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六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578340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六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六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六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六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六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六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六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7 页)初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初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第 I I 卷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商鞅变法发生在( )A、楚国 B、秦国 C、齐国 D、燕国2、从夏商两代国君覆亡的教训说明国君应该( )A、加强国防,充实武备 B、发展经济,增强国力C、重视教育,推行改革 D、施行仁政,勤政爱民3、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白渠 D、灵渠4、下列战役发生在秦末农民战争期间的是(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垓下之战5、 “围魏救赵

2、”这一成语出自下列哪一著名战役A、城濮大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桂陵之战6、 “掉转矛头,反戈相击”这一史实发生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7、我国铁农具开始出现于A、商 B、西周 C、春秋 D、战国8、我国境内原始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B、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C、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半坡居民D、半坡居民、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9、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大汶口居民10、陈胜吴广起义后,建立张楚政权的地点是( )A、陈 B、咸阳 C、戏 D

3、、大泽乡11、处于西汉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A、汉文帝 B、汉武帝 C、汉景帝 D、汉高祖12、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 ,是比较完备的历法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 12 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第 2 页 (共 7 页)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 24 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13、文景之治是谁统治时期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文帝、汉景帝 D、汉景帝14、不属于战国七雄的(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燕国15、迄今为止,最早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

4、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16、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称赞的是A伊尹 B姜尚 C李冰 D商鞅17、下列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战役是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东晋19、屈原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最主要依据是他A主张改革变法 B创造出新体诗歌,著有离骚C提出“仁”的学说 D主张“兼爱” 、 “非攻”20、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21、秦朝负责监察职能的中央官员是A皇帝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22、最早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开通于A春秋 B战国 C秦朝

5、 D西汉2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使用工具 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人工取火 D是否定居生活24、我国的奴隶社会的历史开始于A 公元前 2070 年 B公元前 1600 年 C公元前 1300 年 D公元前 1046 年25、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A宋襄公 B晋文公 C齐桓公 D秦穆公26、 “水旱从水,不知饥馑,食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此水利工程是指A郑国渠 B灵渠 C广通渠 D都江堰27、由孔子弟子根据其言行整理而成的文化典籍是A 诗经 B 尚书 C 春秋 D 论语第 3 页 (共 7 页)2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千古名言出自A孙膑 B孙武 C伍子胥 D庞涓29、战

6、国末期的屈原,创作出很多优秀诗篇,代表作是A 离骚 B 楚辞 C 诗经 D 诗歌30、战国末期,秦打败赵国的关键一战是A城濮大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31、秦长城的起止点是:嘉峪关临洮山海关辽东A B C D32、下列属于秦国商鞅变法主要内容的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建立县制A B C D33、秦末农民战争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34、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A汉武帝 B秦始皇 C汉文帝 D汉高祖35、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设在A洛

7、阳 B长安 C咸阳 D开封36、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A扩充疆域 B巩固统治 C分封亲属 D赏赐功臣37、我国封建制度确立方式是A争霸战争 B变法或改革 C奴隶起义 D宫廷政变38、下列民间收藏的书籍中,在秦始皇“焚书”运动中被焚烧的是A医药书 B儒家诗书 C占卜书 D种植书39、向汉武帝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李斯 B董仲舒 C主父偃 D韩非40、郡县制开创于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西汉第第 IIII 卷卷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 我国远古时,有 造人的传说,古老的神话传说中还有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的故事,后人对华夏

8、始祖黄帝的尊称是 。2、秦统一六国中的决定性战役是 ;使秦朝走向灭亡的决定性战役是 。第 4 页 (共 7 页)3、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是 ;战国末期楚国的诗人是 。4、为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实行“ ” ,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巨大损失。汉武帝实行“ ”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5、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_作为全国的通用文字。6、西周的都城在 ;东周的都城在 。7、西周的疆域比商朝进一步扩大。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朝实行了_。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 发展而来的。9、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10、商朝著名的

9、青铜器有巨大的 和造型奇特的 等。11、河姆渡居民住着 的房子,半坡原始居民住着 的房子。12、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一书里。三、识图题(三、识图题(1010 分)分)1、 图中人物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2 分)2、 他的思想主张有哪些?(3 分)3、他有哪些主要成就? (4 分)4、他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1 分)四、将与之相关的人物与历史事件或主要思想主张进行连接(四、将与之相关的人物与历史事件或主要思想主张进行连接(1010 分)分)第 5 页 (共 7 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 孙武“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墨子“兼爱” 、 “非攻” 秦始皇“焚书坑儒” 庄子“无为而治” 扁鹊

10、“望、闻、问、切” 赵括“纸上谈兵” 晋文公“退避三舍” 勾践“卧薪尝胆”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孟子五、材料分析题(五、材料分析题(4 4 分)分)此王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此王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饮食亦食亦尝尝胆也。胆也。回答:1、 此材料讲述的是何人?与历史上的哪一成语有关?(2 分)2、 经过努力后,此人取得了怎样的成就?(2 分)六、简答题(第一题六、简答题(第一题 6 6 分,第二题分,第二题 1010 分)分)1、 有人认为秦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过贡献的杰出政治家,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赞同哪一种观点?

11、(允许有第三种观点)为什么?2、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第 6 页 (共 7 页)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第 I I 卷答题栏(卷答题栏(4040 分)分)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B BD DD DC CD DA AC CA AB BA A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B BD DC CB BC CC CA AB BB BC C2121222223232424252526262727282829293030D DC CB BA AC CD DD DB BA AD D313132323333

12、3434353536363737383839394040D DA AB BA AB BB BB BB BB BC C二、填空题1、女娲 人文初祖 2、长平之战 巨鹿之战 3、扁鹊 屈原 4、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小篆 6、镐(京) 洛 7、分封制 8、商朝 甲骨文 9、夏(朝) 战国 10、司母戊方鼎 四羊方尊 11、干栏式 半地穴式 12、道德经三、1、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2、思想主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3、主要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 ,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4、影响:孔子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四、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 孙武“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韩非“兼爱” 、 “非攻” 秦始皇“焚书坑儒” 庄子“无为而治” 扁鹊“望、闻、问、切” 赵括“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