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考试串讲-综合能力(初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323268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7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工考试串讲-综合能力(初级)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社工考试串讲-综合能力(初级)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社工考试串讲-综合能力(初级)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社工考试串讲-综合能力(初级)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社工考试串讲-综合能力(初级)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工考试串讲-综合能力(初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工考试串讲-综合能力(初级)(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题型,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 选择题 单项选择:60个,1分个 多项选择:20个,2分个(有2-4个正确答案。错选不得分;少选每个选项得0.5分)社会工作实务 :同上,专业助人 助人自助,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什么是社会工作(重点掌握概念) 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社会工作的特点(掌握标题、了解内容) 职业助人活动:非营利、利他、针对困难群体 注重专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增进福利责任;追求社会公正和进步理想;尊重、平等主张。 强调专业方法:个

2、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 注重实践:采取行动,不同于其他理论性社会科学 双方合作: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工作 多方协同:机构内、外多方资源的协调、合作及共同努力,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社会工作的目标 服务对象层面:解救危难(保护救助,维护基本生存);缓解困难(助人自助,恢复社会功能);促进发展(挖掘潜力,增强社会功能)。 社会层面: 解决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社会性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社会工作的功能 功能的类型(非重点):正功能与负功能。 对服务对象的功能:(把握标题)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对社会的功能:(把握标题)维持社会秩序(间接社会管理功能);促进

3、社会和谐(建设相互关怀的社会)。,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社会工作的对象(直接接受服务和帮助的个人或群体) 基本对象:由于生理或心理原因难以自理,需要他人帮助;依靠个人力量无法抵御社会和自然风险而陷入生活危机。 扩大对象:社会公众(社会问题、公共危机);社区(社区组织、社区发展)。 社会工作的要素(重点) 服务对象: 个人、家庭、群体、社区 主动性的、潜在性的 社会工作者:助人行动的主体;引导助人过程的进行。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利他主义 专业助人方法 助人活动,第四节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儿童及青少年服务 老人社会服务 妇女社会服务 康复服务 社会救助 就业服务 心理健康服务 家庭服务

4、 医疗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 矫治服务 城乡社区发展 军队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涵义: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原则与理念。(价值观是灵魂,方法是和核心。) 基本价值观: -服务大众 -践行社会公正 -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 -注重服务中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性 -待人真诚和守信 -注重内力培养和再学习 操作原则: -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不歧视) -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 -注重个别化原则 (个案) -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 -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第二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社会工作实践中伦理决定时两个必须考虑的核心价值: 尊重受助者的尊

5、严和独特性 努力促成受助者自我决定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保密人情与法制价值中立社工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自我决定,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人类行为,一、人类需要 1、需要的含义:需要反映了人的机体在某一方面的不足与缺乏 2、需要的层次:(重点掌握) 马斯洛: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 要,内驱力,动 机,行为,环境,阿尔弗雷德(ERG)理论 存在需要:关系到机体生存 关系需要: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通过社会交往满足 成长需要:个人自我发展和完善,通过开拓个人潜力和才能获得满足 ERG特点:1)不强调需要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只在一定时间内对

6、行为产生影响;2)较高层次的需要受挫会使个体退而求其次;3)某种需要在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可能不会减弱,可能会增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带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ERG理论则偏重于带有特殊性的个体差异。- 莫瑞:第一需要(生理性需要);第二需要(心因性需要)。3、人类需要的类型 根据起源划分: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 根据对象划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根据迫切程度划分:间接需要和直接需要,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1、人类行为的含义: 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 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人类行为的类型 A.本能行为习得行为(行为起源) B.亲社会行

7、为反社会行为(行为作用) C.正常行为与偏差行为(行为价值判断) 内省经验(个体主观体验): 统计学标准:大多数人认为是正常的 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个人行为符合社会规范 行为适应标准: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3、人类行为的特点: 适应性:适应环境并不断改善环境 多样性:人类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外显内隐, 遗传后天 动态性:受到自身和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变化 指向性:有原因,非盲目的 可控性:受个体有意识的控制和调节,可通过学习获得和改变 发展性: 是不断的发展过程4、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生物因素影响人的成长,是人的行为的物质基础,生物因素影响心理因素。通过遗传影响人类行为发展。-心理因

8、素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社会因素对社会的适应,对生存环境的影响。,第二节 社会环境,一、社会环境的含义与特点 社会环境的含义:是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 社会环境的特点 多样性:生物、心理、生存环境 复杂性:各子系统的影响相互交织 定性:相对稳定性 变化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二、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家庭、朋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社区、文化、大众传媒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间的关系 人类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影响人类行为 人类行为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力量不对等,第三节 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

9、征,婴幼儿阶段(03) 生理发展:脑的发育最早;动作发展迅速;独立行走;手的操作能力发展 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感知运动发展阶段;情绪发展;语言的发展 社会性发展:游戏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意识出现阶段 学龄前阶段(36岁) 生理发展:智能迅速增长;脑重量接近成人;大肌肉发育逐渐成熟,能控制自己的身体;肌肉与手眼逐渐协调 心理发展:语言发展迅速,促进思维发展;认知发展到前运算阶段 社会性发展:学会区分他人和自我;建立性别角色判断标准;道德发展;社会交往对象父母、同伴、老师,学龄期阶段(612岁) 生理发展:各方面技能发展;掌握完整动作;熟练程度和协调程度提高 心理发展: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认知

10、发展阶段属于皮亚杰的能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社会性发展:社会适应性增强,自我意识更符合实际;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 青少年阶段(1218) “成长期” “混沌期” “危险期” 生理发展:生理机能逐步加强;性发展成熟,出现第二性征,具生育能力 心理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情绪发展的两极性;性意识的发展 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发展,寻求自我身份;道德观;社会交往,青年阶段(1835)=青春后期 生理发展:生理发展成熟,进入稳定状态;22-35生理发展的“黄金时期” 心理发展:人生最佳时期;心理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阶段;机械记忆能力、思维敏捷性有所下降;心智活动效率达到最高水平,能力发展 社会发展:成熟稳

11、定的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发展成熟的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 中年阶段(3560岁) 生理发展:生理机能不断变化;更年期综合症(女50岁左右;男晚5-10年) 心理发展:熟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解决问题更加智慧 社会性发展:情感趋于深沉稳定,性格完全定型,意志成熟;婚姻中责任超越情感,婚姻更加务实;事业成败的关键期。人生的巅峰状态,老年阶段(60死亡) 生理发展: 各项生理功能发生较大退化 记忆力下降 各种老年疾病开始出现 心理发展: 认知成熟稳定的一面 认知衰退的一面 社会性发展:角色变化,失落-抗拒-封闭-社会地位下降,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个案工作的本质 含义 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

12、技巧 通过一连串的专业工作 帮助遭遇困难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周围的资源 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实现对人的尊重和肯定的过程,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 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人在环境中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推动人的发展 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问题与感受到的来自过去、现在以及外部环境的理性处理三个方面的压力有关 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人际交流的状况是保证有效沟通的基础 人际交流的状况是健康人格的形成基础 对人价值的假设: 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潜能的,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实施程序 研究阶段: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诊断阶段

13、: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包括: -心理动态诊断:对案主的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估 -缘由诊断:对案主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 -分类诊断:对案主问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 治疗阶段: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服务技巧,二、危机介入模式 1、危机定义:正常生活受到意外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状态 2、危机分类:成长危机、情境危机 3、危机发展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恢复 4、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5、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

14、问题 快速做出危险性判断 有效稳定服务对象情绪 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三、行为治疗模式 1、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 2、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放松练习:舒缓生理和心理紧张 系统脱敏:对某物感到害怕、恐惧不敢接近,焦虑对象按低到高排列 满灌疗法(快速脱敏法):最严重的紧张中 厌恶疗法:放弃不适应行为 模仿:模仿的示范和模仿练习。 3、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注重服务对象行为的评估 关注服务对象行为的修正 侧重修正行为效果的评估,四、人本治疗模式 1、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人的本质是好的 自我概念: 对自己、对

15、自己与他人关系、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 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2、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有效的辅导方式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成为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人。 3、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创作和谐、信任、宽松的辅导环境 强调个案辅导关系: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 关注个案辅导过程:进行沟通交流,第二节 个案工作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一、接案或转介 了解求助对象的求助愿望 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对象成为服务对象 明确要求 /转介转介:对象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范围或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外 初步

16、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 二、收集资料 收集服务对象有关资料: 个人情况:生理、心理、社会 所处环境:家庭、同辈、社区、工作环境 个人与环境的互动 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 服务对象的问题 问题产生的原因 服务对象曾作出的努力,三、制定计划 内容: 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职业 服务对象希望解决的问题: 工作计划的目标: 服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服务开展的期限: 联系方式:直接见面和不直接见面 制定一个完备的服务工作计划,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 准确分析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 明确服务工作的目标、阶段、方法 熟悉服务机构提供的具体服务 清晰认识工作者具备的能力 了解服务对象拥有的资源,四、签订协议(书面或口头) 服务目标 服务的内容和方法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服务的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 双方签字 五、开展服务 使能者:潜在能力,优势视角 联系人:帮助服务对象与拥有资源的服务机构联系 教育者:学习新知识、新方法、调整原来的行为方式 倡导者:实行必要的改革、争取合理资源和服务 治疗者:消除减轻服务对象的困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