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当家作主学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579316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当家作主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民当家作主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民当家作主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民当家作主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民当家作主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当家作主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当家作主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第五课 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 学案学案课件 第五课人民当家作主学案第一框一年一度人代会教师寄语:我是国家小主人教学目标:u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主人翁意识,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u能力:积极参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民主参与能力。u知识:知道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保障 u重点: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u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渠道,查阅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

2、识,与同学分享交流。二、学习“阳春三月看人大”1、自主探究: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2、合作交流:(1)搜集交流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当地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人民人民代表大会(2)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小结:三、学习“代表人民行使权利”1、阅读罗益锋的事例,感悟:人大代表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2、在我国,人民通过人代会充分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它有优越的制度保障,说一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哪些优越性?3、作为国脚的小主人,你能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做些什么?小结有力的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青少年要热爱能够代表

3、人民的意愿:四、网络知识填空。1、在我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和3、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它们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他们的根本目的都是2、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和 1、人大代表由人民产生,对人民接受人民代表人民行使权利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机关,它依法享有阳春三月看人大 3 青少年要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生活中积极向人大代表、进到小主人责任。五、课堂达标训练 1、选择题(1)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A、国务院B、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这表明在我

4、国()A 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B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可以随时罢免人民代表 c 各级人大代表都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D 人民代表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我国人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D 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直接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XX 年 3 月 5 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据此回答(4)-(5)题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听取并审议通过了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政府。这说明() (4)在我国,一切

5、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ABcD(5)会议期间,一些人大代表向人大提出了“关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议案。这表明()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反映民意人大代表维护留守儿童的权益,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大代表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对人民负责这些人大代表只会给政府出难题 ABcD2、非选择题我国每次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有关部门都要向社会征集有关的建议和意见,每次都能收到多达数万封群众来信。献言献策者,有农民,也有工人,也有老人。在广大人民的广泛参与下,发展规划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读材料,回答下列

6、问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意见?(3)请结和当地实际,就当地存在的某些问题向由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每个问题至少两点建议)参考答案:选择题:1D2A3A4B5B 非选择题:(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可以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直接对话、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向人大代表反映、向各级人大常委会反映、向有关部门反映。 (3)提示:结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即可。六、学习感悟:第二框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 u教师寄语:56 个民族 56 朵花,56 个兄弟民族是民族是一家 u学习目标:u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我

7、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u能力:.提高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的能力。u知识:知道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懂得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u重点:民族区域自治。u难点: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多渠道收集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知识及反映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事例。资料及歌曲等,与同学交流分享。二、阅读课本 58 和 59 页资料,讨论下列问题:1、中央人民政府向 x 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象征着什么?2、58 页材料 2 说明了什么?2、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民族共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

8、义?3、你对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三、交流展示: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的资料。小结:新型民族关系四、齐读课本 60 页毛泽东的名言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由于民族问题而引发社会矛盾、冲突甚至战争,而我过则呈现出民族和睦、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景象,就此谈谈你的感想。五、自主阅读“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1、读 61 页材料,自主探究:在工作时间和节假日的规定上,为什么 x 藏自治区能够做出与国务院不同的规定?结合学习目标,这一部内容你能设计出哪些问题?请写下来。小组解决。难点问题: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哪些自治权?这充分说明了什么?2、比一比:各

9、民族的风俗习惯,你知多少?(以小组为单位)做一做:小品模拟扮演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 。六、课堂达标训练 1、网络填空 1、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2、建国五十多年来,我们国家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2、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1、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妥善的解决了,既维护了,又保障了,使少数民族人民。3、青少年要覆行的义务。2、选择题(1)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行政首长负责制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制度(2

10、)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被国际社会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 ,它结束了 x 藏不通火车的历史。青藏铁路的建成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增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BcD(3)x 藏自治区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人民安居乐业,这说明()Ax 藏自治区是一个完全自治的地区 Bx 藏自治区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和 x藏发展需要的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有力的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B 是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共同选择 c 有少

11、数民族的地方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就是少数民族自主管理其所有事务(5)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给予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要摆脱贫困,最根本的出路是()A 中东部地区的大力扶持 B 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际市场、资金和技术 c 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D 把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努力同国家扶持以及全国人民的帮助结合起来 2、非选择题材料一: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60 多年来,内蒙古大草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封闭落后的贫困之地,从年人均收入不足百元变成人均 GDP 列于全国前十名、经济增长 5 年位居全国第一的富裕文明之乡。材料二:截至目

12、前,我国共建立了 155 个民族自治地方,30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 。在 55 个少数民族中,有 44 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 71%,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64%,同时,建立了 1173 个民族乡。 (1)材料一中内蒙古自治区 60 多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回答三点) (2)材料二中的数据反映了我国实施的一项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什么意义?(3)我们青少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参考答案:选择题:1、 (1)c(2)A(3)c(4)A(5)D2 非选择题(1)坚持了党的领导,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内蒙古人民的艰苦奋斗,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等。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日常生活做起, (如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互相帮助等) ,自觉同破坏民族团结的现象作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结合自身实际做答即可) 。七、学习感悟: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