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与政策-国家科技中心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8361724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与政策-国家科技中心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与政策-国家科技中心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与政策-国家科技中心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与政策-国家科技中心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与政策-国家科技中心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与政策-国家科技中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与政策-国家科技中心(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科技创新管理: 体系与政策,刘 琦 岩 科学技术部调研室,主要内容:,国家科技管理体制 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政策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运作机制 创新模式与政策支持,一、国家科技管理体制,1.1 科技(研发/创新)管理 科学、技术、研发、创新等几个概念的关联与区别创 新=从研发到产业化或科技产业化创新包涵非科技因素 科技(研发/创新)管理的开端与简史 加强科技(研发/创新)管理的意义,1.2 当代科技(研发/创新)管理的主题,四大挑战: 知识融合化 研发密集化 创新革命化 资源国际化,五大内容: 创新机会识别 知识能力获取 科技资源统筹 技术方案抉择 知识产权保护,1.3 中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中央政

2、治局,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发改委,财政部,自然科 学基金,农业、卫生、交通等,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大学,工信部,国企,国资委,院所、企业,科研院所,未来国家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中科院+大学 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合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军民融合、寓军于民 区域创新体系:各具特色、支撑区域发展 中介服务体系:市场化、社会化、网络化,国家创新体系,创 新 文 化 氛 围,国 家 创 新 基 础 设 施 平 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国防科技创新,区域科技创新,行业创新体系或网络,领域科技或行业创新体系或网络,1.4 国家

3、科技规划和计划体系,科技规划与计划的层面差异 规划纲要-五年规划-年度计划,1020年;方针、原则、主要目标和任务、重点发展领域、重大专项、重要政策和举措,小于5年;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主要发展领域、专项规划、重要政策和举措,1年;主要思路、具体目标和任务、重大专项阶段项目、计划分解项目、重要政策和举措,注意之处,规划是一种统筹权,主要以文本形式体现,可公开也可不公开; 计划操作者对计划有解释权、分解权、裁量权和配置权; 计划体系是赋权管理-亦即渠道管理;渠道决定了信息、机会和流程; 计划体系具有时间性、区域性、领域性和对象性;,范 例,深入贯彻: 中央精神、国家战略 全面落实:中长期科

4、技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科技专项规划,1.5 国家科技规划/计划主旨,国家科技规划/计划主要要求,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 面向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突出发展难点、科技前沿 突出社会和谐、重视民生 系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强调国内外科技资源的综合利用,规划目标: 提升五种能力 奠定三个基础,提升解决瓶颈制约的突破能力 提升主要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提升社会公益的科技服务能力 提升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 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 科技体制基础 科技条件基础 科技人才基础,1批重大专项: 16个专项 2类环境建设: 研发条件平台建设政策引导类计划 3大基本计划:

5、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基础研究计划 系列重大活动:科技奥运、振兴东北、 科技支疆等,1.6 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基本计划+重大专项+专项行动,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主体计划,政策引导计划,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科技支撑,平台建设,重大战略产品或工程(目标明确、阶段性明显),星火、火炬 技术创新 工程,重大专项,国家战略目标 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关键技术攻关或重大工程建设 实现跨越式发展 规划纲要的16个重大专项,重大专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

6、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基本计划国家持续稳定支持公共科技的基本形式,具有涉及领域广、需要长期支持等特点。,基本计划,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基础研究计划(含自然基金和973计划)条件平台建设专项政策引导类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982年设立)的基础上设立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性、全局性和紧迫性的问题 以产业技术升级和社会公益领域 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加大社会公益类技术支持力度,支撑计划的组织管理体制,支撑计划实行计划主管部门、项目组织单位、课题

7、承担单位、专家及科技服务机构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决策、咨询、实施、监督互相独立、互相制约的管理体制。,支撑计划中的“一把手工程”,管理方式发生改革 决策权、组织实施权交给地方、部门;科技部做统筹管理、服务 要求地方、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针对制约本地方、本部门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发展难题组织各方面科技力量协同研究、开发 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不单以技术水平为标准,问题迫切性决定了计划安排优先总性,863计划,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前沿性 主要落实规划纲要的前沿技术任务 统筹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集成应用,863计划的领域,电子信息通信 先进制造/光机电一体化 生物医药 新材料 新能源 海洋工程激光、核利用等

8、,基础研究计划(973+自然科学基金),落实规划纲要的基础研究任务 包括面向自由探索的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目标导向的973计划 突出原始性创新,条件平台建设专项,与规划纲要中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内容衔接 突出资源共享和整合,加强规划和统筹布局,重点建设六大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 科学数据 科技文献 自然科技资源 网络科技环境 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机制突出共享,加强制度建设 突出国家目标,加强统筹规划和系统设计 强化牵头部门(地方)的权利和责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多方资源 充分发挥专家顾问组的咨询作用,政策引导类计划,面向区域共性发展需要 明确政策导向 突出营造环境,创新实施机制,主要政策

9、引导类计划,星火计划(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火炬计划(含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 国际合作计划 国家新产品计划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创新方法研究等,以火炬计划为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火炬项目、火炬企业、火炬产业基地 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软件园、专业产业园等 科技与金融、风险投资、风险担保、技术产权交易、股权代办、高新区债券 技术转移、技术市场、生产力中心 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发展,具体专项行动,推进产业联盟行动 科技奥运 开发西部、振兴东北、中部崛起、长三角、滨海新区 富民强县、粮食丰产、小城镇建设示范 环境治理: 滇池、太湖、沙尘暴 创新型

10、城市试点、产业集群,具体专项行动,科技方法研究与应用 促进节能减排 企业重点实验室 科技世博 科技促进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 面向全民健康的科技行动 科学技术普及 等等,最近的行动和关注的重点,科技世博 十城千辆 金太阳 十城万盏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工程 现代服务业,气候变化专项 煤气化/生物质气化 物联网 深海、深地探测及海洋工程 种子工程 海水淡化,实施重大专项培育战略性产业,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大型飞机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重大新药创制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

11、病防治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大型先进压水堆与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37,加快组织实施科技重大/重点专项,把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任务,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系统推进,力争取得重大进展 着眼于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结合“十二五”规划制定,在清洁能源、深海探测、深地勘探等方面,选择有望实现突破的重大任务,调整充实科技重大专项,38,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生物种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和技术系统和产业体系 要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

12、核心引领作用,国家科技计划的基础支撑作用、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的载体(重点实施近30个重点科技产业化工程),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宽带中国工程 高性能集成电路工程 新型平板显示工程 物联网和云计算工程 信息惠民工程,蛋白质等生物药物和疫苗工程 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工程 生物育种工程 生物基材料,航空装备工程 空间基础设施工程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工程 海洋工程装备工程 智能制造装备工程,新能源集成应用工程,关键新材料升级换代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 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 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40,半导体照明 新型显

13、示 洁净煤高效转化 环保技术 绿色制造 蓝天工程 废弃物资源化 绿色建筑 国家宽带 数字媒体内容,科技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专项,中国云 智能制造 高速列车 现代生物制造 生物农药 服务机器人 医疗器械 科学仪器 数字媒体内容 海水淡化,电动汽车 智能电网 高效太阳能 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源 高性能纤维 稀土材料 生物基材料 种业科技 农业装备产业,1.7 科技管理工作,科技决策和部署 科技规划/计划编制 预算管理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科技政策和法规制定(含制度设计),科技统计和测度 科技评估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管理 科技奖励 科技国际合作 管理队伍建设 等等,二、国家自主创新政策体系,

14、税收政策 金融政策 贸易政策 政府采购 人才教育 科技奖励 知识产权 条件保障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等等,国家自主创新政策体系,2006年国务院组织制定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形成了包括税收、金融、贸易、政府采购、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等10个方面、60条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这是我国在促进创新方面第一个系统、全面的政策体系,其最突出的特色是把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作为政策的着力点,约2/3的条款涉及企业自主创新。已出台近80个政策细则。,国家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在税收政策上:允许企业按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加大对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收激

15、励。,国家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在金融政策上:提出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开展科技金融深度合作,国家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在技术引进政策上: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依托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积极推进重大装备的自主研究开发与制造;定期发布禁止和限制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业技术目录,防止盲目重复引进。,国家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在政府采购政策上: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以及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改进政府采购评审办法,对自主创新产品给予优先待遇。,国家自主创

16、新政策体系,在知识产权政策上: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为知识产权的产生与转移提供法律保障;重视掌握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支持以我为主形成重大技术标准。,主要政策:,支撑、863、973等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或使用办法; 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经费管理若干意见 中央级民口科技计划经费绩效考评办法 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纳税人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捐赠有关所得税政策,主要政策:,科技开发用品、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 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 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关政策 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税收政策 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意见-有关税收政策(十六个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主要政策:,商业银行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 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政策性金融政策实施细则 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 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特别融资账户实施细则 国家开发银行高新技术领域软贷款实施细则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