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第二课时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718127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第二课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第二课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第二课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第二课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第二课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第二课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第二课时ppt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国 古 代 山 水 画,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隋唐时期才进入成熟阶段,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在元代至明、清两代,成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古代山水画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或称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或称墨笔山水、浅绛山水或称淡着色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龚贤,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游春图(隋朝 展子虔),深堂琴趣图,建筑与音乐,在中国诗词中有许多经典迷人的篇章,但在绘

2、画中表现,很不容易。音乐,求其意境,要有共鸣、幽远方妙。深堂琴趣图,以华堂独坐一人弹古琴,琴音发越,与环境融为一体,画出来了。深堂内置大屏风,窗牖俱紧关,而正门却大开,琴音反逼更传于堂外。门外山石对立,树木高耸掩映,留出大半天空,正好一条石铺甬道小径,接门由直而转折向右,石径上又正好有双鹤,其一白鹤闻琴音而起舞,可感受音乐之魅力。庭石上又有青松一株,遥承琴声,而成风如松。环境与音乐布局协和生发,绝无滞碍。主人弹琴,恰好面东,而门对南,空间方位甚为有序。如换其他任一方位,均与环境建筑内部空间不调,从而破坏全幅的空间气势,顿失音乐之美。设若弹琴者(主人)的方位是对着门南向坐,则气正好对冲;如背门北

3、向坐,则琴声成死寂,更无悠扬的意味可说;如侧身向西坐,则又太塞太背,与画中大半天空相背,气局又成僵局。所以,只有画中所示的侧坐向东最为佳妙,否则都会破坏画中的音乐美,有妨气局琴音的流走。这些看似细微之处,正可见宋人对画中空间风水的深刻认知。画中的空间,虚实掩映,向背分合,无一闲笔,皆为音乐而生而设,都为气韵琴音所宜。可见深堂琴趣图虽小幅纨页,位置经营却极为空灵精湛,空间境界妙造天地,琴韵幽深,上遏行云,其中风水之意境,流美千古。 丁羲元 著艺术风水,【名称】深堂琴趣图 【类别】中国古画扇面画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形式】绢本,设色 【纵】23.6c

4、m 【横】24.9cm,溪山行旅图范宽(北宋),他的笔法叫“芝麻皴”,就是用很多小点点,一点一点组成一个面。范宽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浓厚的墨色描绘出秦陇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这幅竖长的大幅作品,不仅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浑厚,而且极富美感,整个画面气势逼人,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这就是高山仰望,人在其中抬头仰看,山就在头上。在如此雄伟壮阔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 山底下,是一条小路,一队商旅缓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一种动态的音乐感觉。马队铃声渐渐进入了画面,山涧还有那潺潺溪水应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就是诗情画意

5、!诗意在一动一静中慢慢显示出来,仿佛听得见马队的声音从山麓那边慢慢传来,然后从眼前走过。 溪山行旅图,好就好在静止的画面有一种动感,一幅空间艺术的绘画却有一种时间艺术的感觉。面对这幅一千多年前古人的绘画,体味着画中令人心醉的意境,怎能不令人发出由衷的赞叹。,【名称】元倪瓒六君子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元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上海博物馆藏 【形式】纸本,水墨 【 纵】 61.9厘米 【横】 33.3厘米,清代作品,淮扬洁秋图石涛,溪江无尽图卷 ( 清 龚贤 ),这幅长卷连笔墨功力深厚的龚贤亦不得不“十日一山,五日一石”地潜心创作,历时二年多,才完成该幅堪称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力

6、作。此卷生动地表现了江南溪山浑润丰华的景象,同时也较全面地体现了龚贤在山水画上“笔法健、墨气活、丘壑奇、气韵雄”的美学追求。,此画的中间段的表现极为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转承作用,它的起首须是前段结尾的延续,它的结尾须是后段起首的外延。为此龚贤巧于构思,精于设陈布势。全幅虽绘秋林草屋,流泉飞瀑等景象繁多,但穿插有致、有条不紊。,留白处的虚与浓墨点染处的实互为映衬,画面饱满而又不失空灵。,山石用“积墨法”,以笔含墨,层层积点石面,将山石向背虚实块面体积以及雨后的湿润之感都真实地表现出来。,中 国 古 代 花 鸟 画,中国花鸟画具有以写实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优良传统。中国花鸟画的“写生”不同

7、于西方的“静物写生”,而是着重于对花鸟生态特征的表现,着重描写动植物的生命力及其特征,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体验与感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则是人对动物审美的移情表达,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因此中国画家在欣赏梅、兰、竹、菊、松、鹤、鹰、牛、马等动植物时,往往赋予他们一定的“社会属性”,作画立意时便借其抒发情怀,表达人生志向。,写生珍禽图黄筌(五代),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

8、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 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比起曹霸、韩干画马、周昉、张萱画仕女,似乎在线条独立性展现方面有更多的追求。由于其线条茁壮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深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五 牛 图,【名称】五牛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唐代 【作者】韩滉 【形式】麻纸类 【纵】 20.8厘米 【横】 139.8厘米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物等级】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五牛图韩滉(唐),不 爱 江 山 爱 丹 青 赵 佶,赵

9、佶(公元1082-1135年),即北宋徽宗。他是中国历史上昏庸无能的帝王,但在诗词书画方面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才艺。他年轻时就爱好书画艺术,他在即位后曾自叹道:“朕万几余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在他即位前为端王时,就向当时在其王府任职的吴元瑜学画,其画法还受到王诜、赵令穰的影响。赵佶花鸟、山水、人物无所不能,尤以花鸟成就最高,还有独创的瘦金体。,不 爱 江 山 爱 丹 青 赵 佶,芙蓉锦鸡图宋徽宗赵佶,画面中间有一只羽翼丰满、带有长尾十分珍贵的锦鸡,它攀栖在婀娜妩媚的芙蓉枝上,可能是芙蓉枝过于纤弱,或是锦鸡太重,芙蓉枝被压得摇曳晃动低垂下来。锦鸡回首仰望着画面上方两只翩翩飞舞的蝴蝶,这两只蝴蝶尽

10、情地层示着翅膀上美丽的斑纹,然而锦鸡不为所动,显得安逸而高雅。,画面下方是数枝拒寒凌霜的菊花,似乎对芙蓉的华美不屑一顾,显得孤傲不阿。,徐渭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充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墨葡萄图水墨大写意,笔墨酣畅,布局奇特,老藤错落低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晶莹欲滴,茂叶以大块水墨点成,信笔挥洒,任乎性情,意趣横生,风格疏放,不求形似而得其神似。描写了无人摘采的野葡萄隐现于如点点泪痕般的黑叶,所画葡萄及藤叶,纷披低垂,用笔恣纵,水墨淋漓,随意挥洒,不拘形似。徐渭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酒,泼墨

11、淋漓,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花木形象中,着眼于生韵的体现,将普通的物象赋予强烈的主观情感,直抒愤世疾俗、激荡难平之情,给作品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使其具有磅礴奇崛的气势和雄肆豪放的格调。画面上方以行次敧斜的草书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表达了画家的狂放洒脱和愤世嫉俗,传达出一位落泊怅然的文人形象,葡萄在徐渭笔下,成了主体价值的象征。,墨葡萄图徐渭 明代,【名称】墨葡萄图(轴)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明代 【作者】徐渭 【形式】纸本、墨笔 【纵】 165.7厘米 【横】 65.4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作品,荷石水禽图(中国画) 朱耷

12、(清),朱耷(16261705),号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他为明代宗室,国破家亡后出家为僧。朱耷的艺术比常人带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其内心深处的难言之痛与愤懑抑郁,均借助笔墨而抒发出来,以极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强烈地抒发了遗民之情。其作品中拟人化的鱼鸟、险怪空灵的构图、简约含蓄而充满孤独幽愤感情的笔墨,在内容与形式上已臻于高度统一。此画以墨笔画湖石临塘,疏荷斜挂,两只小鸭或昂首仰望,或缩颈独立,意境空灵,余味无穷。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间,并富有层次感。他的画构图简约,水墨淋漓,运笔豪放中有温雅,不拘成法,自成一家,臻文人画最高典范,也因此对后世艺术家影响极大。,中 国 古 代 花 鸟 画 的 特 点 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