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管理史第九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420110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管理史第九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第九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第九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第九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第九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管理史第九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管理史第九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教育管理史,主讲教师:王建军 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第九讲 中国近代教育方针的演变,清末教育宗旨的颁布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宗旨 袁世凯政府的教育宗旨 1922年学制的七项标准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旨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宗旨,一、清末教育宗旨的颁布,1历史背景,2教育宗旨内容,一、清末教育宗旨的颁布,3评价,一、清末教育宗旨的颁布,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宗旨,1. 宗旨,蔡元培:“君主时代之教育方针,不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用一个人主义或用一部分人主义,利用一种方法,驱使受教育者迁就他之主义。国民教育方针,应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 始能具如何

2、能力。” 1912 年9月,“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 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2. 评价,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宗旨,删除了“忠君”、“尊孔”、“尚公”等含有封建专制主义的内容 其出发点和归宿都聚焦在健全人格的养成上,从人的素质发展需要这一角度来确定国家教育方向 这种教育理念在中国的萌发,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进程。,三、袁世凯政府的教育宗旨,1915年1月,袁世凯在颁定教育要旨中以“矩矱本诸先民,智慧求诸世界”,“以忠孝节义植其基,于智识技能求其阙”为总原则,颁布了“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的教育宗旨。 清末教育宗旨的翻版,不仅其指导思想回

3、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轨道,而且其教育精神回到了“国家至上”的专制轨道。,四、1922年学制的七项标准,新文化运动以“个人价值”为突破口,展示了新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共和国民之教育,其应发挥人权平等之精神。”,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留各地方伸缩余地,五、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旨,1历史背景,“党化教育”政策出台,对新文化运动的教育改革持否定态度。1929年,国民党三大提出“矫正从前教育上放任主义之失,而代之以国家教育之政策”。,为了整顿教育,国民党政权将教育发展纳入“以党治国”的轨道,纳入其“一个党、一个主义、一

4、个领袖”的统治框架之内。,整顿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努力推行中国传统的固有道德。,2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五、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旨,3评价,五、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旨,1934年,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大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六、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宗旨,1938年,边区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草案):“边区教育的宗旨是为争取抗战胜利,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培养有民族觉悟、有民主思想、有现代生活的知识技能,能担负抗战建国之任务的战士和建设者。”,六、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宗旨,第九讲结束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