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保健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8322113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季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保健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冬季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保健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冬季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保健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冬季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保健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冬季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保健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冬季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保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保健(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冬季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保健,第一部分,冬季幼儿常见病,一、病毒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流感的类型,典型流感:急起畏寒高热,乏力,头痛,咽痛,有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可见充血,肺部闻干罗音。肺炎型流感:胃肠型和中毒型流感:胃肠型流感除呼吸道症状外主要以腹泻、呕吐为特征,治 疗 与 预 防,治疗 :,无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多喝水、多休息,使体力尽快复原,以对抗病毒。,预防,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勤洗手。2、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预 防,3、每天开窗通风数次;4、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5、接种流感疫

2、苗是目前为止预防流感行之有效的方法。,疱 疹 性 口 腔 炎,疱疹性口腔炎,由疱疹性病毒引起,在齿龈、颊黏膜、舌及上腭、咽部出现小疱疹,疱疹溃破后成为溃疡,上有淡黄色的分泌物覆盖,旁边有一圈红晕。因口腔溃疡引起剧烈疼痛,小儿常常会拒食。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加重小儿流口水现象。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所致。出生时可经产道感染而疱疹性口腔炎。本病多见于婴幼儿。,疱疹性口腔炎,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细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和导致口炎的发生。病毒及真菌感染所致

3、的口炎多见于13岁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疱疹性口腔炎起病时发热可达3840,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约2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累及软腭、舌和咽部。由于疼痛剧烈,患儿可表现拒食、流涎、烦躁,所属淋巴结肿大。,引起这些常见病的 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原因之一:睡眠过少如果儿童没有充足的睡眠,胞壁酸分泌少了,免疫机能也会随之降低。原因之二:吃得过多吃得过多就爱生病。尤其是晚上,吃过饭没多久就睡觉,未消化的食物可产生内热,导致胃肠功能失调,抵抗力降低。

4、,原因,原因之三:穿得过多有些父母认为天气冷,孩子又小,要给他们多加衣服才对。原因之四:运动过少运动量过少,不仅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抵抗寒冷的能力也会降低。每天要保证有两三个小时的室外活动时间,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的时间段在室外,在室外活动时,不必捂得过严,可露出脸、手,让阳光直接照在皮肤上,有利于体内钙质吸收。人体内维生素B2摄入不足,这些因素都会引起感染发炎及口角糜烂。,冬季常见病的预防,预防,(1)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幼儿计划免疫。(2)按常规进行室内紫外线消毒和食具、玩具、教具消毒,对患病的幼儿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重者应尽快送医院诊治或隔离观察,防止流行病的扩散。(3)注意保持幼儿寝室

5、活动场所良好的环境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特别是长时间生活在门窗紧闭、有暖气和空调环境下的孩子,空气不流通,不利于小儿的健康。在有空调的环境中,应视情况调节室内的湿度。,预防,(4)冬季幼儿也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5)合理穿衣,随时增减,防止受凉。同时应随气候变化而增减(6)冬季天气寒冷,幼儿需要的能量和热量也相应增加,因此应增加些能量高,热性的食物。如肉类、鱼类、家禽类、乳类、豆类等等。此外补充红枣、红豆等健脾补血的食物。,预防,(7)冬季还要保证幼儿的饮水量。幼儿代谢旺盛,需水量大,每节课后都应组织幼儿喝水,个别特异性体质的幼儿还要视情况增加饮水的次数。,第二部分,冬季常见传染病,一、

6、水痘 二、手足口病,水 痘,水痘,*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喷嚏、咳嗽飞沬传播,也可由于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衣服、用具等而得病。*人群普遍具有易感性,但以4岁以内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病后获得持久免疫,可发生带状疱疹。,水痘流行特征,流行特征:冬春季多见。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依红斑、丘疹、水泡、脓泡之变化顺序发疹,多集中分布于躯干,随后续向头及肩部蔓延,最后是四肢,最后均将结痂,此时就没有传染性。,水痘的治疗,水痘的治疗:无须特殊治疗,要给病儿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受凉感冒,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

7、生。要经常通风,剪短指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前 言,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 A16 型(Cox A16) 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 71)最常见。,前 言,流 行 病 学,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

8、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传染源,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传播途径,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

9、,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 5%。 据国外观察报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 我国天津市1983年流行后,散发病例不断,1986年再次发生流行,而且两次均为Cox Al6引起。,易感人群,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流行方式,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

10、感染的共同特征。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潜伏期一般37 d,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发病前12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

11、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d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和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临床表现,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EV 71较Cox Al6所致手足口病有更多机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其症状呈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尔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2岁以内患儿。,合并症,合并症,病毒性心肌炎 手足口病可引起心脏损害,轻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

12、,重者可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合并症,无菌性脑膜炎,合并症,脑炎 根据神经系统受累的程度将脑干脑炎分为三级:I级表现为肌震颤和共济失调,5%的儿童留下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II级表现为肌震颤和颅神经受累,导致20%的儿童留下后遗症;III级表现为心肺功能迅速衰竭,80%的儿童死亡,成活者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诊断要点,(一)本病主要诊断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诊断要点,治 疗

13、,(一)单纯手足口病治疗 1、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适当休息,清淡饮食 3、对症治疗 4、病因治疗:病毒唑 5、中医中药,治疗,(二)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 1、控制颅内高压 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3、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安定、鲁米那钠、水合氯醛等) 4、病因治疗:如利巴韦林。,治疗,5、可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6、在维持正常循环的情况下,适当限制液体。7、营养神经治疗:VitB12、VitB1等。 8、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注意严重并发症。,治疗,预防控制原则,预防,(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三)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预防,(四)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五)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六) 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病房,严防医院感染流行与暴发。,谢 谢 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