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580750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 的教学?的教学?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专题七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1.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答:古人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甚至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那么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但“预”什么,如何“预” ,自然就成为每个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预” ,就是做提前规划,我们应该把各种因素都纳入自己的关注视野,使自己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心境。只有注重预设,坚持“为学习而设计” “为学生发展而教” ,才能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实际教学的关系,我们也才能对课堂中新“生成”的问题游刃有余地应对。教学

2、设计要能最大限度地产生实际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点:一、教材钻研教材它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关键,有的教师甚至对课本的一些字词还没理解就匆匆走进课堂,只有对教材烂熟于胸,做到“通、透、化” ,上课才能驾轻就熟。寻切入点课堂忌讳“眉毛胡子一把抓” ,这就要深入教材,结合课文的重点、难点找寻学生理解课文的最好切入点。如上苏壁赋 ,我抛弃前面大量的景物描写,着眼于苏子与客人的对话,让学生体悟作者情感的变化,同时让学生回忆、归纳以前学过的大量文人,象柳宗元等,比较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最后上升到儒、道角度,学生也就对苏轼肃然起敬,同时学会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二、学生阶段、文理科 教学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

3、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讲一些课文背景知识前要清楚学生在这个阶段,这点历史学了没有。学了,语文课堂就一语带过,没学那就要相对具体地介绍一下;讲同一篇课文,对理科班的学生要步步探问,要求也宽松一点,对文科班的学生,讲授更直截了当,或者引导他们找到一定材料后,大量的结论由他们的自己归纳。突出主体地位 “满堂灌” “填鸭式” “放羊式”的教学方法均不科学。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也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天性。如一些课文的写作特色,我都鼓励学生自己归纳,他们认真思索,发现了很多我课前没料想到的东西,也激起了他们思索的激情。三、能力培养吕淑湘先生曾经说, “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给他一把钥匙,他

4、拿了这个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你不给他这个钥匙,那有多少宝贝他也没有法子拿到手。 ”在教授诗歌山居秋暝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通过景物了解诗歌情感,我搜集了王维、陶渊明的大量写景诗,让他们通过景物自己理解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让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平台。四、现代化教学手段电教媒体直观形象,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也能增大课堂容量。用好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怎样用,什么时候用,该用多少都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一切要以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吸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又不能拘泥于教学媒体,当教学媒体效果不理想时,还要灵活应付。上将进酒时,磁带放出来的朗读不理想,就请学生读。还不理想,我就

5、示范读,读完学生一阵沉寂后,鼓掌如雷。五、练只讲不练是以往语文教学的特点,现在又是趋向讲了后大练。这都是不可取。语文搞题海战违背了语文课的初衷。但不练能力又得不到强化。这就需语文老师精选。除了选典型的字、词、句夯实学生基础外,那些能训练逻辑思维的好题还得做。六、课外语文要深入教材,更要走出教材。真正实现大语文课堂。这就需要将课内、课外知识相互转化。高二有大量的诗词,古人的诗词学完了,一些诗词也能读懂、鉴赏了。我就让学生回去各写一首诗、词(不顾格律,要求符合字数,可以讲点对仗,能力高的也可讲点押韵) 。他们认真观察诗词格式,调动各方面生活体验,将同学情、师生情、思家情、高中生活感悟等尽情展现出来

6、,感人至深。当然,课堂是多变的,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情况都料想到,在课堂上就要做到随机应变。我导课习惯单刀直入,不会拖泥带水。上雷雨时,考虑到这是戏剧单元第一篇,为了马上激起学生兴趣,捕捉学生的注意力,就问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谁看过,学生马上狐疑,当知道它就是由雷雨改编而来时,就无疑拉近了学生与文章、文章与生活的距离。另外本来打算让学生先谈对周朴园的认识,由他再带出鲁侍萍、鲁大海。结果在组织分角色朗读时,当一位女同学以颤抖的、哭泣的声音读出鲁侍萍的“是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时,满堂气氛凝固了,一位男同学脱口而出:“多好的演员!”由衷地说出了全班对她传达鲁侍萍情感的评价。读完课文,我在微笑赞叹后,临时紧张学生的感动,让学生先表述对鲁侍萍这个形象的认识。总之,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落脚点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而要做到这一步,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