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10_半索动物门himichordata含牙形石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641144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学10_半索动物门himichordata含牙形石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生物学10_半索动物门himichordata含牙形石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生物学10_半索动物门himichordata含牙形石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生物学10_半索动物门himichordata含牙形石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生物学10_半索动物门himichordata含牙形石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学10_半索动物门himichordata含牙形石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10_半索动物门himichordata含牙形石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半索动物门(Himichrdata),2018/10/31,1,半索动物门,半索动物门(Himichrdata),2018/10/31,2,半索动物门,第九章 半索动物门,一 概述 二 笔石纲一般特征 三 笔石的骨骼构造 四 笔石的分类 五 笔石的演化 六 笔石的生态和地史分布,2018/10/31,3,半索动物门,一、概 述,2018/10/31,4,半索动物门,1,2,1、半索动物又称隐索动物,是非脊索动物与脊索动物之间过渡类型。因具有腹神经索,故单独立一门。 2、具有原始的背神经索,是背神经管的雏形,并具有鳃裂。 3、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的盲索,称口索,它可能是脊索的前身。 4

2、、以底栖生活为主,有固着、爬行、潜穴等, 也有漂浮的类型。,3,4、有两类现生类型及一类灭绝类型: (1)肠鳃纲呈蠕虫状 (2)羽鳃纲呈苔藓虫状,群体生活。 (3)笔石纲已绝灭,为单枝或多枝状群体。个体生活在胞管中,胞管很小(1mm),胞管连接在一起构成群体。,一 概 述,2018/10/31,5,半索动物门,二、笔石纲(Graptolithina)一般特征,1、笔石是已经绝灭的海生群体动物,其化石被压扁,保存在岩石上。好像用铅笔写上的象形文字。 2、群体具有外骨骼,以出芽方式繁殖,其成分为几丁质,经石化升馏作用而保存为碳质薄膜化石 。 3、个体很小,通常只有几毫米。以胞管作为栖居所。 4、有

3、两种生活方式,一种营漂浮生活的正笔石类,一种营固着生活的树形笔石类 。 5、中寒武世( 2)出现,早石炭世(C1)绝灭。奥陶纪和志留纪为繁盛期。是很好标准化石和指相化石。,2018/10/31,6,半索动物门,2018/10/31,半索动物门,7,底栖固着(可以假漂游) 有类似于根和茎的构造。,2018/10/31,半索动物门,8,漂浮 对于漂浮者,有的和腕足、三叶虫等共生,为正常浅海相。有的笔石不和其他生物化石共生,保存在黑色页岩中,构成笔石相,笔 石,2018/10/31,9,半索动物门,三、笔石的骨骼构造,2018/10/31,10,半索动物门,三、笔石的骨骼构造,胎管胞管笔石枝笔石体笔

4、石簇 (一)胎管 笔石体第一个个体分泌的圆锥形外壳,开口朝下,尖端朝上 ,每个笔石群体只有一个胎管。胎管可分为基胎管和亚胎管两个部分。,2018/10/31,11,半索动物门,(1)基胎管胎管的尖端部分,表面常具螺旋状纹饰。 (2)亚胎管胎管的口端部分,表面常具平行于口缘的生长线。 胎管刺由亚胎管一侧的管壁上延伸出的一条长而直的刺,其方向与胎管的延长方向一致。 芽孔位于亚胎管侧面上的一个小孔,是笔石进行出芽繁殖的第一个小孔,由它生长出第一个胞管。,(一)胎管及相关构造,2018/10/31,12,半索动物门,(一)胎管,2018/10/31,13,半索动物门,(一)胎管,(1)基胎管胎管的尖端

5、部分,表面常具螺旋状纹饰。 (2)亚胎管胎管的口端部分,表面常具平行于口缘的生长线。 胎管刺由亚胎管一侧的管壁上延伸出的一条长而直的刺,其方向与胎管的延长方向一致。 芽孔位于亚胎管侧面上的一个小孔,是笔石进行出芽繁殖的第一个小孔,由它生长出第一个胞管。,胞管,出芽繁殖,2018/10/31,14,半索动物门,(二)胞管,胞管是虫体的管状住室,是笔石体的外壳, 是笔石鉴定的主要依据。 第一个胞管由胎管生出,其余胞管均由前一个胞管生出。胞管有三种类型:正胞管、副胞管、茎胞管(茎系)。 树形笔石类:有三种胞管,较大的正胞管和较小的副胞管,均向外开口,茎胞管连接成枝体。 正笔石类:仅有正胞管,但其胞管

6、形态复杂多样 。,2018/10/31,15,半索动物门,1、胞管的类型,(1)正胞管个体较大,可能是雌性笔石虫的住室。 (2)副胞管个体较小,可能是雄性笔石虫的住室。 (3)茎胞管不开口,无笔石虫居住,由茎胞管连接成笔石枝。,2018/10/31,16,半索动物门,1 胞管的类型,2018/10/31,17,半索动物门,2、正笔石目胞管(正胞管)的类型,正胞管可分为4大类和10小种 (1)直管式胞管直(均分笔石式) (2)外弯式向外作不同程度弯曲,分为 4 小种。 外弯呈钩状(单笔石式) 外弯强烈,卷曲成球状(卷笔石式) 轻微外展,胞管呈三角形(半耙笔石式) 外展呈直线型,胞管孤立状(耙笔石

7、式),2018/10/31,18,半索动物门,(3)内弯式向内作不同程度的弯曲,分 3 小种轻微内折,弯曲成波状(纤笔石式)强烈内折,弯曲成方形(栅笔石式)强烈内折,胞管口部向内卷曲(叉笔石式),2 正笔石目胞管(正胞管)的类型,2018/10/31,19,半索动物门,(4)具褶式胞管强烈弯曲,在背侧或腹侧形成褶皱状。背褶式:背侧形成褶曲,腹侧则形成内折(瘤笔石式)背褶和腹褶式(中国笔石式),2、正笔石目胞管(正胞管)的类型,2018/10/31,20,半索动物门,(三)笔石枝,成列的胞管构成笔石枝 1 定向: (1)背、腹胞管口所在的一侧为腹侧,相反的一侧为背侧。 (2)始、末端靠近胎管的一

8、端为始端,远离胎管的一端为末端。 (3)共通管(沟)在笔石枝背部连通各个胞管的管状构造 ,它起着茎胞的作用。,2018/10/31,21,半索动物门,2 笔石枝的生长方向,以胎管尖端向上,口 部向下为基准,可以分 为7种类型: (1)下垂式 (2)下斜式 (3)下曲式 (4)平伸式 (5)上斜式 (6)上曲式 (7)上攀式,2018/10/31,22,半索动物门,2 笔石枝的生长方向,以胎管尖端向上,口 部向下为基准,可以分 为7种类型: (1)下垂式 (2)下斜式 (3)下曲式 (4)平伸式 (5)上斜式 (6)上曲式 (7)上攀式,2018/10/31,23,半索动物门,下斜式,Sinog

9、raptus,2 笔石枝的生长方向,以胎管尖端向上,口 部向下为基准,可以分 为7种类型: (1)下垂式 (2)下斜式 (3)下曲式 (4)平伸式 (5)上斜式 (6)上曲式 (7)上攀式,2018/10/31,24,半索动物门,2 笔石枝的生长方向,以胎管尖端向上,口 部向下为基准,可以分 为7种类型: (1)下垂式 (2)下斜式 (3)下曲式 (4)平伸式 (5)上斜式 (6)上曲式 (7)上攀式,2018/10/31,25,半索动物门,Climacograptus,3 胞管的排列方式,(1)单列式枝上有1排胞管 (2)双列式枝上有2排胞管 (3)三列式枝上有3排胞管(稀少) (4)四列式

10、枝上有4排胞管,2018/10/31,26,半索动物门,笔石体:由一枝以上的笔石枝构成。正笔石类的笔石体有一个或多个笔石枝。树形笔石类的笔石体由多个复杂分支的笔石枝构成。,4 笔石体和笔石簇,2018/10/31,27,半索动物门,笔石体:由一枝以上的笔石枝构成。 正笔石类的笔石体有一个或多个笔石枝 树形笔石类的笔石体由多个复杂分支的笔石枝构成。,4 笔石体和笔石簇,2018/10/31,28,半索动物门,笔石簇:由多个笔石体聚在一个浮胞上,以中轴相连形成的综合体。,4 笔石体和笔石簇,2018/10/31,29,半索动物门,2018/10/31,半索动物门,30, 四 笔石的分类,(一)树形

11、笔石目 1 笔石体呈树枝状或丛状 2 具有 3 种胞管。 3 笔石枝很多,不固定,枝间有横向连接构造横耙。 4 胎管上常有根状构造,笔石体固着生活。 5 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较多,不太繁盛。,2018/10/31,31,半索动物门,(二)正笔石目,1、笔石枝数少,有下垂式到上攀式等形态。 2、只有正胞管,胞管形态多种多样。 3、笔石体分枝少,枝数固定,胞管排列有单列、双列、四列等。 4、漂浮生活,悬在浮泡上或悬在其他漂浮物体上。 5、奥陶纪至早泥盆世,奥陶纪和志留纪是繁盛期。 可分为有轴类和无轴类,2018/10/31,32,半索动物门,五 笔石的演化与阶段性,演化方向 笔

12、石 枝:多 少 生长方向:下垂 上攀 胞管类型:简单 复杂,阶段性 寒武纪: 树形笔石 奥陶纪 :无轴类 志留纪 :有轴类(上攀),2018/10/31,33,半索动物门,六、笔石生态及地史分布,1 生态: 生活方式:树形笔石类大部分为固着(或假漂游)生活,其它各类笔石大都是浮游生活 生活环境:滨海、陆棚边缘到陆棚斜坡盆地等海域 保存岩性:可以保存在各类沉积岩中,但以页岩为主,尤其是黑色页岩2 地史分布: 始现于中寒武世 寒武纪:以树形笔石类为主 奥陶纪:正笔石类极盛 志留纪开始衰退 早泥盆世末:正笔石类绝灭 树形笔石目的少数分子延续到早石炭世绝灭(笔石完全绝灭),2018/10/31,34,

13、半索动物门,六、笔石生态及地史分布,3、生活习性,2018/10/31,35,半索动物门,六、笔石生态及地史分布,2018/10/31,36,半索动物门,2018/10/31,半索动物门,37,测验1:胎管构造?,1,2,3,4,5,6,2018/10/31,半索动物门,38,测验2:胞管类型?,2018/10/31,半索动物门,39,1,2,3,4,5,6,测验3:笔石枝生长方向?,2018/10/31,半索动物门,40,测验4:笔石枝定向?,2018/10/31,半索动物门,41,笔石知识点综合考查,(1)两枝上斜生长或互相交叉;胞管曲折,口部向内转曲,口穴显著。,2018/10/31,半

14、索动物门,42,笔石知识点综合考查,(2)单枝双列,横切面为椭圆形;胞管腹缘呈波浪状,常呈尖锐的口尖 。,2018/10/31,半索动物门,43,笔石知识点综合考查,(3)笔石枝直或微弯曲;胞管口部向外弯曲,呈钩状 。,2018/10/31,半索动物门,44,笔石知识点综合考查,(4)两枝上斜生长或互相交叉;胞管曲折,口部向内转曲,口穴显著.,2018/10/31,半索动物门,45,笔石知识点综合考查,(5)具两个下垂的笔石枝,胞管强烈褶皱,始部形成背褶,末部形成腹褶,背褶和腹褶顶端均具相当发育的刺.,小 结,一 概述 二 笔石纲一般特征 三 笔石的骨骼构造 四 笔石的分类 五 笔石的演化 六

15、 笔石的生态和地史分布,重点:笔石的骨骼构造、演化和生态,2018/10/31,46,半索动物门,2018/10/31,半索动物门,47,牙形石简介,牙形石又名牙形刺, 是一类已经绝灭的海相微体化石, 大小:一般在0.1 0.5mm之间,形似齿状,故命名为牙形石。 颜色:琥珀褐色,随保存时温度变化,颜色可由黑色变为浅灰色。透明或不透明。 化学成分:主要为磷酸钙,不溶于弱酸。 自寒武纪至三叠纪各种海相地层中均有牙形石的发现,因其形体微小、种类繁多、演化迅速而分布广泛,对于地层划分对比和油气地质勘探极为重要。,2018/10/31,半索动物门,48,牙形石的形态构造,根据不同形态和生长模式,一般将

16、其分为三大类: 1.单锥型:形如牛角或呈弯曲的齿状,这种牙形石由齿锥(也称主齿)和基部两部分组成。基部与齿锥紧密相接,常常明显放宽,内有一个圆锥形凹穴,称为基腔或髓腔。,2018/10/31,半索动物门,49,2.复合型:除主齿外还有一个至多个细齿。细齿开始于基部,沿线脊或侧脊生长。复合型牙形石类的基部成齿棒或齿片状,因而分为两类。 齿棒状:基部呈棒状,窄长,其上生有分离细齿,主齿大而长,基腔位于主齿之下; 齿片状:基部呈片状,薄而高,主齿与细齿等大或稍大于细齿,彼此常愈合。,2018/10/31,半索动物门,50,3.平台型:由复合型的基部扩大而成平台状,刺体由平台和齿片组成。齿片位于平台型刺体窄的一端,齿片上的细齿较高,排成一列,称为隆脊。平台上还可具有横脊、齿瘤等装饰。平台的下面有基腔。在平台的下面有一条突起称为龙脊,与平台上的隆脊相对应。平台型牙形石类主要繁盛于晚古生代和三叠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