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服务业发展计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452314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服务业发展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推进服务业发展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推进服务业发展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推进服务业发展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推进服务业发展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服务业发展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服务业发展计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服务业发展计划推进服务业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城市带承 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引领,坚持市场化、产业化、 社会化方向,以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以服务业 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创新发展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增 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全面拓展生产服务业,完善提升生活服务业;大力发 展城市服务业,积极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逐步构建布局 合理、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主要目标:XX 年,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总量迅速提升。力争到 XX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 产总值的比重比年提高 8 个百分点

2、,实现服务经济与工业 经济双轮驱动,相互促进。 结构明显优化。到 XX 年,生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 比重明显上升,形成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信息科技、文 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服务业结构。 就业快速增加。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上升,到 XX 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比年提高 16 个百分点。 布局基本合理。依托老城改造、新区建设、开发区建 设,形成一批产业集聚、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 业发展集聚区。 二、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大力 发展面向生产、面向民生的服务业,优先选择基础条件好、 发展潜力大、提升竞争力快、产业关联度高、带

3、动作用强 的服务业领域重点突破,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着力构建快速便捷、货畅其流 的集疏运支撑体系。积极推进现代物流基地建设,鼓励发 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形成连 接城乡、联动周边、辐射苏、融入全国的物流网络,打造 现代物流配送集散区。整合物流资源,统筹建设物流运输、 存储配送、公共信息三大平台,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 发展。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积极引进国内 外知名现代物流企业,扶持发展一批具有先进物流经营理 念的现代物流企业。加强与周边城市物流合作,加速融入 长三角大物流圈。 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包括: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马扬高速、宿

4、扬高速段,实施内 河河道疏浚工程,进一步完善白塔河码头功能,加快石油、 煤炭专用码头的搬迁和建设工作等。 物流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综合型物流园区,秦栏经 济开发区物流园区,粮食物流园区项目,益民低碳物流园 区,食品物流园项目,商贸物流中心工程,物流配送中心 工程等。 做大做强商贸服务业。结合城市功能定位,按照商业 网点规划要求,加快建设以城市中心区为主体的商务文化 区,积极引进国内外名牌商业企业,规划建设若干个集购 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和专业市场。 大力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坚持政府引导、规划先行、 市场运作的原则,按照特色定位和建设规划,定向招商引 店。积极发展连锁经营、

5、仓储式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运 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鼓励服 务业企业争创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品牌。 商贸服务业发展重点包括: 城市商圈核心区。以主城区市民广场片区为核心、以 新时代超市、苏果超市、华联超市片区为支撑的四周约 3 平方公里的区域,确定为城市商圈规划范围,作为集中发 展以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核心区域。在新河大桥南桥头 附近片区着力打造天发商业中心,将其培育成为集购物消 费、文化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商务办公为一体,具有较 强聚集辐射能力的城市商圈核心区。 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和提升千秋步行街。打造美食一 条街。 专业特色市场。加快南城河市场、千秋乐市场等农产

6、 品市场升级改造,实施万家福菜市场搬迁,建设西城区农 贸市场、南市区菜市场、金属材料交易市场、汽贸城专业 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天润城等专业市场。 大型购物中心。在建设天发商业购物中心的基础上, 在南市区、东市区适当区域规划建设大型购物中心。 大力发展旅游业。坚持“大市场、大旅游、大发展” 定位,积极引进高端型、实力型旅游置业集团。加快实施 “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抓紧编制全市旅游发展总体 规划,积极引导我市旅游业向休闲度假型发展。利用我市 临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鼓励 倡导发展休闲度假型旅游,大力发展娱乐业、餐饮业、加 快高星级宾馆建设,大力发展和完善休闲度假设施,全

7、面 发展农家乐、渔家乐旅游项目,重点打造五大旅游景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招引一批 能达到 3A 级以上规模和质量的景区开发项目。 旅游业发展重点包括: 休闲度假基地。公园生态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度假 区、旅游度假区基地、生态休闲度假区、生态休闲度假区 等。 旅游业重大项目。深度开发八分校旧址旅游区,公园 生态旅游度假区,清代名人墓葬、汉墓出土文物旅游,孝 文化及民营经济园区,护国寺等佛教文化旅游,农家乐旅 游项目等。 城市广场公园。建设市民广场、主题公园、湿地公园、 公园等项目。 星级酒店宾馆。加快市区新世纪大酒店、嘉福大厦、 驰宇尚都、假日大酒店等三星级以上酒店宾馆

8、和秦栏星级 酒店的建设。 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快金融开放步伐,吸引股份 制银行等境内外金融机构和证券、信托、保险、风险投资 企业入驻,逐步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 构共同发展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推进金融 服务创新,鼓励担保、融资租赁业发展,鼓励发展面向中 小企业的多层次融资业务,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加快 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 公司和村镇银行,培育发展资本市场,强力推进企业上市。 -XX 年,新增小额贷款公司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 10 家 以上。 培育壮大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围绕“数字”建设,加 快完善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等基础网络设

9、施, 创造条件探索三网融合,促进社会服务信息化。健全电子 政务网络平台,实现公共服务电子化、行政管理网络化、 政府办公自动化。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试点,与阿里巴巴等 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设面向企业的行业性电子商务平 台和面向社会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 全省信息化示范企业。稳步推进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 积极开展技术开发与转移、科技信息及咨询、知识产权保 护、技术交易等科技服务,加快科技孵化平台、科技成果 转化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XX 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8%以上。 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优化房地产供应结构,促进房地 产健康有序发展。培育品牌企业,提

10、升房地产业整体发展 水平。着力推进老城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建设一批安置 房、廉租房。稳步增加普通商品住宅供给,提升商业地产 规划建设档次,建设一批居住区、商贸区、休闲区精品工 程。积极促进高层建筑发展,提升城市品味。大力推进生 态节能住宅建设。加快工业标准厂房建设。规范房地产交 易、中介、物业管理服务,扩大住房消费需求。 -XX 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20%以上。 不断提升中介服务业。推动中介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 拓展提升律师、公证、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积极培育项 目策划、财务顾问、兼并重组等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规 范发展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检测等经济鉴证类服务, 扶持发展工程咨询、管

11、理咨询、市场调查等咨询服务。 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 介服务企业,加快发展具备涉外高端服务功能的中介服务 机构。规范中介服务企业的执业行为,提高中介服务企业 的竞争能力和服务质量,使中介服务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 重要促进力量。 大力发展教育、文化等服务事业。依托职业教育中心, 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业,规划建设职业技师学院,打造面向 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图书馆、档案馆、城市展览馆、 文化中心、大剧院、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广电中心、体育 活动中心、图书发行大厦等文化体育设施。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制定文化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广告、演艺、娱 乐等产业。积极发展医疗、康复、保健等多

12、层次医疗服务 业和赛事表演、健身娱乐、体育培训等体育产业。加强与 国内外行业协会、会展机构的合作,申办和举办国际性和 全国性的文化体育活动赛事。 积极拓展社区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拓展服务 领域,增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 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服务、 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改造提升中心农贸市场,支 持商业示范社区建设标准化菜市场。整合各类服务资源, 为居民提供安全便利的多元化家政服务,面向失业人员的 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面向社区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与福 利服务。积极探索社区服务运作模式,提高社区服务标准 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水平。 大力发展农村服

13、务业。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 产后服务,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农村 现代流通体系,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规划建 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全面推进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 流通、农村生活消费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现代流通网 络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支持体系。加 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 化和产业化。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连接 国内外市场、覆盖生产和消费的信息网络。积极发展农村 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生产、流 通中的服务作用。 XX 年,以苏果、天正、华易超市等为龙头,再建 300 家农家店,使之遍布全市每

14、一个村。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激励政策 市场准入政策。 1、坚持“非禁即入” 。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入的 服务业领域,全部向外资、社会资本开放,并实行内外资、 内外地企业同等待遇。各类投资者均可以独资、合资、合 作等方式进入。 2、放宽企业登记注册条件。工商管理部门对一般性服 务业企业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除法律、行政法规和依 法设立的行政许可另有规定外,一律降低到 3 万元人民币; 对创新性、示范性强的服务企业,在营业场所、投资人资 格、业务范围等方面还可适当放宽条件。 3、简化连锁企业证照办理手续。除药品、食品、互联 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危险化学品经营实行 “一店一证”外,文化

15、、新闻等管理部门的行政许可,均 由连锁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各分支机构无需单独申报,管 理部门可在其批准的许可证上标明许可的行政区域范围。 4、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从事设计、咨询、中介等 不影响公共利益、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的企业及个体工商 户,其申请者已取得合法产权或使用权的住宅,经社区物 业管理机构出具同意其从事经营的证明,可作为经营场所 办理登记手续。 用地扶持政策。 1、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科学合理确定服务业用地比例。 对服务业功能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尤其要为现代服务 业预留发展空间。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 划、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服务业项目,优先安排土 地利用计划,优先办

16、理供地手续。 2、对符合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新建物流、研发、工 业设计、总部经济研发等生产服务业项目,凡建成后产 权非分割出售和非分割出租的,可比照工业用地政策执行。 3、新建或扩建非营利性的公益设施用地,凡建成后非 分割出售、非分割出租的,经批准且公示无异议后,可按 规定程序协议出让或划拨方式供应。划拨土地未经市政府 批准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财政扶持政策。 加大财政资金对服务业各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支持力度, 市财政安排 500 万元以上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并根据基 金使用情况和财力的增长情况逐年予以充实。服务业引导 基金采取贴补、贴息以及对国家、省有关扶持资金配套等 方式对服务业重点企业进行扶持,并由市发改委会同财政 局研究制定具体管理使用办法。对在全市服务业发展中带 动和示范作用强,能够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经济和 社会效益显著的服务业重点项目进行政策扶持时,原则上 实行一事一议。 完善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价格管理部门要进一步 规范和完善服务价格政策,优化服务业发展的价格环境。 对用电容量 100 千伏安以上的商业零售企业,暂缓实行峰 谷分时电价。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