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区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580841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洞区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溶洞区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溶洞区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溶洞区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溶洞区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溶洞区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洞区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洞区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溶洞区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江苏地质基桩工程公司 马海华摘要:在冲击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经常会遇到桩孔出现溶洞的情况,作为地下隐蔽工程,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如处理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掉钻、卡锤、埋锤、梅花孔、漏浆、塌孔等事故发生,导致工期的拖后,影响工程进度,如桩基处理不好甚至影响上部主体使用寿命及安全。因此我们在施工中必须充分了解桩位所遇溶洞的发育规律、基本形态、规模大小、溶穴顶板岩层厚度、完整性、洞内充填物形状等,采取稳妥的措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关键词:冲击钻孔;溶洞;灌注桩施工;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由我公司施工的铜陵恒大绿洲三期 4751#楼冲击钻孔灌注

2、桩工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形式的溶洞,根据勘察资料,47#-49#楼下伏基岩为角砾岩,主要成分为石灰岩,为碳酸盐类岩。岩溶现象自上而下由强变弱;基岩面上分布着溶沟、溶槽等,浅部基岩地方溶洞发育较强,有的甚至呈串珠状自上而下分布。构造裂隙发育,地下水含量较丰富。钻探揭露一般浅部溶洞充填物多,深部充填物相对较少,充填物呈全充填-半充填-无充填,一般呈软塑可塑状态。根据钻孔揭露溶洞在场地分布情况,及钻孔水平见洞率和线溶洞发育率的统计,溶洞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发育程度为较发育;溶洞顶板厚度较薄,多在 0.1510.20m 间,洞高 0.318.4m,且溶洞顶板裂隙发育破碎,属于不稳定的岩溶地基针对本工程溶

3、洞分布的具体情况,我们拟采用以下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具体方法如下:首先采用冲击钻成孔,其次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投放抛填物的方法处理溶洞,然后考虑采用浇灌低标号混凝土方案。我们确定施工方法前,应根据溶洞超前钻资料对溶洞进行分类。溶洞的分类:a、按溶洞大小分为:大溶洞,洞高大于 3m;小溶洞,洞高小于 3m。b、按洞内有无充填物分为:有充填、包括亚砂土充填和亚粘土充填,有可塑、软塑和流塑之分;半充填、有一半左右充填;无充填物为空洞。c、按是否漏水分为:全漏水,严重漏水(与其他溶洞或地下地下暗河连通) ;半漏水;不漏水。d、按溶洞垂向数量分为:单个溶洞,多个溶洞。2、溶洞地质条件下冲击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4、、溶洞地质条件下冲击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在溶洞地区进行冲击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非常困难,事故多、进度慢、成本高,因此,施工前应熟悉地质报告、弄清溶洞所在位置、溶洞大小、有无充填物、是否漏水等情况,据此确定每根桩的施工方案。2.1 常规成孔法(按无溶洞地质考虑)当溶洞内有可塑或软塑的亚粘土填充物且溶洞不漏水时,不管溶洞垂向数量多少,都可以不考虑溶洞的存在,按照正常的地质情况施工冲击钻孔。2.2 片石粘土筑壁法在溶洞内无充填或半充填、溶洞不太大(一般在 3m 以内) 。在存在半漏水、严重漏水溶洞,护筒内水头高度不能保持时,可采用片石加粘土(按 1 m3:13 m3 体积比)回填冲击使其形成泥石护壁,严

5、重漏水溶洞还可采用片石、粘土和整包水泥(1 m3:13m3:0.51t 比例,顺序为袋装水泥、袋装粘土、片石)回填冲击,用 0.50.8m 小冲程,1 次不行回填冲击 2 次,2 次不行回填冲击 3 次,反复回填片石粘土,反复冲击,直到形成泥石护壁,不再漏浆为止,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施工方法(有溶洞大多采用此种方法) 。2.3 低标号混凝土浇灌法在溶洞极大(大于 3m) ,洞内无充填物或有流塑充填物,漏水很严重,或岩石表面倾斜或出现探头石,致使钻头沿软的低的部位下滑造成斜孔,桩孔施工时严重倾斜,采取片石加粘土反复打密仍无法形成泥石护壁或桩孔无法纠偏时,可采取 C15 混凝土浇灌,用混凝土将溶洞全

6、部充填,使混凝土何溶洞形成一个整体,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再行施工。3、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3.1 坍孔钢护筒短的只有 12m,坐落在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上,当冲击到溶洞后,突然漏浆造成水头高度急剧下降,上部地层失稳,形成漏斗状坍孔。1)预防坍孔的方法: 采用冲击钻孔时,可将钢护筒适当加长,再使用大比重、高粘度优质泥浆冲击成孔。发现漏浆及时补充大比重优质泥浆。2)坍孔的处理方法:当成孔深度不大时,可全孔回填粘土,暂停一段时间后再深埋钢护筒或加大泥浆比重,重新钻孔。当成孔深度较大时,可将钢护筒坐落在坍孔的喇叭口下缘的亚粘土层上,护筒周围回填粘土,挤实,再重新钻孔。混

7、凝土浇灌法:溶洞层数较多,为串珠状,溶洞位置勘察准确,洞高大于 0.5m 小于 3m,土层中有极厚的砂层,溶洞漏浆会引起坍方的情况,采用直接浇灌低标号混凝土,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重新钻孔。3.2 卡钻卡钻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冲击钻冲击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使仁脚磨钝,孔径变小,造成卡钻,所以应经常对冲击钻进行补刃,保证一定的桩径。孔不圆,形成梅花桩,最好用六刃和四刃钻头打圆孔,不用一字钻头。钻头在冲击填充的片石时,拼起的石块将钻头和孔壁的空隙挤住,钻头不能上下,可放小炮震活钻头,也可用小冲击钻冲动或用冲吸的方法将卡在钻头上的石渣松动后再提出。钻头冲破溶洞顶板掉入溶洞钻头倾斜,提不出来,应放小炮炸

8、掉顶板岩,一般用药量为 300500g,一次不行可反复几次,在冲击到岩洞顶板时因采用小冲程打紧绳打圆孔。卡钻时不宜强提,免得拉坏机械,拉断钢丝绳,掉钻头。3.3 斜孔由于岩石表面倾斜或出现探头石,致使钻头沿软的低的部位下滑造成斜孔,解决办法是回填片石,也可灌注水下砼,待强度形成后用水冲程打紧绳反复冲击,直至调整过来为止,但过大的冲程会导致成孔不圆,造成斜孔,一般以24m 为宜。3.4 漏浆在冲击成孔中,由于有的溶洞与地下暗河或其他溶洞相通,泥浆迅速流失,水头高度急剧下降,造成漏浆。施工时要在孔边备足一定数量的片石和粘土,一旦出现漏浆要及时回填片石、粘土冲击造壁,并马上补浆,防止水头高度继续下降

9、。3.5 埋钻埋钻是由坍孔造成的,施工中发生漏浆应立即将钻头提到孔外,如果未及时提钻,漏浆后坍孔,钻头便被埋在孔中。处理方法:真空吸渣法,将导管置于坍孔的底部,用 9m3 的空压机通过 5066mm 钢管压入空气吸出沉渣,这种方法用于坍孔石头的粒径不大于 25mm 的情况。3.6 掉锤遇到较大的土洞、空洞时,或连体落成,深洞迅速垮塌,出现掉锤现象,处理方法:在快到溶洞顶板 2m 距离位置时,应低锤轻冲击,慢冲击,减少溶洞大面积垮塌掉锤现象。4、其他注意事项、其他注意事项钻机正常钻进时,应注意以下事项:泥浆的调制和使用实践证明泥浆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必须从严控制。泥浆一般采用水、

10、粘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按适当比例配置而成。在施工中应注意检测泥浆的各项指标,不合要求时,应随时改正,尤其是比重和粘度这两项最直观、最重要的指标。泥浆的比重过大既影响钻进速度,也使孔壁泥皮增厚;泥浆的比重过小则护壁性能差,容易坍孔。开孔及整个钻进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泥浆的正常循环,可采用浓泥浆、小冲程、高频率反复冲砸,使孔壁坚实不坍不漏,掏渣后根据泥浆浓度及时补水。冲程确定应根据土层情况分别确定:一般在坚硬密实碎石层时采用高冲程(100120) ,在通过松散砂、砾类土或卵石夹土层高液限过粘土、含砂低液限粘土时宜采用中冲程(5080) 。冲程过高,对孔底振动大,宜引起坍孔。在易坍塌或流沙地段宜用小

11、冲程(小于 50) ,并应提高泥浆的粘度和相对密度;因故停钻或处理事故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钢丝绳的松放长度一般在通过松软土层每次可松绳 2m3m,在密实坚硬土层可松绳3m5m。应注意防止松绳过少,形成“打空锤”,使钻机、钻架及钢丝绳受到过大的意外荷载,遭受损坏。松绳过多,则会减少冲程,降低钻进速度,严重时使钢丝绳纠缠发生事故。掏渣在钻孔过程中,应根据钻进速度及时捞取渣样。一般在密实坚硬土层钻进小于 2050、松软地层每小时纯钻进小于 50100时,应进行循环泥浆捞渣。捞至泥浆内含渣显著减少、无粗颗粒、相对密度恢复正常为止。当钻渣太厚时,泥浆不能将钻渣全部悬浮上来,钻锤冲击不到新土(岩)层上,还

12、会使泥浆逐渐变稠,吸收大量冲击能,并妨碍钻锤转动,使冲击进尺显著下降,或冲击成梅花孔、扁孔的危险,故必须及时掏渣。在开孔阶段,为使钻渣挤入孔壁,可待钻进 4m5m 后再掏渣。正常钻进每班至少应掏渣一次。捞渣后应及时向孔内添加泥浆或清水维护水头高度。投放粘土自行造浆的,一次不可投入过多,以免粘锤、卡锤。验孔为准确提升钻锤的冲程,宜在钢丝绳上做上标记。每钻进 45m 深度验孔并取样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要经常测定钻孔的垂直度,并做好记录,且以免偏孔。钻孔的安全要求冲击锤起吊应平稳,防止冲撞护筒和孔壁;进出孔口时,严禁孔口附近站人,防止发生钻锤撞击人身事故;因故停钻时,孔口应加盖保护,严禁钻锤留在孔内,以防埋钻,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做好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