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教研活动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704548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20xx教研活动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xx--20xx教研活动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xx--20xx教研活动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xx--20xx教研活动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xx--20xx教研活动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xx--20xx教研活动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20xx教研活动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20xx20xx-20xx 教研活动总结教研活动总结20xx-20xx 年度教研活动总结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教改教研工作,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本年度我校全体教师同心同德,真抓实干,教学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取得了教育教研的双丰收。现将本年度教研活动情况总结如下;1、加强领导,落实教研活动领导机构。在教研活动中,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教研室、教研组长组成的教研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并以教研小组的活动为中心,带动全体教师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开展活动教研活动。2、认真落实课程改革,探索

2、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校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的原则,并把课改工作作为在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积极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向学生传授知识向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平等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积极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理解,进而发现问题,教师同学生一起平等地民主地去探究解决问题,并把这一教学方法作为评价一个教师课堂教学有没有进行课改的标准之一。3、抓好新课标培训,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确保教改扎实推进在教研活动中,我校全体教师进一步加强了课改理论的学习,重点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基础理论;并撰写了

3、心得体会和论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4、联系本校实际,制订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校本培训计划。我校围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如何加强课改,采取有力措施,进行了教师培训,使每个教师在新课改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与学的评价方式,形成了人人争当校骨干教师的良好局面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5、加强课改经验总结,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在本年度教研活动中,全校教师人人撰写课改论文,课改日记,备一篇优质教案,人人参加说课、评课、上教研课,把教研活动推向高潮。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教师撰写课改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读书笔记、小课题等共276 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教研月期间,我们在教学方

4、法、教学手段、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如何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等方面的探索还做得不够 。今后工作的重点1、继续探索和制定教与学的评价体系;2、 进一步开展校本培训,加强教师间的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师的素质,尤其是各科教师的能力培训;库都尔中学 20xx 年 x 月第二篇:教研活动总结 2500 字提升欠发达地区中小学课程 实施水平教学活动总结根据省“提升欠发达地区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的安排,20xx 年 x 月 x 日(星期五)下午 15 时在我市第八中学举行地理学科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分高中组和初中组进行。参加初中组的有我市 80 多

5、名各中学的八年级地理教师。进行教学讲课的是省教学研究院组织的江门华侨中学办公室主任赵老师。赵老师讲课的课题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第一节气候 。课堂随着一首轻松、愉快的爸爸,我们去哪里呀的歌曲进入课题。音乐过后,通过幻灯片放映出两幅图片,第一幅是 20xx 年 x 月“爸爸”带着“宝贝”们在云南,另一幅是 20xx 年 x 月“爸爸”带着“宝贝”们出现在我国东北城市。这时赵老师就提示同学们观察图片上的“时间” “地点” “人物衣着”等方面。经过同学们的描述,简单分析,得出我国在同一季节,不同地方,气候不相同的结论。赵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设计课件,调动同学们的兴趣和热情。巧妙的问题设计,

6、很自然地引出这节新课气候 ,接着便进入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自主学习: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什么?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阅读教材 26 页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赵老师在解决自主学习的 1、2 小题时是让学生自我展示。同学们在赵老师的鼓励下,大胆踊跃举手回答。经过展示,同学们都能准确无误答对这两道题。在解决第三小题时,赵老师放出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幻灯片,同时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我国东部地区自北向南有 气候, 气候, 和 气候和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 我国气候特点:类型 (填“单一”或“多样” )赵老师边引边

7、导,让同学们从图片上清楚地看到了我国气候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东部沿海是季风气候,并且自北向南由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到热带气候;而西部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是高原山地气候。进而让同学们概括总结出我国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这时,赵老师紧接着给同学们提出问题:复杂多样的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使同学们从课本的理论学习中回到我们实际的生活生产中来。经过同学们的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同学们的思路非常广泛,说出了好多涉及我国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动物的养殖方面,农作物的种植方面等。最后赵老师概括总结:复杂多样的气候使我国动植物种类多样,对我国农

8、业发展有利。赵老师在指导同学们观察地图,引导同学们分析阅读问题的同时,提出许多问题,做到了边学边练。以下便是边学边练题:1、观察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下列我国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 ,这种气候在哪分布广泛?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2、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能在我国能找到栖息地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提出,既是对刚学知识的加强和巩固,又是对新学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同学们可以把知识联系贯穿,整理知识的系统性。赵老师在讲述我国气温的分布时,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寒假了,家住海口的小明要经过武汉、北京、到哈尔滨去看望外婆,他从海口出发(夏天衣服)武

9、汉(薄衣)北京(羽绒服)哈尔滨(帽子、围巾、棉袄) 。通过小明到达不同地方穿衣的变化,反映出不同地方气温的不同,这比单纯观察气温分布图直观、易懂。这时,赵老师在放映出我国 1 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同学们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看图思考:1、描绘出 1 月份 0等温线。2、读出 1 月气温最高值,最低值及出现的地点,南北温差是多少?3、试着描绘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经过前面的合作学习,同学们从小明穿衣的变化过程,轻而易举地完成了 1 和 2 小题。第三小题的第一问也迎刃而解,但后面提及的原因就要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有小小的难度。但是,同学们经过赵老师的提示和点拨也很快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终于

10、也能说出基本道理。赵老师便做了概括总结: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由于纬度位置的影响,南北方得到太阳光能量的差异,再加上冬季风的影响而造成。赵老师总是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具体的事例出发,形象生动,由浅入深的启发引导,使学生从发现、知道到深入理解。这样既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增强对知识的记忆。赵老师在讲述“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这个内容时,同样使用了以上教学形式。放映我国夏季气温分布图:1、找出海口、哈尔滨的气温海口:大于 28哈尔滨:20-24得出:南北温差约 4-82、找出全国夏季气温最高、最低的地方。最高气温:吐鲁番最低气温:青藏高原3、试着描述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普遍高温赵老师在这个

11、环节中,突出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气温分布的最高地方和最低地方的原因,以及夏季气温分布规律的原因。在这其中,赵老师通过放映西游记中“火焰山”的图片,让同学们联系以前所学的地形等方面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旁征博引,利用同学们所感兴趣的西游记里面提到的地理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得以融会贯通。这个环节过后,赵老师进行了一个小结,便进入了下一个内容:温度带。在讲述“温度带”时,同前面一样引人入胜,同学们个个兴致勃勃,师生活动非常活跃,在结束这个内容之后,赵老师进行了小结,并且进行了达标测试,然后余兴未尽地结束了这堂课。这是一堂生动有趣,符合新课标的课,给我们雷州带来了宝贵的经验。

12、从这堂课可以看出赵老师深厚的基本功底和高超的知识水平。她的课件生动,贴近生活,能把学生带动起来。她讲课的各个内容都能抓住重点,分析透彻,突破难点,不留疑虑。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多动脑,敢发言。学生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更能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赵老师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让学生能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所以,这堂课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最后,省教研院专家苏专家和雷州市教育局教研员陈生做了总结,充分肯定赵老师这堂课的作用。苏专家还简单分析中考地理试卷的出题方向情况,也给我们雷州地理教学方面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受益匪浅,使我们对教学充满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