3.旁侧影响:指主导部门对地区经济的普遍影响,如 对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2.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3.产业结构的先天性 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1.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与调整优化必须从区域实际情况 出发,与区域经济

13、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 2.必须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利益的提高。 3.有利于加速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并为进口结构高级化创造条 件。 4.有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优势产业基础上向地区 专门化方向发展。 5.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减轻劳动人口就 业压力。 6.有利于环保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 第八章 区域规划的概念: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 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区域规划的前提+主要内容+主要任务(p236) 主要任务: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 状、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

14、 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 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保等方面作 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 排,并提出实施政策。 区域规划的显著特点: 1.综合性 2.战略性 3.地域性 区域规划的内容体系: 1.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4.基础设施规划 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7.区域空间管治 8.区域发展政策 编制平衡表的基本思路: 在供给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各部门、地区的需求与供 给总量要基本保持一致。 (P254 表) 综合平衡法的工作步骤: 1.

15、确定综合平衡的内容和指标体系。 2.预测发展需求,包括部门发展、地区发展的预测, 确定各项目的需求量。 4 3.综合平衡。通过供需双方的比较,反复调查,最后 确定规划方案。 区域规划的程序:(P256) 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程序(P257 图 82) 规划工作的七个步骤: 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 4.规划方案设计 5.规划方案评估 6.报批定案 7.实施阶段 第十章 点轴开发模式概念: “点”指区域中各级中心城市,他们有各自吸引范围, 是一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 力和凝聚力;“轴”指连接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

16、交 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 线路。 点轴模式的工作步骤: 1.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 力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重点开发。 2.在个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点,作为重点发展的 城镇,并且要明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 方向、主要功能,以及他们的服务、吸引区域。 3.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 统。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和发达的工业城市带组成。 2.有水路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 平较高的地带。 4.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 或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 如何确定重点发展城市? 1.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2.城镇的发展规模。 3.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的效果。 2.能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 3.有利于把经济开发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 4.有利于区域开放式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