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文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524677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的文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清代的文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清代的文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清代的文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清代的文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代的文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的文章(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 代 文 章,一、清初文坛: 明末清初政论散文: 经世致用 思想载体,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文笔犀利 不尚文辞 纯朴自然,1.顾炎武生平与散文创作: 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复以避仇自署蒋山傭,学者尊称亭林先生,江苏崑山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得年七十岁。33時(1645),清兵渡江南下,崑山城破,母王氏殉节,遗命炎武“无仕异代”。后炎武受到一家仆与仇家的迫害,展转流徙,顺治十一年,将家仆溺杀,以杀人罪下狱,赖友人救助减刑免死,其后仍受到仇家追杀。,顺治十二年赴北游历,来往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一带,先后六谒明陵。康熙十六年,受荐博学鸿

2、词科,以死力辞。晚岁居陕西省华阴县,全祖望为撰神道表称:“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可見其认真严谨。著有亭林文集、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于乾嘉考证学有典范性之意义。,他毕生志在推翻满清统治,清末革命志士多受其精神感召。明亡,曾暗结遗民,与台湾郑成功联络。 又有说法云:清初,他参加过抗清运动,失败后周游四方,致力于边防和地理研究亲自考察山川形势,又曾在雁门关北垦荒,为恢复故国做准备。,炎武才高学博,学宗程、朱,笃六经,旁涉国家典制、天文、仪象、兵农之属。晚年精研考证,兼嗜金石。 治学精神谨

3、严笃实,反对纯文学,主张文学应为圣贤立言、明道、载道。所以文章不事藻饰,一般都表现了纯朴自然之美。 提出贵创(不蹈袭古人)、博证(引据参证)、致用(学问及于当世之务)三种研究考证方法。,与友人论学书(节选) 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已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一切不道,而但曰:“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呜呼!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

4、而上达。”颜子之几乎圣也,犹曰:“博我以文。”其告哀公也,明善之功,先之以博学。自曾子而下,笃实无若子夏,而其言仁也,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而其门弟子之贤于子贡,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我弗敢知也。,2.王夫之的生平与创作,王夫之(16191692):明清之际思想家。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之石鼓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明亡,在衡山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战败退肇庆,任南明桂王府行人司行人,因反对

5、王化澄,几陷大狱。到桂林依瞿式耜,旋桂林复陷,式耜殉难,乃决心隐遁。辗转湘西以及郴、永、涟、邵间,窜身瑶洞,伏处深山,而刻苦研究,勤恳著述者垂四十年,得“完发以终”(始终未薙发)。其一生矢志爱国,富有战斗精神,至死不渝。,学术成就很高,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所研究,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善诗文,也会词曲。论诗多独到见解。著作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其中在哲上最重要的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录内外篇、黄书、噩梦等。,3.黄宗羲,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学者称他为梨洲先生,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黄宗羲从小聪明好学,1

6、4岁中秀才,并随父黄尊素到了京师。在北京,他不仅有更好的读书条件,而且有机会从父辈和阉党的斗争中,了解到朱明王朝的黑暗腐败情况。他的父亲原是明熹宗的御史,正直敢言,因反对阉党,被魏忠贤捏造罪名,打入大狱,后被魏忠贤的爪牙许显纯、崔应元害死。父亲被捕时,对黄宗羲说:“学习不可不通史书”,要他从史入研究明王朝兴衰演变的原因。因此父亲被害后,他就回到家乡,拜著名学者刘宗周为师,开始了深入而有计划的学习。他恪守父亲的遗教,首先从明十三朝实录学起,再上溯二十一史,每日一卷,循序而进,刻苦读书。抗清战争爆发,他才中断了这种苦学生活。,清军攻入浙江后,黄宗羲在家乡组织抗清义军,并进入浙东四明山区,和王翊、冯

7、京弟率领的义军共同抗清。四明山义军抗清达三年,终因孤立无援,于清顺治七年失败,王翊牺牲。黄宗羲、冯京弟被清“绘影图形,并悬通衢”,通辑捉拿。黄宗羲只好东躲西藏,备遭艰险。但他仍坚持学习和写作,收获比过去还要大。正如他自己所说,“患难之余,始多深造”。,康熙执政后,黄宗羲才得以重回家乡,致力于著述。他冷静地总结了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清顺治十三年写成留书一卷,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强烈反清态度和对明朝腐朽政治的批判,并开始涉及到对秦以后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弊病的认识。十年后又在留书基础上,写成举世闻名的明夷待访录。,在这部著作中,他试图探求中国政治兴衰演变的原因。他深入地探讨了君主专制所带来的种种痼

8、疾和弊端,在书中甚至提出了专制君王是“天下之大害”的论点,否认“君权神授”,否定君主专制主义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表现了他过人的勇气和见地。,此后,黄宗羲把主要笔墨集中到学术史专著方面,编纂了中国最早、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明儒学案62卷,近百万字。系统地总结明代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史,收容了各学术流派的二百多位学者及其代表作,书中蕴藏着哲学、政治、历史、文学思想的丰富史料和作者的精辟见解。,为了保存明朝的文献史料,黄宗羲历尽艰辛,四出访书,披阅了数千家明人文集,整理文献史料,编成明文案217卷,明史案244卷。直到晚年,黄宗羲仍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的书序、杂编、诗赋、文学散文,编辑以“南雷”命

9、名的多种文集、诗集。特别是编成的明代文献巨著明文海482卷,约400多万字,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为“一代文章之渊薮”。,黄宗羲一生著作极为丰富。据统计,他的著作总数达122种、1300多卷,2000万字以上。其内容遍及哲学、政治、历史、天文、地理、数学、文学、艺术、宗教等众多领域。,黄宗羲在兴办学校、聚徒讲学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他从康熙二年至十八年的十多年间,曾在浙东地区进行讲学活动。先后拜他为师的人多达数百,连清朝地方官员也参加听讲,可谓盛极一时。黄宗羲讲学的宗旨明确,提倡明经通史,反对束书空谈。在讨论学术时,他强调敢于怀疑,在疑中求信,即使对于老师的言论、见解,也坚决反对盲从,要求

10、敢于质疑问难。这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温家宝总理曾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大声疾呼:农村要精简机构和人员。温总理介绍,有一个县十二三万人口,“吃财政饭”的多达5700人。如果不精简机构,不减少人员,农民的负担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曾提到“黄宗羲定律”。何谓“黄宗羲定律”?意思是说,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原 君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

11、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则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人之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

12、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

13、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

14、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 选自四部备要本明夷待访录,清初其他散文作家,“清初三大家”:侯方域 魏禧 汪琬 侯方域: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 朋党论李姬传 魏禧:善于议论的个性与明理致用的风格人物传记 大铁锥传 汪琬:风格纯正 偏于保守,清中叶文的发展,散文方面 桐城派: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提出了“义理、考据、词章”之说,行文追求雅洁有序。 方苞:理论“义法” 创作狱中杂 记左忠毅公逸事 刘大櫆:丰富发展了“义法”说 姚鼐:地位最高 理论“义理、考据、词章” 创作登泰山记,清中叶文的发展,除桐城派之外的散文作家: 袁枚 郑燮 沈复 骈文的发展 1、复兴的背景 2、汪中成就最高的骈文作家 哀盐船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