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处剧联合会情况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473525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缙云处剧联合会情况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缙云处剧联合会情况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缙云处剧联合会情况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缙云处剧联合会情况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缙云处剧联合会情况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缙云处剧联合会情况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缙云处剧联合会情况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缙云处剧联合会情况总结缙云处剧联合会情况总结本会,由文化界、戏剧界的专业人员和社会有识之士组成。自 XX 年筹建,经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法人资格。确立以“中兴处剧,促进婺剧,多元并发,共创繁荣”为总体方略。四年来,在市、县主管局和文联的正确领导、在县老促会、各文化站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为承前启后,荣地宏业,做了一定工作。现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寻根问祖,固本正源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与文化原本同步而生、同步而长。俗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缙云,素有“戏剧之乡”之美称。而源于何时?根于何地?史无记载,实乃憾之。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约请前辈,聚汇行家,

2、溯远究源,先后召集大小会议百余个,走访老艺人千余人次。查阅谱谍史志,搜集传闻逸说,运用唯物辩证观点,对缙戏的历史渊源进行探索研究,并对若干问题作了认证与定论;缙云山,因“缙云氏”而名,位于仙霞岭与括苍山之间,瓯楠婺椒四江源头之地。杜光庭名山记载,其域三百里。道教籍典曰:卅六洞天之廿九玄都祈仙洞天。唐玄宗天宝七年敕改“仙都山” ,敕建“黄帝祠宇” ,谓曰“道教胜地。 ”招引众多高人雅士游览陈词,积淀雄厚文化底蕴。据考:缙云山麓昆坑岭口、方川金盘、好溪名山等地出土距今一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石凿、石锛可见农耕文化历史之悠久;史记正义载,黄帝又曰“缙云氏” 。从陕北高原迁移至古百越族聚居之

3、地的浙江中部,建立以“缙云”为名之“方国” 。鉴于境内孤石屹立,直刺云天,形如“且”字,缙云氏族就将其作为始祖轩辕黄帝之神主祭拜,其山名为“缙云山” 。继之轩辕黄帝在缙云山铸鼎炼丹、驾龙升天之传说远播江南各地,从而使缙云成为江南祭祀轩辕黄帝的中心故浙江通志载:“夏禹以前,浙江盖有两国,一为缙云氏,在今缙云县;一为防风氏,在今武康县” ;春秋时有范蠡师辛氏计倪,即倪翁,与晋时康乐公谢灵运,等相继而来游览或隐居缙云山的大批文豪名士,泼墨余香,增添邑之文化底气唐时得道高士叶法善,处州松阳人清列十二戏神,擅于音乐,长于剑术,贞观间修练于缙云山,集萃缙云山道教文化之精华,拱编大鼓头场 、 太上弥锣 、

4、翻腾九楼 ,偕同唐明皇作霓裳羽衣曲携归乡里,奠定本土戏曲根基,萌芽“缙山腔”即“道士腔” ,为戏曲初始文化;汪氏宗谱载,宋大学士右丞相汪藻,安徽歙县人,元丰八年中进士入翰林,元右六年奉使温处道,涉足缙云山,爱山水之胜,卜居东乡孙宅大树园,易名“宫泽园” 。为求人丁兴旺,与邻友善,开创“什锦戏” ,组建“童子班”,演绎“彩戏”以谢神恩。政和四年藻公仲子汪宝任职永嘉教谕携“什锦戏”衍传楠溪江畔,产生“永嘉戏文” ,史称“南戏” 。绍兴间,藻公官居大学士右丞相高位,携“宫曲”致仕还乡,再创板腔套曲,配演杂剧大戏,完善“缙山腔” ,组建“新锦大班” ,传闻一曲祈雨记出自其手。概之,源远流长的本土农耕文

5、化、植根厚被的当境黄帝文化、玉成其事的入缙名儒文化三者的融合而肇发固有缙云特色的戏曲缙云杂剧。沿着贩盐之商道和瓯、楠、椒、婺四江流向各地。继发诸声腔,遂成“四大声腔” ,为中国南戏之源,故人称缙云山是中国戏剧之摇篮。上述,得到了戏剧专家浙科大洪波教授的充分肯定,他语重深长地说:“你们搞处剧,作为本土文化,地域观念,可以理解。我是婺剧专家支持你们搞处剧。 ”又说“中国处剧缙山腔的确立,是戏剧传承、发展、创新中的一大壮举,是中国戏剧理论创新的一大成果,可以作这样的定义:中国处剧缙山腔是中国南戏之源。 ”5 月 29 日,洪教授应聘缙云县戏剧联合会顾问,并一再强调说:“中国处剧缙山腔既是中国南戏之源

6、头,亦是中国戏曲之源头。既是处州文化的支撑点,亦是浙江文化之亮点”二、拱编三着,拾遗补阙拱编一部“缙云戏剧史志” ,既是县文化部门的意向,亦是全县艺人们向来所望。我们本着为缙云戏剧“固本正源”出发,以先祖梅公子仙百岁寿诞既“梅艺研究讨会”为契机,组织人员拱编“缙云戏剧史志”即中国缙戏通志 、 中国处剧通史 、 中国处剧音乐 。 。自 XX 年春为始至 XX 年冬,历 3 年,初稿告毕,弥补缙云戏剧历史的空白,为固本正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1、 中国缙戏通志首尾分为十二卷,即:源本大记基业戏场班社剧艺音乐佐札雅集管理综表丛录。采用“宗谱”格式拱编,全书 A4六百开面,50 余万字,涉源之深,涉面之

7、广,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绵长的传承关系之特点。表明剧史之悠久性:志点明“缙戏”由缙云山肇发,与道教文化一脉相承之历史渊源。并分“大事朝记”与“大事年记” ,原汁原味记载着缙戏沿革发展之辉煌历程。置缙云县为中枢,上溯不限,下以共和岁次丙戌丑年底日为限。 )拱修内容之丰富性:志以“缙山腔”为基点,承上启后,注重“缙山腔”渊源文化和延伸文化,广泛收录相关戏曲元素文化。注重戏剧常识,专设相关章节,融历史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内涵丰富,涉面之广。旌表人事之严肃性:专设旌表对曾为缙云戏剧作过贡献的单位与个人,经多方参议,总会审议而入志旌表 ,当具严肃性。宗纪图表之传承性:自轩辕黄帝开始至叶法善为远祖世系

8、,宗脉本土处剧以叶法善为开山鼻祖而纪,境内其它剧种之剧士依次傍之,且以师承为序。2、 中国处剧通史:处剧,因地而名,俗称“处州戏” 。 通史全书分:统筹图文札记序编肇宗本记第一编开宗大鉴第二编云和大宗第三编群艺大业第四编综艺大班附编行头专记第五编木偶大乘第六编剧目大观第七编演出大记第八编散记大综第九编人物大典第十编音乐大略增编复兴纪事中国处剧通史着重申明处剧脉起缙云山,遍布东瓯地;源于唐,兴于宋,成于元,盛于清,定名于建国之初,延传于盛世当今之特关系。突出自巫傩戏司工戏香丁戏南戏徽戏,一脉相承之渊源关系,分处东、处西、处南三路,较全面地修录处剧业绩,重墨人物旌表和宗艺传承。3、 中国处剧音乐:

9、处剧,东瓯土生土长之古老剧种。融缙山、乱弹、玉岩、楠昆、徽调、北滩、瓯锦等声腔为一体。道曲风韵浓郁,地方特色鲜明,长期活动于民间,积淀底蕴丰厚,表演题材广泛。但从未系统地挖掘整理且为其它剧种“瓜分兼容” ,实感遗憾。为拾遗补缺,传承发展,自 XX 年初夏开始由应必高先生出任主编搜集资料,整编成文。全书分基韵声乐器乐八仙四个部份,约五百开面,较全面的收录流行在民间的处剧音乐,着重“缙山腔”的搜录,容乡曲、道曲、宫曲、宗曲为一,以固“中国处剧音乐”之根基,为之正宗流传。三、承前启后荣地宏业鉴于 1952-1963 年丽水专区撤并。1956 年 4 月 10 日,政府接管剧处宗脉“子仙班” ,故“处

10、剧”入乡随俗,易称“婺剧” 。部分老艺人离团会同乡间艺老创办班社,聚徒授艺。自此,一分为二,处剧正宗一脉,衍传民间。两者构成“南橘北枳”特定关系。自 XX 年冬月,经胡葛福、陈小菲等专家指点,为响应省委省府“建设浙江文化大省”伟大号召,打造本市文化品牌,在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重树处剧艺帜,弘扬本土文化” ,开创了戏剧历史新局面。一、抓复兴,重扬本土文化风韵:XX 年 7 月间,双龙村在首复“缙云县双龙处剧团”的基础上,举办中国处剧缙山腔研讨会。胡盛玮、辛福明两同志作了题为处剧“缙山腔”研讨会在缙云召开的报道。官方媒体为之关注。先后省文化厅网、省非遗办网、市文广新局网、

11、衢州市文广新局网、缙云政府网等 12 家媒体作了转载,引起社会共鸣XX 年 11 月 5 日,县主管局、县文联、县戏剧联合总会在缙云壶镇处剧发源地姓汪村,联合举办“中国处剧振兴会”成立大会,市文联书记刘程远、浙大胡葛福专家、市老文化局长潜友良、县人大副主任胡巧良、县政协副主席吕楚金、县宣传部副部长潜春红、县文广新局局长施碧清、县文联主席夏会革、县老促会会长沈庆凡、壶镇镇党委书记郑伟坚、壶镇镇人大主任朱汉忠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同时召开中国处剧振兴学术研讨会 ,县电视台记者李静蓉和县非遗办胡盛玮两同志分别作题为中国处剧振兴会成立 、 缙云县召开处剧振兴学术研讨会的报道;省文化厅网、省非遗办网、 浙江文化月刊 、衢州市文广新局网、丽水市文广新局网、市旅游局网、市信息港网、市群艺馆网、缙云政府网、缙云新闻网、丽水市电视台、缙云县电视台、 处州晚报 、 丽水日报等分别作转载报道。新晨范文网:处州晚报作处剧有千年历史缙云县有一群人想把它发扬光大的报道;丽水日报作缙云县积极开发保护处剧文化的报道;丽水日报瓯江特刊作处剧回家号角吹响的报道。缙云舒洪镇文化站长上官新友同志撰文剖析处剧的发展和演变 ,对处剧的肇发和沿革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原文发表于丽水 XX 绿谷文化论坛 。缙云处剧联合会情况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