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课件腧穴总论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543712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课件腧穴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医课件腧穴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医课件腧穴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医课件腧穴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医课件腧穴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课件腧穴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课件腧穴总论(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10.26,腧穴总论,更多医学精品 尽在医学吧,http:/ “腧”与“输”相通,有喻经气如水流输、灌注。 腧穴在内经中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络”、“溪”等。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素问气府论篇进一步指出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小针解解释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上述经文说明腧,2014.10.26,穴与经络密切关系。腧穴归属于某一经脉,每一经脉又各归属 于某一脏腑。素问调经论篇说:“五藏之 道,皆出于经隧”,明确了脏腑经络腧

2、穴 三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2腧穴的发展、分类、与命名 211腧穴的发展(掌握) 腧穴也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 现的 。远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我国祖先 已使用砭石来刺血、叩击体表、按摩,或用火,2014.10.26,烤、烧灼来减轻,消除疼痛,久之逐渐意识到人 体的某些特殊部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这就 是腧穴发展的最初过程。腧穴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无定位、无定名阶段是腧穴的最初阶段,通过实践摸索,“以痛为腧”(灵枢经筋: “治在藩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二定位、定名阶段随着医疗经验的积累,明确了某些穴位的位置和主治病症,进而发展到给穴位确定位置并加以命名。 三定

3、位、定名,归经阶段随着医疗实践,2014.10.26,经验的日益丰富,对穴位认识更加深入,不再 把腧穴看成孤立的点,并与经络脏腑相联系, 并系统归类,分属各经,是腧穴发展的成熟阶 段。从文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腧穴的发展过 程,汉墓帛书中只有脉名,而无腧穴名称, 帛书脉法、五十二病方中均有“诸病 此物者,皆脉”,“可见当时按脉治病,穴 位尚未发现”(摘自丘茂良关于新穴问题 上海针灸杂志1982年),至内经论及腧穴,2014.10.26,的名称、部位、分经主治等,记载160穴位,但 仍有许多有脉无穴的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 所论五脏病之后,亦列出“取其经”治疗法则。 又如素问刺热篇:“热病始手臂者,

4、刺手阳 明太阳而汗出止,热病始于头者,刺项太阳而 汗出止,”就是治经脉者。素问刺腰痛论所 载是经脉与部位同时记入:“刺少阳成骨之端出 血,刺阳明之珩骨之前”等,此类说明了以经治 病在先,腧穴定名在后。难经提出了八会穴名称与主治外,对俞募穴、原穴、五腧穴进行理论阐发。,2014.10.26,晋王叔和脉经,除补充俞募穴名称外,还 提到了神庭、眉冲、期门、气海、血海。同时 也记载了无穴名的刺灸部位,如“刺手心主经治 阴,心主在掌后横理中”。皇甫谧鉴于当时针灸 医学处于比较零乱的状态,集前人之大成,撰 集成甲乙经,全书一百二十八篇,七十余 篇专论腧穴内容。对穴名、别名、位置、取法、 功能、主治,何经脉

5、气所发,与何经交会,操 作要领、禁忌等作了全面系统论述并对人身的 全部腧穴进行了全面整理,按人体头面、躯干,2014.10.26,四肢划分区域、补充了大量的穴位,使穴位增 加到349个之多。宋王惟一铸针灸铜人模型,此前他收集宋以 前针灸腧穴,统一腧穴名称、位置,著成铜 人腧穴针灸图经,并用铜人进行教学和考核, 对腧穴学教学是个不小的贡献,为后世医学教 育树立了典范。元滑寿著十四经发挥,把全身腧穴按照 灵枢经脉所载经脉循行顺序进行排列,称 十四经穴,记载了354个穴位。,2014.10.26,明杨继洲集明以前针灸学术精华及他个人经 验撰针灸大成,他将腧穴按其名称、性质 进行分类,对各科各类病症充

6、实了针灸辩证选 穴配方、补泻手法等内容,并使腧穴增加至 359个之多。清李学川将针灸与方脉合一,统一于辨证论 治体系之下,倡导针与药不可偏重方能左右逢 源,他撰针灸逢源,将历代医籍中十四经 穴全部收集一起,使穴位增加到361个,沿用 至今。,2014.10.26,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了统一的经穴国家 标准,规定了人体腧穴的定位方法和361个经 穴,48个经外奇穴。 212 腧穴分类(掌握)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一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指归属十二经和任脉、 督脉循行线上的腧穴,有固定名称、固定位置 和归经,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 二奇穴 又称经外其穴,指既有一定名称,又有明确的位

7、置,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2014.10.26,奇穴特点:1、在十四循行线上,2、不在十四经 循行线上,3、不止一个部位由多个穴位组合而 成,4、有些经穴本身就是经穴,由于它有特殊 作用,把它抽出,如百虫巢(血海)。 三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始见 于千金方中,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 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 施术部位。 213腧穴命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气穴所发,各 有处名。”故腧穴各有一定部位和命名,且名称,2014.10.26,都有一定 的意义,故千金翼方说:“凡诸 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了解腧穴命名的含义,有助于熟悉、记忆腧

8、 穴的部位,理解腧穴的功能及临床应用。 一根据所在部位命名(据解剖部位命名) 1人体解剖部位命名,如腕骨,乳根,颧髎; 2内脏解剖名称命名,如心俞、肝俞、肾俞。 二根据治疗作用命名(据穴位的功能命名) 如:睛明、光明、风池、哑门。 三根据天体地貌命名(据自然现象命名),2014.10.26,1以天文学上日月星辰而命名,如上星、日月、华盖、太白。 2以地理名称结合腧穴的形象而命名,如承山、合谷、小海、阴陵泉、风市。 四参照动植物命名:如鱼际、伏兔、攒竹。 五借助建筑物命名:如天井、库房、地仓、梁门。 六根据中医理论命名, 1阴阳五行类:阴交、阴市、会阳、阳关; 2脏腑气血类:神堂、魂门、关元、气

9、海; 3经脉流注类:大迎、三阴交、百会、三阳络。,2014.10.26,22腧穴在诊断上的应用 一扪穴检查诊断疾病 , 用循按、触摸方法, 在经穴部位寻找异常变化,如在穴位上出现压 痛、寒温、硬结、隆起、凹陷、条索状物和皮 疹等,以推断何经何脏发生疾病,来协助诊断, 作为辨证施治依据,此种方法称为扪穴检查法 二检测穴位诊断疾病 知热感度测定法:为日本学者赤羽幸兵首先发现,既利用线香或特制的电热器作为热源,刺激十二井穴或背俞穴,测定温热感觉的灵,2014.10.26,敏度,通过对左右敏感度差异的分析,来诊断 脏腑经穴虚实。 23腧穴的治疗作用(掌握)腧穴生理上是气血输注部位、病理上是邪客 之处,

10、防治上又是施治点。通过针灸等刺激可 以通经脉,调气血,使脏腑阴阳平和,达到扶 正祛邪之目的。腧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是近治作 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3个方面。 一近治作用 指一切腧穴均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局 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是一切腧穴主治,2014.10.26,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二远治作用 指十四经所属腧穴,能治疗本经 循行所过处的远隔部位的脏器、组织及经脉病 症。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 三特殊作用 指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 和相对特异性作用。 1对机体的不同状态有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 2腧穴治疗作用有相对的特异性。腧穴的 主治作用: 归纳起来是:本经腧穴能治疗本经病,表

11、里经,2014.10.26,穴能治互为表里的经脉、脏腑病,经穴还能治 局部病。各经腧穴的主治既有特殊性,又有共 同性。 十四经腧穴主治异同表手三阴经,2014.10.26,手三阳经足三阳经,2014.10.26,足三阴经任督脉,2014.10.26,4特定穴 (熟悉) 是指十四经中有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 特定称号的腧穴 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一五腧穴 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 的井、荥、输、经、合穴。五腧穴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但未指出 具体穴名和部位:“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 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输, 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2014.10.

12、26,输也。”灵枢本输则详细地阐述了各经井、 、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唯 独无手少阴心经,后甲乙经补完。最早提出五腧穴主治作用是难经六十八难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皆痛,经 主咳喘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五输配五行始见于灵枢本输:“阴井木, 阳经金”,难经六十八难补全阴阳各经脉五 腧穴的五行属性。为后世时间针灸学、母子补 泻法的奠定理论基础,,2014.10.26,二原络穴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十二原(穴)”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 但仅有五脏原穴,灵枢本输补充六腑原 穴,并指出原穴位置,仅缺心经原穴神门甲 乙经补齐,阴经

13、五脏之原以输代原,阳经六 腑之外另有原穴。“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原穴主要应用诊 断,治脏腑疾病。,2014.10.26,络穴首见于灵枢经脉皆位于肘膝关节以 下,加上任之络鸠尾、督之络穴长强,脾之大 络大包穴,共有十五穴,故称“十五络”。络穴各主治其络脉病证,又能治相表里之经 病症,临床上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之 经的原穴配穴使用,即“原络配穴”。 三郄穴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名称和位 置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十二经郄穴加上阴 阳维、阴阳跷各有一个郄穴,共十六郄穴,除,2014.10.26,胃经郄穴梁丘在膝以上,其余均分布在四肢肘 膝关节以下。郄穴多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 性

14、病症,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孔最治咳血,阴 郄治吐血,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梁丘治胃 脘痛,外丘治颈项病。 四下合穴下合穴是六腑之气合于足三阳的六个腧穴。下合穴分布于肘膝部或肘膝关节以下,它是 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腑”理论,2014.10.26,提出来的,主治六腑疾病。 五俞穴、募穴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背 俞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 募穴。俞穴位于腰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 大致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共十二穴,首见于灵枢背腧,载有五脏背 俞穴的名称和位置,素问气府论提出“六腑,2014.10.26,之俞各穴”,但未列出名称,

15、后经脉经、 甲乙经千金方补充完备。背俞主要治疗脏腑病症,也可治疗与脏腑有 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如肾俞既治 肾病,又治疗与肾有关的耳鸣、耳聋、阳痿、骨病。六脏六腑共有十二募穴,募穴首见于素问 奇病论:“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 胆募俞”,难经六十七难有五脏募在阴, 而俞在阳的记载,但无具体穴名,至脉经才,2014.10.26,见,甲乙经及后人补充完备。 募穴主治与俞穴共同之处,主治脏腑病症可单 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如“俞募配穴”。此外 还可相互诊察病症,协助诊断。 六 八会穴 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 会聚的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四十五难。八会穴与 其所属的八种组

16、织脏器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2014.10.26,穴也。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也;膻中为气之会,因其为宗气之 所聚,为心包之募穴也;膈俞为血会,因其位 于心肝俞之间,心主血,肝藏血之故;大杼为 骨会,因其近于椎骨也;阳陵泉为筋会,因其 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也;太渊为脉之会,因 其为手太阴经原穴,居于寸口为脉之大会也; 绝骨为髓会,因其属胆经,胆主骨所生病,骨 生髓也。治疗上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症均可选用相关 八会穴治疗。,2014.10.26,七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腧穴。首见于宋子华的流注八穴,被窦汉卿收 集在针经指南,都位于腕踝部上下,主治 奇经病症。 八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如:三阴交、关元,既可治本经病症,又可治 交会经脉疾病。始见于灵枢寒热病论“三 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