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轮复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302243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轮复习(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个主题,三个阶段,一个方向,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西学东渐”,“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学不学,?学什么,?怎么学,一个方向,洋务运动,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传播,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断深化,循序渐进,三个阶段,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

2、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必修: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必修: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联系,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导语,引领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者,“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千年未有之变局,道光二十年,英国人已经出兵,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始,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个奏折:,“夷兵

3、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英国要攻中国,无非乘船而来,它要是敢入内河,一则潮退水浅,船胶膨裂,再则伙食不足,三则军火不继,犹如鱼躺在干河上,白来送死”。,“大黄、茶叶、湖丝等类,皆中国宝贵之产。外国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1842年5月1日,大清帝国道光皇帝在北京收到浙江前线的一封奏折,据说可以审讯俘虏了。于是道光抛出了一系列问题: “咭(英吉利

4、)距内地水程,据称有七万里,其至内地,所经过者几国?” “该女主年甫二十二岁,何以推为一国之主?” “该国制造鸦片卖与中国,其意但欲图财,抑或另有诡谋?”,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当时的中国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以天朝大国自居,夜郎自大,闭目塞听,愚昧无知而又固步自封,不愿与先进的西方文化进行交流,导致国力越发衰微。,闭目,睁眼,?,鸦片战争,一、睁眼看世界学西方先进技术,、背景:,(3)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批满怀爱国热忱和经世之志的先进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

5、日益加深;,(2)读书人大多埋头在经书中,远离社会现实。统治者也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睁眼看世界的倡导者,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器物技术,海国图志,四洲志,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1)主动了解外国情况,重视收集西方信息;,(2)组织编译西方书报,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林则徐(1785年1850年),林则徐开近代中国由爱国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华事夷言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

6、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序,思想: 内容:地位: 意义:,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3、评价,(1)进步性,(2)局限性,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积极意义。他们开一代风气之先河,成为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对于后人探索救国之路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他们都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没有也

7、不可能冲破封建主义的藩篱。向西方学习是肤浅。,4、影响,(1)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2)指导了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教训: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昭示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同时也说明了地主阶级由于自身阶级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引导中国走向富强之路。,二、维新变法学西方君主立宪制,、背景:,维新:,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1)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加重。,(2)洋务运动的开展,使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奠定了康梁维新思想的

8、基础。,(3)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2、早期维新思想,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代表人物:王韬 、郑观应 主张: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 评价: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没有付诸实践。,3、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介,1898年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大胆

9、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封建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翻译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托古改制),(进化论),特点: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介,介,介,洋务派观点:,“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西学”:是指资产阶级文化。,李鸿章,“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

10、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时诸侯皆祭天地,孔子定为天子祭天地。”,康有为(18581927),维新变法第一人:康有为( 18581927),近代中国思想家,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维新,以挽救民族危机。领导“百日维新”这一政治改革运动。主张由光绪亲政,实行西方式的君主立宪制,反对用暴力革命。,孔子改制考:康有为的重要著作,1898年刊行。该书指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康有为把孔子奉为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11、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地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抓住皇帝下手。蒋廷黻(f )中国近代史,康有为 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 法理论,并积极推动维新变 法运动 主张:1895年,他发动 “公车上书”,提出具体改 革措施,初步形成了维新变 法纲领。 1898年,他出版孔子改 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 法要求 维新变法期间,他全力策 划新政,期望按照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的模式改变中国的 政治和社会制度,以挽救民 族危亡。,康有为,课堂探究,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1)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

12、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 (3)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变法改革。,“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则变,不变亦变变则通,通则久”。 梁启超变法通议”朝士即有言西法者,不过称其船坚炮利制造精奇而已;所采用者,不过炮械军兵而已,无人知有学者,更无人知有政者。自甲午东事败后,朝野乃知旧法不足恃,于是言变法者乃纷纷。 戊戌政变记,梁启超(18731929),归纳梁启超维新

13、变法思想,梁启超 行动:发表变法通议等一系列文章,宣传民权 学说,提倡维新变法。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则变,不变亦变变则通,通则久。梁启超变法通议 主张:变法是历史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 才是中国的出路;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要求“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他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我读五四以后那些值得我们注意的文化大师传记的时候,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说自己曾经在年轻的时候,受到过梁启超深深的影响。甚至有的学者还说,正因为梁启超先生的存在,才使中国的士绅阶层里分化出了一个比较严格意义上的

14、知识分子队伍。除了知识分子队伍之外,梁启超还影响了一般的民众,只要是粗通文墨的人,在那个时代,很少有人没有受到过梁恩公他的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国尽管没有出现一个象法国或者欧洲其他国家一样的启蒙运动,但是已经有了启蒙宣传家,那就是梁启超。八千里路云和月 余秋雨旁述,在狱中,他意态从容,镇静自若,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维新变法失败后)日本使馆派人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历史现场 】 谭嗣同的“求死”,激进派,“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

15、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中国第一启蒙思想家,天演论出版以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全国,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胡适胡适自传在上海,严复先生天演论,当时犹如惊蛰之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多少人读之有如醍醐灌顶之感。吴玉章、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郭沫若、毛泽东等人都深受影响。曹聚仁先生曾说,他在20年中读过500种以

16、上名人回忆录,其传主(即回忆录的主人公)差不多都看过天演论,可见影响之深广。陈文振 追思严复先生,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1)维新思想是爱国的。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2)维新思想还是进步的。维新派要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3)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维新派着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的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4)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5、结果,变法中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宣告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