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郭晓鸣推进乡村振兴应当防范七大问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351233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磅郭晓鸣推进乡村振兴应当防范七大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磅郭晓鸣推进乡村振兴应当防范七大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磅郭晓鸣推进乡村振兴应当防范七大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磅郭晓鸣推进乡村振兴应当防范七大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磅郭晓鸣推进乡村振兴应当防范七大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磅郭晓鸣推进乡村振兴应当防范七大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磅郭晓鸣推进乡村振兴应当防范七大问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磅郭晓鸣推进乡村振兴应当防范七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和乡村发展面临新挑战背景下的重大战略举措。从根本上看,乡村振兴必须选择新思路,拓展新路径,实现新突破。但己有的调查显示,尽管各个地方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表现出极强的机遇意识和紧迫感,而且响应及时、动作快捷、强力推进,但主要由于认识偏差和体制制约,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苗头性问题,需要有预见性的加以防范,概括起来,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特别需要高度重视和有预见性地加以防范和应对。第一,防止行政化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协调、战略引导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在这

2、些重要领域,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政府的作用边界不是无所不能的,政府不能凭借所掌控资源的优势和垄断权力通过层层下指标、行政命令式方式强行推进乡村振兴,不能以损害乡村发展中的市场机制和要素配置市场化为代价来推进乡村振兴。一些地方把乡村振兴变成了政府强力推动的行政行为,这蕴藏着极大的潜在风险,即使一时轰轰烈烈的乡村振兴带来的可能是长远后遗症。当前,原有体制惯性以不同方式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际进程,是最需要警惕的方面,要特别防止单纯使用行政手段对乡村振兴下指标、定任务,求多求快,求大求全,超越现实基础,不充分考虑区域差距和差异的现实约束,人为追求提档加速,弯道超车。或者简单化地采用熟悉的

3、老思路和旧方法,统一要求、统一模式,一刀切推进,放弃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不惜以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方式收回已经下放的各种权力,重新集中掌控各类资源,通过强化行政干预能力来快速实现政绩化的乡村振兴。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过度行政化推进乡村振兴,既难以避免大量浪费政府资源,又容易在农民群众中造成改革回潮的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因强行干预而引发不应有的潜在社会矛盾。第二,防止超水平推进推进乡村振兴是抑制进而逆转乡村衰退趋势的重大战略举措,需要对原有的乡村发展模式和路径进行有效矫正。但是,推进乡村振兴又是一项面临艰巨复杂任务的长期战略,必须基于现实基础和外部条件循序推进,既不能简单化地追求短期速效,也不能超

4、越现实可能盲目大干快上,一味追求发展目标的“高大上”。一些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不仅好高鹜远地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任务难以完成, “半年大变化,一年大见效”的高要求更是脱离其现实基础。而且更严重的是,为了完成不可企及的目标,一些地方设计了不惜通过“3P”模式、银行融资等方式大规模举债的实现路径。由此可能带来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是大幅度加剧政府的债务负担,诱发全面性财政收支危机,从根本上削弱地方政府的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助长不计成本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的行为偏向,从而造成高水平乡村振兴试点无法避免华而不实和缺乏复制推广性的现实困境。一些地方乡村振兴试点中超水平打造的“亮点”,虽然与国内发达地区甚至发达国家相比

5、也毫不逊色,但大量集中资源的吃偏饭的建设方式,决定了其只能在局部地区塑造吸引眼球的典型,难以实现以点带面,不能按同一标准推进全域范围的乡村振兴。第三,防止高标准攀比推进乡村振兴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责任,在区域竞争加剧条件下其具有较强推进动力和激情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而且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有利于取长补短和相互促进。但是,从目前己有的实际情况看,很多地方政府在政绩考核指挥棒导向之下,乡村振兴推进中过度甚至超常关注周边区域的发展比较,不是注重深度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能基于现有的发展基础和短版制约选择现实可行的乡村振兴实现路径。相反,乡村振兴事实上转化为了区域之间“赛跑”的驱动器和新标杆,甚至演

6、化为周边区域或者同类型区域之间在招商引资“恶性竞争”之外的另一场乡村振兴规划和建设标准的“角逐赛”。实践中,这个县定位于西部领先,另一个县就锁定为国内一流,这个县要建设囯内示范区,另一个县就发展国际目的地,这个县是同济大学、清华大学规划,另一个县就是国际顶尖机构设计。虽然乡村振兴总体上还只是刚刚启动,但相互高标准攀比之风己经开始危险地生成和蔓延,比规模大,比投资多,比标准高,一个乡村振兴项目动不动就投资超百亿的比比皆是, “时光隧道”、“水底探险”、 “空中漫步”等好莱坞式的光怪陆离的超大型娱乐项目争相挤进乡村振兴项目库,咖啡屋、小酒馆、异域庄园和城堡也一窝蜂地拥入乡村。这种不计成本、不惜代价

7、的高标准盲目攀比,不仅造成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使厚重的乡村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情感价值遭受冲击,乡村振兴因此走偏或迷失方向,进而失去乡村特色,蜕变为丧失吸引城市人口独有特质的异化过程。第四,防止同构化加剧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如果产业不发展,收入不增长,其他住房、环境、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即便有显著改善,乡村振兴也难以持续。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进行产业选择,是一个极其重要并且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在产业选择上存在两个方面的倾向性问题,一是过度追求规模偏好,为了追求快速见效,不顾资源约束特别是市场需求约束,一规划就是 10 万亩、20 万亩以上甚至更大规模的

8、单一产品的生产基地,并且一味追求集中连片,要求形成大规模化的农业景观效应。这种只在种植环节盲目扩大规模而不是在全产业链上着力的方式,无疑将严重冲击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的寻优推进及错位发展战略,与需求多元化背景下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不相吻合,结果可能是新一轮产业同构化矛盾以更快速度和更大规模爆发,引发范围更广和影响更大的市场风险。二是过度发展乡村旅游。虽然产业融合条件下的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但并非所有地方都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现在的现实情况是乡村旅游热、康养热、民宿热等遍及所有区域,特别是村庄改造提升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要布局旅游、康养、民宿等项目,而且只是静态地以已经成功的项

9、目来测算收益,完全不考虑竞争加剧条件下市场需求的限制性约束。在不同区域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乡村旅游同构化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由于农民以不同方式参与其中的投资大、期望高,其未来潜在的巨大市场风险一旦引爆,带来的将不仅是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而且必然还会诱发事关农村稳定的影响更大的社会性风险。因此,基于我国农业资源种类丰富,布局分散,差异明显,以及人多地少的基本现实,乡村振兴中产业选择总体上应当坚持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主的寻优推进的产业选择基准,并且高度重视适度规模引领,不过度追求高成本的连片集中,主要以“小群体”、 “小集中”加“强服务”的方式实现“大规模”,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乡

10、村旅游的发展,则尤其需要强化区域性规划约束,在注重突出地域特色和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发展规模和空间结构的布局、时序及节奏的宏观控制,确保其在乡村振兴中能够稳健有序发展,真正成长为具有稳定带动性和辐射力的新的产业支撑。第五,防止挤出小农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经济是支撑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农民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村振兴是一个开放性的发展过程,既不能主要依靠乡村内部的有限的自积累加以推进,也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予以支撑,吸引城市社会资本进入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选择。大量实践也证明,合理引人城市资本进入乡村发展领域具有难

11、以估量的巨大资源激活效应。但是,城市资本的进入应当是有门槛和受管控的,一些地方为了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加快乡村振兴进程,无条件和无限制的引入城市资本,并且给予高额补贴和高强度的其他政策扶持,不仅导致最重要的利益主体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被严重边缘化,甚至被无情挤出,致使农村稀缺的土地和生态资源再次被低价剥夺,如果这样,乡村振兴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必然会受到严峻挑战。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充分预见小农结构性分化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因势利导地加以引导和促进,又要防止以非正常方式挤出小农,以发展现代农业之名行消灭小农之实。基于我小农数量众多的现实,充分注重保护小农的基本权利,以更精准有效的扶持政策

12、促进小农提高效率和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应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基点和底线。第六,防止二元化加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破解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在实现由城对乡的带动发展转为城与乡的共同发展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而且必须同步改善乡村内部不同区域之间事实上同样尖锐的二元结构矛盾,通过持续的全域发力,逐步均衡地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目前各地正处于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的重要时期,虽然通过试点探索经验进而循序推进符合发展规律,但问题在于一些地方乡村振兴试点表现出了过强的优中选优的特征,并不是根据不同地区乡村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村庄的特征开展

13、分类试点试验,以积累不同经验,推广不同区域,解决不同问题。而是主要选择区位优势显著,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己有良好基础的区域进行择优试点。相反,交通不便,产业萎缩,空心化严重的衰退重心区一般很难进入试点选择范围,乡村振兴实际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选择性振兴的偏向。尽管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但这绝非意味着只能选易避难,只能置急待抑制的区域性衰退矛盾加重的现实于不顾,单纯重视锦上添花,严重忽视雪中送炭。历史经验表明,动用大量资源要素在基础条件优越的区位进行试点,往往制造出的都是缺乏内在生命力的人工盆景,基本不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这种更多表现为政绩工程的选择

14、性试点方式不仅投资规模巨大,因投入产出比很低而缺乏实际投资效率。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种试点需要大量挤占有限资源,其他区位条件不好的重点衰退区缺乏发展要素支持的矛盾将难以缓解,发展滞后的现状也难以改变,结果必然是背离乡村振兴需要重点解决短版制约和缓解主要衰退区发展停滞矛盾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乡村内部发达和不发达区域间的二元结构,因政策重心选择偏差而难以缩小甚至可能进一步扩大,由此加重乡村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难度和障碍。因此,乡村振兴必须坚持整体观和全局观,试点选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和不同条件的代表性,必须多层面、多类型、多维度进行试点,探索多元化、多模式的乡村振兴之路,以确保乡村振兴试点

15、有效果,经验可复制,全域可推进。第七,防止静态性谋划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在准确测量乡村衰退程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编制并实施乡村振兴规划。但需要强调的是,在城市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乡村人口的减量化和居住方式的集中化将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符合乡村发展的内在演进规律。正因如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对符合客观规律的乡村地域空间发展方向和人口规模的动态变化趋势给予科学判断,合理把握当前条件下村庄演变的规律性趋势。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却是简单化地确定乡村振兴目标任务,不论是村庄空间布点,还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供给,或者笼而统之地以现有户籍人口数量为依据加以规划,未

16、能充分考虑其实际居住人口数量已经大为减少的现实。或者即便考虑了现有人口流岀因素,但仍然不能在对未来人口的区域变动做出有科学依据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谋划。总体上,固化和静态的乡村振兴规划方式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基本的前瞻性视野,其可能产生的风险是一些新村建设项目因超需求供给而导致供过于求,形成有限资源的较大损失。也可能是对一些中心特色小镇的规模扩张缺乏预见性把握,只是按既有规模配套建设项目,结果同样可能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严重供不应求而发展受阻。因此,推进乡村振兴是不可能无所不包地覆盖所有村落的,在乡村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中,由于交通、产业和居住便捷度等因素的不同影响,村庄的结构性分化过程将持续发展,有的有条件逐步走向兴盛,有的却难以逃脱衰落消亡的命运。这就意味着着乡村振兴的空间布局是应当是一个有取有舍的择优优化的过程,必须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特别是在村庄整治中不能追求不合理的所有村落的全部覆盖,要强调有发展预见的统筹谋划,分步推进,精准发力。对于尚未明确或条件不成熟的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可以选择预留发展空间,待条件成熟后循序加以推进。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