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748455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分册第一分册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古代东方 第第 1 课课 古代两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 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 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 ,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 “美索不达米亚” ,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 (学会识图) 2、西亚两河流域出现了最早的城市国家(A) 约公元前 3500 年至前 3100 年,苏美尔人率先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一批城市国家,成为这一地区古代 文明的奠基者。 3、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

2、文字之一(B) 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 。公元前 3100 年之前,苏美尔人开始使用,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 最古老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4、 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C) 特点: (1)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 (2)得益于楔形文字而保留下来的古代宝贵文献 (3)法典制定的理论依据君权神授 历史价值: (1)法学价值: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 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史学价值: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社会状况的 第一手文献。第第 2 课课 古代

3、埃及古代埃及 1、古代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A)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尼罗河自南而北流经 埃及全境。 (学会识图) 2、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A)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形状类似汉字中的“金”字,被中国人称作“金字塔” 。 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3、金字塔的象征意义和历史价值(B) 金字塔是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展示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古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 现。 作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也是古埃及社会经 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具体成就。 4、古埃及人发明

4、象形文字(A) (1)简介:古埃及人在公元前 3500 年以前发明象形文字 (2)特征:字形与各种具体事物的形态相像而得名 (3)书写工具:最初为刻刀和石头,后发明笔和墨水,纸草成为最普遍的书写材料第第 3 课课 古代印度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A) 南亚,印度河与恒河(学会识图)2、古代印度四大种姓的名称及特征(B)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3、佛教的创始、经典;佛教是世界性宗教(B) (1)创始:公元前 6 世纪,乔达摩悉达多 (2)经典:大藏经经、律、论 (3)传播:公元前 3 世纪,印

5、度佛教臻于鼎盛,开始向域外,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 为世界性宗教。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古代美洲与黑非洲古代美洲与黑非洲 第第 4 课课 美洲印第安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 1、玛雅文化的主要文明成就(A) 玛雅文化是印第安古代文明中璀璨的篇章,有“美洲的希腊”之称。 种植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和烟草等(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 2、中美洲的阿兹特克文化是古代美洲文明之一(A) 3、南美的印加文化是古代美洲文明之一(A) 印加人是南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 第第 6 课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1、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A

6、) 比今天希腊共和国的版图大一些,除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 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学会识图) 2、古代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古典时代” (B)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古典时代”:公元前 5 世纪至公元前 4 世纪上半叶,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 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3、 “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B) 雅典民主政治是在广大平民与氏族贵族长达 100 多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平民 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 (1)首开先河:公元前 594 年

7、,梭伦改革 里程碑 (2)最终确立:公元前 508 年,克里斯提尼改革 4、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核心;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D) 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核心: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 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公元前 443公元前 429 年,伯里克利连续当选为雅典十将军委员会的首 席将军,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 。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进步性: 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 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雅典民主政治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不仅留下民主的理念,还留下一些可供操作的民主程序, 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

8、建立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2)局限性: 阶级、时代的局限: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 邦人和奴隶则被排斥在外。 操作层面的幼稚:比如,用抽签方式产生公共权力机构公职人员、陶片放逐法等。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第第 7 7 课课 希腊古典文化希腊古典文化 1、 荷马史诗的史料和文学价值(B) 荷马史诗也是“英雄史诗” ,有很高艺术性和很大史料价值,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2、古希腊“三大哲人;希罗多德与历史 (B)古代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哲学”一词就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爱好知识 之学” 。 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们冲

9、破了宗教神话的束缚,力求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古典时代是古代希腊哲学高度繁荣的时期,流派纷呈,大师辈出。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被誉为“三大哲人” 。欧洲历史学的源头也可以上溯到古代希腊。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历史”一词就源于希腊语,原意为 “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 。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 的。 第第 8 课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开始的时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罗马成为地跨欧、 亚、非的环地中海大帝国;罗马帝国分裂(A) (1)共和制确立:前 509 年,罗马城邦实行共和

10、制度,开始了罗马共和国时期。 (2)帝国建立:公元前 30 年,屋大维夺取了国家最高权力;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 “奥古斯都” 称号,罗马进入了帝国时代。 (3)帝国的繁荣与扩张:从帝国建立开始,罗马进入长达 200 年的和平发展时期。公元 2 世纪初, 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两河流域、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为一个地 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4)帝国的分裂 A.原因:3 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盛极而衰,并且迅速演变成一场波及帝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危机 B.结果:395 年 东罗马君士坦丁堡西罗马罗马 2、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

11、洲古代历史终结(B) 476 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标志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古代历史终结和中世纪开始。 3、基督教的创始、经典;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B) (1)创始:公元 1 世纪上叶,兴起于罗马帝国统治之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相传为耶稣所 创立。 (2)经典:圣经 ,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3)发展:392 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第第 9 课课 罗马法体系罗马法体系 1、 “十二铜表法” (B) (1)背景: A. 古代罗马人通行习惯法,没有形诸文字 B. 贵族掌握着对习惯法的解释权,可在司法审判方面维护自己的特权,由此引起平民的不满 C. 共和国时期,随着平民力

12、量的增长,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的意识不断提高。在平民的 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政府先后制定了 12 个法表 (2)时间:公元前 451 年公元前 450 年 (3)主要内容: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及诉讼程序等,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 (4)实质: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的利益 (5)意义:A.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C.明文公示、按律量刑,改变了以往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 范了社会生活 D.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系的渊源 2、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作用与影响(C) 进步性: (1)体现了罗

13、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 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2)罗马法体系堪称古代世界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 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局限性: 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因为奴隶在当时只是其主人的财产,不具有任何权利。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古代伊斯兰世界古代伊斯兰世界 第第 10 课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1、伊斯兰教的创始、经典(B) 伊斯兰教产生的地点:西亚的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穆罕默德 时间:7 世纪初 经典:古兰经 2、政教合一国家的建立(C) 622 年穆罕默德被迫逃离麦加,

14、前往雅特里布(后更名为麦地那,意味“先知之城” ) 。不久,穆罕默 德在此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他本人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首脑,集各种权力于一身。7 世纪 30 年代初,阿拉伯统一国家初具形态。 3、阿拉伯成为横跨亚非欧的军事大帝国(A) 到 8 世纪中叶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封建军事大帝国,版图西起大西洋、东抵印度河流 域、北临锡尔河、南及尼罗河流域。 4、伊斯兰教是世界性宗教(B) 8 世纪中叶,倭马亚王朝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封建军事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广为传播, 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5、阿拉伯帝国的覆亡(A) 9 世纪中叶以后,阿拔斯王朝由盛转衰。1258 年

15、,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覆亡。第第 11 课课 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 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亚非欧的军事封建大帝国(A) 1453 年,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1457 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 为伊斯坦布尔。16 世纪后,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中世纪西欧中世纪西欧 第第 12 课课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 1、 “采邑改革”及其影响(B) (1)内容:8 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 分封,史称“采邑改革” 。 (2)影响: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

16、的发展,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 有条件的封建主也层层分封土地,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度。 国王仅仅是名义上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 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2、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C) (1)社会职能: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 (2)经济性质:大体上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3)阶级关系: 领主(国王、教会、世俗贵族)农奴依附领主 (4)耕地类别: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自由农民份地 (5)剥削方式:劳役地租为主,农奴与领主间的人身依附关系非常明显 (6)衰败原因:14 世纪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渗透,导致领主自营地大为缩减第第 1313 课课 城市的复兴城市的复兴 1、城市争取自治斗争的常用方式(A) 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 2、英国议会和法国三级会议首次召开,标志英、法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