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551166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 读书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澄迈县第二小学 徐惠省最近读了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一书,有点意外,有点开心,意外的是:没想到这本书如此引人入胜,让我欲罢不能的一口气的把书都读完了。开心的是:书中的诸多观点竟然和自己所思所想颇有相似,且能更深更上一层楼。有点爽的是:终于能找到一本能清楚指引自己开展教学研究的书籍了。下面,我将摘录一些书中的文段和观点来一起说一下自己的想法:1、 “高效课堂”就是通过创设较为有利的教学环境、问题情境等,在尽量少的教学用时内,通过教师优化的教学行为,促进学

2、生学习效率提高,并且有利于教学生态改善,也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课堂。一直以来,对于高效课堂的定义,我都不是特别清晰的了解,只是按照自己字面的理解和零碎资料的猜测。看到此书中的这段文字,我发现高效课堂的范围要比自己想到的更全面和宽广,它把我的一些想法用文字很好的整合起来。在启智部,我一直在想,如何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就是我们上课的最终目的,其他一起相关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只是一种辅助。万不能把手段、方式和方法当作是课堂的主体,而忽略了教学的最终目的。我这里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教的有效、学有所获的好的课堂。2、不少人认为,知识容量越大的课堂就越是“高效课堂” 。这个观点值得我们警惕。

3、学科之间牵强“综合” ,常常也使课堂显得臃肿。大凡低效课堂,差不多都有一种情形,那就是废话或无关的环节太多,不该讲的,不该做的讲得和做得太多,而该讲该做的却浮于表面,不及精髓。于 qi 老师说:“我追求教学目标的单一、明确,重点突出,不拖泥带水。以目标为主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详略的处理,舍得割爱。 ”我所谓“狠心”就是于老师所说的“舍得割爱” ,也许有一些内容是你踏破铁鞋而后才觅得的,也许有些环节是你冥思苦想而后才“灵光乍显”的,也许有一些话语是你几经推敲而后才涌上心头的但这一切如果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和需要,不符合教学的应有目标或内在追求,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和智慧的生成,那么一句话,还是要

4、把它“洗”掉为好。书中的这几段话让我深有感触。曾经,我也有过那些踏破铁鞋、冥思苦想而来的内容,为了要给它们安排表演时间和空间,往往把教学目标和重点变成了路人甲乙。还记得有不少老师再听完我的课后,都这样含蓄的跟我说,这节课有些地方做的很好,很有趣,很有启发。当时,我还不知这是一节低效课的一个表现,虽然知道上的一般,但仍不知道为何。多年后,我才知道,不要给那些灵光和“精彩”影响了本节课的整体,上课的目的就是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切的东西都应该围绕的这个中心点而转,那些可有可无,效率不高的内容完全可以删除掉,不要怕“浪费” ,课上好了才是根本。3、过去学生普遍较为内向沉闷,而现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大家争

5、先恐后,表现欲极强,而较少有学生能认真、耐“心进行倾听,所以开展“倾听教育”尤有必要。处于“狂欢”状态的儿童是很难“倾听”他人的,而缺失“倾听”的课堂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 。启智三年级的课堂就是这样的课堂,本来在有自闭症学生的课堂上,能让他们多说多练是件好事,但是班上有好几个同学思维和语言特别的活跃,往往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就举手或者“哇哇哇”的说起来了,答案往往是所答非所问。更糟糕的是,因为要花费时间去“安抚”他们,时间往往稍纵即逝,而有个别反应慢的同学则是还没来得及听懂题目(有些同学有理解障碍,要多次解说题目才能理解) ,就给抢夺了发言权。这时,我通常的做法都是要求较好的同学先安静下来,把发言机会先让给其他同学,或者让他们做“小老师” ,听完看完其他同学的发言和表现后,才让其发言或者纠正。这样既保证了能力差的同学能有发言和表现的机会,也让能力好的同学学会等待和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