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顽症表现原因及治理对策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583133 上传时间:2017-04-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顽症表现原因及治理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顽症表现原因及治理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顽症表现原因及治理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顽症表现原因及治理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顽症表现原因及治理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顽症表现原因及治理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顽症表现原因及治理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顽症表现原因及治理对策近日,在暗访、督查、问责等工作中发现:“庸、懒、散、软、浮、躁、怨、疲”作风顽症在一定范围仍然存在,影响到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因此,认真分析和解决上述问题显得极为重要。一、当前我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顽症的主要表现通过对“环境创优年”、“作风转变年”活动实施以来暗访、督查、问责等工作情况分析可发现,当前我市机关工作人员“庸、懒、散、软、浮、躁、怨、疲”作风顽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违反日常工作纪律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未按照工作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作风浮漂疲沓、岗位责任心涣散,严重扰乱了机关日常管理秩序。2011

2、 年以来,主管部门通过暗访发现,部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事项,或违反出勤要求擅自脱岗,或参加重要会议是违反会场纪律:如已查处的市东方教育中心上班时间组织学校负责人进行娱乐活动的行为、新安县石寺镇驻矿员擅自脱离岗位的行为、伊川县彭婆镇等六乡镇工作人员 2011 年春节假期后未按时到岗工作的行为、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在参加“全市重点科室作风评议动员大会”等重要会议时迟到、早退、违规使用手机等违反会议纪律的行为。(二)违反管理、执法工作作风要求的行为时有发生。当前,部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或执法工作时,作风较为简单急躁、欠缺深入细致,导致管理或执法行为违背党的

3、路线方针政策,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害,也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如已查处的嵩县九店乡干部强令群众毁麦种烟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责任人未严格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漠视群众利益,在管理、规划乡镇农业发展时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开展群众工作不深入、组织引导不力等违反工作作风要求的行为。此外,一些机关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法制意识淡漠,不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的规定展开执法工作,致使违法行政、工作贻误等严重后果。如在调查媒体反映的“春都路违章铁皮房占道经营 20 年”事件时发现,时任道北办事处创建办主任的王某和市城市规划监察支队工作人员宋某在执法工作中未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工作出现严重疏忽,致使有关部门

4、未能及时发现、应对此事件,直至媒体曝光才予以处理,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三)部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力低下情况尚未改变。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优劣是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检验标准。当前,我市部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效能不高,在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执行力低下,使一些政府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久拖不决,严重侵害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群众合法权益。如在遏制私搭乱建工作中,老城区、洛龙区与龙门管委会主管部门没有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相应要求,在审批过程中把关不严格、监督不到位,导致辖区内私搭乱建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呈现反弹趋势,影响了全市“城建提升攻坚战”的顺利开展。部分环保主管机关工作作风

5、懈怠、工作措施不力,导致环境污染现象持续存在,严重侵害群众环境权益的污染行为反复发生,如已查处的嵩县对该县同辉选铁厂违规建厂生产监管不力问题、洛龙区对该区某企业在龙门风景区内非法排污监管不力问题、伊川县对该县半坡乡土法烧铝石窑行为监管不力问题。(四)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服务保障大局的工作作风尚未树立。2011 年以来,实施“六加一攻坚战”,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接全国卫生城市复检验收、办好第 30 届牡丹文化节等中心工作成为我市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服务好、保障好的大局。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全心全意干事业、团结一致谋发展的意识,以过硬的工作作风保障全市各项中心

6、工作顺利推进。但是,主管部门在在暗访、督查、问责等工作中发现,目前我市部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服务保障大局的工作作风尚未树立,对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开展速度慢、工作效果差、落实不到位,以致影响工作大局。如 2011 年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主管部门先后查处了 63 起违反创建工作要求的行为;在第30 届牡丹文化节期间,主管部门又查处了 21 起违反节会举办要求的行为,上述案例集中反映出一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存在的缺乏大局意识、作风不过硬的问题。二、当前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顽症的形成原因作风顽症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主观的、内在的、个体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外在的、社会的因素,各种因素之

7、间相互影响和交织。(一)主观方面的原因。平时不注意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满足于维持现状,思想上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化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忧患意识,不倾听群众的呼声,放松了世界观的自我改造,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共同作用下,造成心理失衡、行为失当,从而导致在作风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二)心理方面的原因。机关工作人员作为个体的人,客观上与其他普通人一样,难免受到“官本位”思想的侵袭,从政道德滑坡,搞官僚主义、做表面文章,服务意识不强,法制淡薄等。一些干部既清楚领导班子配备政策,又知自己进不了班子,便隔岸观火不负责任地乱发议论,有的拿

8、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甚至“撂挑子”,有的认为自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从而工作懈怠,不思进取。这些趋利避害本性、社会惰化效应等因素往往是导致作风问题的重要心理因素。(三)管理方面的原因。机关工作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没有考核制度,没有一套“奖优罚劣,褒勤贬懒”的奖惩考核体系,没有形成“能者留、平者让、庸者走”的机关人员流动体制。有的单位对队伍中存在的作风问题不闻不问,致使干部职工缺乏压力感和紧迫感,久而久之养成了拖拉疲沓、散漫慵懒的不良工作习惯。从团队的人文关怀看,有的单位对干部职工的家庭、生活困难和心理问题缺少切实关怀,致使干部职工对组织的归属感降低,对干部职工的敬业精神和

9、进取精神带来消极影响。(四)体制方面的原因。由于机关工作人员大都是行政事业编制人员,工作上做多做少一个样,工资上干好干坏一个样,认为“做与不做一个数,好与不好一个样”,甚至是做多了还会惹来麻烦、引来是非、招来矛盾,从而产生了对工作上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就躲,能溜就溜,不负责任的思想。(五)监督方面的原因。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出问题,除了本人主观因素以外,客观上存在制度不健全、监督不严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旦失去监督,不良作风就会出现,直至产生腐败。目前工作作风的各种监督制度不可谓不多,关键问题还是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到位。(六)惩处方面的原因。好的制度需要人人都来遵守,才能发挥监督作

10、用,如果制度一旦被打破,不仅不能发挥监督作用,反而会起负面效应。当前,在有的地方和部门还不能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作风出现苗头性问题宽容包庇的多,常常以谈话提醒了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作风顽症的滋生和蔓延。三、当前我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顽症的治理对策整治“作风顽症”,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具体的整治标准应该是“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软立规矩”。坚持从教育、监督、制度、问责入手,对“庸、懒、散、软、浮、躁、怨、疲”行为绝不姑息迁就,真正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机关作风的不断好转。(一)加强思想教育,使其“不愿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愿不愿意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思想

11、问题,是机关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在机关干部教育中,要注重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干部的思想状况开展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坚持把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确保教育的方向性;坚持运用新颖、有创意的方式开展教育,增强教育的有效性。要把加强作风建设纳入机关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中。建立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机制,通过教育培养机关党员和干部为民服务的主体意识,把良好的作风转化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市相继开展了“干部作风纪律集中教育整顿”、“勤政廉政教育”等活动,年均上廉政党课 400 余次,强化了机关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

12、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取得了较好效果。(二)加强制度建设,使其“不宜为”。从体制上铲除滋生“庸、懒、散、软”的土壤。要创新机关作风评价机制。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衡量标尺,把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奖惩措施等固定下来,成为制度,成为机关不断改进作风的最强劲动力。要建立健全机关工作制度。实行考勤考核查岗、工作失误责任追究等制度,形成完善的工作纪律制约体系。要建立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条,同时优化竞争、监督机制,让制度治理成为常态。要建立起严密的岗位责任体系和科学的工作运行流程。做到尽可能地减少职责重叠,不留责任死角,压缩推诿扯皮的模糊空间,让机关工作人员失去滥芋充数、浑水摸鱼的借

13、口和环境。如:贵州省针对在机关中普遍存在的不按时上下班、办事效率低下、执行力不足等顽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认真执行作风行为规范“四要十不准”规定的通知,对改进机关作风提出了明确要求,把机关作风建设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三)强化监督制约,使其“不能为”。治理作风顽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建立长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作风建设组织网络,形成单位自我监督、纪检部门暗访监督、社会力量监督的全方位监督制约体系,让机关工作人员的作风处在多方监督之下。要健全监督机制,积极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和普通民众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作用,从“外围”给机关工作人员“施压”,使其不能庸懒散软

14、。一是要创新监督方法。广泛开展民主评议机关活动。采取公示服务承诺、请直接服务对象评价打分等措施,直面群众,接受监督。如:我市近年来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机关纪律作风”、“民主评议市直机关重点科室”等活动,发动基层和群众对机关效能和服务质量进行民主评议,为机关联系和服务群众拓宽了渠道。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监督力度。把机关工作自觉置于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之下,使机关作风建设具有全社会参与、全社会监督的外在压力,进而转变成一种推进转变作风的强劲动力。如:青岛市政府部门负责人网络述职,将各部门的职能、年度主要工作目标和述职报告放置在“青岛政务网”等 7 个主要网站,供市民群众查看。并将述职视

15、频在网络上向全社会公开,实现了机关部门全方位、广覆盖地向全市群众报告工作,接受监督。二是强化问责追究。治积弊须猛药,治顽症须出重拳。工作作风顽症不动真格、不下猛药难以从根本上杜绝。对机关工作人员作风的不良行为,要强化暗访追究,该通报的要通报,该曝光的要曝光,该处分的要处分,该辞退的要辞退,绝不手软、绝不姑息,既要扬汤止沸,更要釜底抽薪。对于党员干部因懈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危害的,除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过错责任外,还要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解决目前在干部问责方面存在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使其不敢懈怠,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每一项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风“顽症”。2010 年以来,我市相继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环境创优年”和“作风转变年”活动,以“暗访、公开、问责”三把利剑,重拳治理干部队伍中“庸、懒、散、软”等作风顽症,对 365 个单位、1280 多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 462 人。广大机关工作人员的务实之风明显好转,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担当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能明显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