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案鲁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392534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册《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案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上册《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案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上册《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案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上册《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案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册《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案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册《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案鲁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上册高一语文上册荷塘月色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第二课时教 案鲁教版案鲁教版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2、揣摩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二、分析讨论: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教师明确:2、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教师明确:3.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教师明确:4、探讨: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运用了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手法。写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

2、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波凝碧,流动很快,像闪电般;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明确: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比拟不仅使描画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还能起到化静为动的神奇作用。如“袅娜” “羞涩”两词可以让我们想象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媚态;又如“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一句,则有不见风,而风自空穴来的效果;再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一句,写

3、出了叶子和水互动含情脉脉,风姿绰约的情态。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的不同。本体-花香(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相似点:微风之馨香(时有时无,持续不断)一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细柔飘忽,婉转渺茫)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且奇趣无穷。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这就是运用了通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这种修辞手法主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通感也叫移觉。举例强化对通感的认识。如:突然是绿茸茸的草板,像一支

4、充满幽情的乐曲。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三、咀嚼品味语言解语言的需要咀嚼品味。所谓“咀嚼品味” ,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 “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2、.“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教师总结: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 ,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四、布置作业:以“校园的色彩”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