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开端教学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580497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伟大的开端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伟大的开端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伟大的开端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伟大的开端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伟大的开端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伟大的开端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伟大的开端教学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313 课课 伟大的开端教学案伟大的开端教学案第 13 课伟大的开端教学案教学内容:伟大的开端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的第一课。课程标准: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事实,理解五四精神。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根据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和课外知识,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919

2、 年 6 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出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选取优秀影视片片断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

3、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为祖国富强和中华民族复兴勤奋学习的态度。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当站在时代的前列,继承光荣传统,奋发学习,矢志完成民族复兴大业。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敬仰。设计理念: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我的 1919 ,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的历史线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二、在活动中感受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属于抽象概念,对于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较难理解。

4、通过两次讨论活动,从五四爱国运动过程中爱国人士的言行表现和课文图表等史料着手,通过概括图表史料的共同点,形成抽象概念“五四精神” ;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或教师直接介绍民主革命中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史实,运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开天辟地”和“焕然一新”的历史结论。学情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学习板块的概述为我们讲述了四个问题:第一阶段说明了时代背景;第二阶段指出了兴起的标志;第三、第四阶段介绍了兴起的表现;第四阶段的最后为我们展示了革命的前景。本课的标题取名为“伟大的开端” ,意在说明: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它们揭开了中国新民

5、主主义革命的篇章,改变了 20 世纪中国的命运。课文通过两个部分来加以阐述:“五四风雷”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20 年代初出现的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中国革命出现新面貌的一个重要表现。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是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学青年优秀的精神品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敬仰;同时,了解关于五四运动和中共一大的一些基本

6、史实。难点为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并将它们融入到内心世界。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属于抽象概念,对于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关于“五四精神” ,以五四爱国运动过程中爱国人士的言行表现和课文图表等史料着手,通过概括图表史料的共同点,形成抽象概念“五四精神” ;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或教师直接介绍民主革命中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史实,运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开天辟地”和“焕然一新”的历史结论。板书设计:、爆发原因:巴黎和会前期:五四运动2、经过:中期:后期:3、结果:4、历史意义:、历史背景:中共诞生2、中共“一大”

7、:1921、7 月上海3、历史意义:教学设计:导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部电影的片段,影片的名字叫我的 1919 ,这部影片记述了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斗争。播放影片看完之后:师提问:中日双方在会上辩论的焦点是什么呢?(是山东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趁机窃取了山东的主权,日本认为中国已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德国在山东特权应转让给日本,无需在会议上讨论。同学们,听了顾维钧反驳,你们感觉怎么样?(真是有理有据,意正言辞,痛快淋漓)参加和会的各国代表有什么反应?(与会代表的一致赞扬他,说他是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可是中国的合理要求得到同意了吗?帝国

8、主义国家根本没有理睬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在和约中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全部让给日本。我们也是战胜国呀,为什么还任人宰割?弱国无外交呀!同学们!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太弱了,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实行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美、英、法和日本其实都要控制和侵略中国。列强出卖了中国的利益,中国人民答不答应?(不答应)就这样在中国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终于爆发了。一、五四风雷(一)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师板书)老师提问,由学生回答:阅读 63 页的两段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它们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根据 63 页的两段内容提问:在第

9、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组织学生讨论:1、中国当时受日本唆使参加一战。虽是战胜国,但受制于日本,不可避免被其宰割。2、中国自鸦片战争失败以来,一直遭受外国的侵略宰割。得出结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所以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是中国人民反抗列强的必然举措。(二) 、五四运动的经过(师板书)学生阅读 64 页内容,老师提问:五四爱国运动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

10、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得出:、前期:中心在北京,运动主力为学生2、中期:中心在上海,运动主力为工人3、后期:全国各地,工人商人学生的大联合(师板书)(三) 、五四运动的结果(师板书)阅读 65 页第一段,总结得出五四运动的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3、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四) 、五四运动的意义(师板书)五四运动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老师分析帮助学生理解:(1)性质:五四爱国运动使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原因:A、五四爱

11、国运动的目标。这从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和书上北京学生界全体宣言等资料都可以看出来,五四爱国运动的目标使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实质使反帝反封建。这同以前各种运动显然是有区别的。B、五四爱国运动的力量。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在运动的后期成了运动的主力军,李大钊、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了领导作用。正是由于运动的领导与中坚力量区别于以往一切运动,才使这场运动具有彻底性,并取得了初步胜利。(2)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在运动的后期成了运动的主力军,李大钊、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了领导作用。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讨论:五四运动使新民主

12、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表现在哪里?(如学生理解能力较强,老师可以作进一步解释。)A、领导阶级:无产阶级领导,这是以前的中国革命中所没有的。B、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与以前指导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相比,是全新的,是最革命的,是最科学的。c、群众基础: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参加的有学生、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为革命力量的团结作了一次成功的准备和预演。D、革命前途:此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要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社会,由于领导阶级的局限性,革命失败。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社会,革命在经过艰难曲折后走向胜利。E、历史时代:由于

13、它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也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老师:五四运动是一场政治运动,同时又是一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运动,五四运动最伟大的功绩在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相结合,那么中国共产党正是这一伟大功绩的产物之一。通过越多 65 页最后一段内容,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一结论。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 、诞生时机的成熟(师板书)阅读 65 页最后一段小字内容,展示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设问: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于哪些地方?(国外有东京和巴黎;国内有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2、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3、早期

14、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老师设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了哪些地方的党员?(上述国外和国内的党员) 。(二) 、标志(师板书)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阅读课文回答: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地点,参加大会的代表以及大会的主要内容?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地点:上海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13 人选举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党的革命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的内容:确定党的名称制定党的奋斗目标确定党当前的任务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三) 、历史意义(师板书)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革命

15、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沉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讨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 “新”表现在?引导学生回忆:旧民主主义革命中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史实。联系中国革命今后取得的胜利:如抗日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得出结论。 (如学生理解能力较强,老师可以作进一步解释。 )“新”是指:A、新的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B、新阶级的代表:代表无产阶级即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c、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D、新的道路: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E、新的目标:最终要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

16、然,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开始了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在中国的领导之下,先后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和成就,抗战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推翻并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课文最后一部分就简单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一些情况。小结:观看幻灯片小结部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斗争性加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性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选择了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新的发展前途社会主义,诞生新的舵手中国共产党。作业:完成幻灯片小测验。完成自我测评。反思: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