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考研知识点集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684059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概论考研知识点集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文学概论考研知识点集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文学概论考研知识点集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文学概论考研知识点集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文学概论考研知识点集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考研知识点集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概论考研知识点集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第一章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艺学文艺学 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 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它们具有不同研究对 象和任务。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 2、文学理论文学理论 文艺学三个分支之一,以文学的普通规律为其研究范围,以文学 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以哲学方法论为 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 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及相关方法。 3、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评

2、主体 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 理性活动,表达着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即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 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4、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和基本任务、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和基本任务 从学科归属上看文学理论来自于实践,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研究范 围、对象、任务和功能,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是截 然分开的。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获得的成果 为基础。如果文学理论不植根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 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字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也就

3、成为“空中楼阁” , 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实践离不开理论指导,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 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 活的灵魂,成为一堆混乱的材料堆砌和随心所欲的感想拼凑。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 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5、文学理论五方面任务、文学理论五方面任务 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发展论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特征 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 文学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必

4、然与人类其他活动 不同,在性质上必有其特殊之处,而从总体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其他活动的特 殊性质,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文学艺术的源泉,但它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 料必须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 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作论文学创作论。 文学作品是一复杂结构,其中题材、形象、语言、结构、风格等都是作品构 成中的重要问题,而形成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作品构成论。作家笔下的文字作为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有血 有肉的生命体,才能变成审美对象,而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文

5、 学接受论。学接受论。 6、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依据:文学理论的形态与文学研究的客体及视角密切相关,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的客体是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同时文学活动这一客体可形成多对象,并运 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形态。 1)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这一流动系统来看。首先,文学创 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论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是揭示文学活动 的基本视角,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哲学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其 次,创作作品接受过程,是一个心理转换过程,因此文学心理学 是又一重要形态。第三,创作作品-接受过程,又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 创作必须运用语言符号,

6、因而符号学是一种形态。第四,创作作品-接 受过程,是特殊的信息系统,是特殊信息的传播、接收、反映过程,因此 从信息学角度研究问需获得便成了文学信息学。 2)从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这一流动系统来看:首先,从文学 生产到文学消费是一个组织起来的社会文化过程,带有社会性,因此社会 学是研究文学活动的重要视角,文学社会学识文学理论的一种重要形态。 其次,文学生产道文学消费的过程,是文学艺术价值的产生、确立和确证 过程,因此由价值学视角所形成的文学价值学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重要形 态。 ,第三,面对创作作品接受和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 消费者统一的文学活动系统,还有一种把各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 论

7、,即文学文化学。 综上所述,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 信息学,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它们各有优势和局限,科学 的文学理论要在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各种形态的 互补,形成一种综合协调的系统。 第二章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五大基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五大基石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广,概而言之,以下五个基本观 念构成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1)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论:马克思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把文学艺术看出是

8、 人的生活活动,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人的生活 活动以“自觉自由”为基本特性,与动物的生活活动完全不同,文学艺术 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文学反映论文学反映论:马克思吧文学活动看出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和反 映。文学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文艺也反作用于生活。 3)艺术生产论:艺术生产论:文学艺术不是鼓励存在的,我们必须从社会物质生产与精神 生产的实践中,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中,才能获得对文学艺 术最终的解释。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特殊性质在于具有 审美特征,马克思把艺术看作

9、意识形态性质和审美性质的有机结合。 5)艺术交往论:艺术交往论:文学艺术是一种交往与对话,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 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第三章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文学作为活动 1、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 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是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把人的自由 自觉的创造性在实践对象上得到确证和展示。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作品,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展现出来。 2、文学活动四要素、文学活动四要素:美国文学作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 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

10、文学活动应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组成。 这四个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世界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主客观 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发展的客观基础;作者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也 是参与建立文学规范并将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转达给读者的主体; 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与作者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作品作为作者 创造对象和读者阅读对象,是上述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3、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可把文学活动看做 一种对话,任何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语言)作为中 介达成一种对话关系。文学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是主体与主体

11、之间交往的理想 之域。具言之,围绕作品这一中心,作者与十二届、读者建立起一种话语伙伴 的关系,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简 答文学活动四要素。 4、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精神生产伴随着生产劳动而产生,并伴 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精神生产的进程也有特殊的情况,就是他的发 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显得快些,有时来得慢些,有时甚至同生 产呈反方向发展,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 系” 。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现象体现:一种情况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在生产发 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12、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如古希腊神 话和史诗;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的, 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 18 世纪的德国和 19 世 纪的俄国,此时的俄国文学比英、法文学毫不逊色,但经济却很落后。 简答和论述 5、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的关系、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的关系人的生活活动是一切文学活动的前提,文学活动是生活活动的一个方面,文 学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 总称。文学活动从意识形态话语的方式来描述生活(在生活之外) ,同时是生活 的一部分创造出人的审美和想象的世界(在生活之内)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说明

13、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 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 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致自由的关系,人的感觉不但可以同对象发生功 力的、伦理的、道德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 文学艺术正是人的感觉中这种诗意情感高度发展的产物。只有人才能以具 有诗意情感的文学艺术方式去感受事物,而这正表现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特 性。 2)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 律性烦人统一,但多了一层自觉地意识,是一种自由的活动。文学作为人 的一种活动状态,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在这

14、种创造中,可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就是达 到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的生活活动作为人的本质力 量的确证,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当人类在生活活动中通过观照对象 而返身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时,对象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 力量可以尽情地展现出来。 6、文学活动的地位、文学活动的地位 (1)人的生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系统。马克思将其概括为两大基 本层次: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 (2)物质实践活动,是直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 活动的基础。精神活动是指人的意识领

15、域的活动,包括政治、科学、艺术、宗 教、法律、道德等,它是在物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一方面决 定于物质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对物质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从精神活动本身来看,其具体形态或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加以探讨和分类。马克思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用理论方式、宗教方式 、实践一精神方式、艺术方式掌握世界。 (4)还可以把精神活动分为非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和意识形态性的精神 活动。非意识形态的精神活动,主要是指自然科学,它们与物质经济基础没有 必然的联系,可以为不同的经济基础服务。而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则是建 立在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该经济基础服务的,

16、所以也称为观念性的 上层建筑,如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中政治、法律、 道德离物质经济基础较近,可以直接为经济基础服务;而宗教、哲学、文学艺 术等,跟物质经济基础的联系具有间接的性质,所以恩格斯称之为“更高的即 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7、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 劳动过程,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原因如下: 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 前提,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 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人并非本来就优于其他动物,只 是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劳动锻炼大脑,并从劳动中解放前肢并演变成灵巧的 双手,又在劳动中创造出具有丰富表意功能的语言系统,这才从一般动物 世界分离出来,恩格斯说“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 创造了人类。 ” 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地目的,而这一 目的又为某种需要而设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