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导学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389758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对称 导学案导学案导学内容:教科书第 19-21 页,认识对称现象导学目标:.结合大量现实事例,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3.在现实生活中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的审美素养。4.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主获取知识的本领。导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导学难点:从内心里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正确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突破措施:教师的直观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再配以大量的课外练习。课前准备:学生

2、提前剪好教材附页中的图片(有条件的最好使用)导学案.教师展示几组生活中不对称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片有哪些地方不好,为引入对称作准备。2.展示教材 19 页民俗节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看能发现什么?初步了解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方法先小组讨论,汇报只靠观察得出的结论,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折折看,再次汇报得出“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结论)3.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教师边演示边小结“如果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轴对称图形,我们折的过程中的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对称轴:折痕4.处理“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1)完成自主练习第 1 题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2)完成自主练习第 2 题学生先独立思考作出判断,而后教师组织学生演示,检验刚才的判断。完成自主练习第 3 题学生先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再用课前准备的图形用对折的方法验证。(4)完成自主练习第 4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而后让做得快的回答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进行剪纸。课堂小结:教师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课堂检测:.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对称的?(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的第 1 题,让学生判断)2.让两名学生到讲台前模仿自主练习第 2 题的动作,其他同学直观判断。3.剪下教材附页中的下列图形,折折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对称,认识了许许多多的轴对称图形,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课外拓展: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圆呢?折一折,画一画。板书设计:对称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对称轴:折痕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