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含最新2018高考真题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301749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49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含最新2018高考真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含最新2018高考真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含最新2018高考真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含最新2018高考真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含最新2018高考真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含最新2018高考真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含最新2018高考真题课件(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命题角度1文化的社会作用(非选择题命题点),-3-,-4-,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8全国20)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

2、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 B. C. D.,-5-,答案 D 解析 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基础与核心,因此排除,当选;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中的说法错误;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或者综合国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入选。,-6-,2.(2016江苏19)“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

3、.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莎士比亚通过文化征服世界,体现了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交流与传播,A项不符合题意;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C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7-,3.(2015天津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 ) A.文化对经

4、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8-,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用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材料涉及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没有涉及文化对个人的影响,C、D两项与题意无关。回答本题的关键一要弄清楚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即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二要依据材料区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与文化对人的影响。,-9-,4.2018全国40(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

5、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6、10-,材料二 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

7、中的作用。,-11-,答案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破除了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和政策障碍,指导了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解析 回答此题首先阐述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其次明确指出材料中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属于先进文化,而先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起到这种作用的原因。,-12-,5.(2017海南25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时代楷模李保国教授把科技扶贫视为自己的理想,为山区发展奉献毕生心血和智慧,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 李保国把农民急需的技术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山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他扎根太行致力于绿山和富民。针对山区土薄、水少等特点,他推出了控制、爆破、松土、蓄水等工程技术,“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使太行山区土厚了、水多了、山绿了。他找准科技脱贫的路径,创新推广苹果先进栽培等36项农业实用技术,使科技成为脱贫致富的“利器”。他举办培训班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永久牌”土专家。35年来,李保国起早贪黑,埋头苦干,每年在山区“务农”200多天,

9、帮助农民增收28.5亿元,带领10万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太行山的父老乡亲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李保国的言行让大山怀念,令人们动容,他被当地老百姓誉为“太行新愚公”。 运用文化与经济的知识,分析科技对于李保国成功扶贫的作用。,-13-,答案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研发新技术,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用科技文化培训农民,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 解析 以文化与经济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政治认同。本题是关系论证型主观题,要明确材料中对科技作用的阐述,围绕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研发新技术到推动农业生产,从培训人员

10、到智力支持,逐层次地分析论证即可。,-14-,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2018山东淄博模拟)商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消费者的需要;商场之所以有业绩,是因为消费者进入了商场。近年来,好多商场通过创办文化走廊、放置活动宣传手册、制作贴心标语等,在商场内部构建一个特别的文化链,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体现了(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 B.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C.文化与经济在时代发展中相互交融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答案 C 解析 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商场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是为了吸引消费者,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

11、交融,故选C项。B项夸大了文化作用,舍去。题中没有体现经济决定文化,故排除A、D两项。,-15-,2.(2018河南郑州一检)最近,某国际品牌和故宫联合推出的口红成为不少时尚人士的新话题。“简直美爆了!”“突破天际的脑洞”爆红的“故宫口红”让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给故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此可见( )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 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立足传统文化经济价值,提升传统文化品味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优秀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12、,排除。故宫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推出创意产品是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故排除。符合题意。,-16-,3.(2018黑龙江大庆一模)在国家旅游局指导下,由江西省、北京市等24个省市旅发委(旅游局)共同发起的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近日在南昌市成立。联盟将通过推进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等措施达到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的目的。这说明( ) 红色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能促进经济发展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使红色旅游得以发展 发展红色旅游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红色旅游也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推进红色旅游有利于传播革命文化,能够促进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故选

13、。题中未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排除。发展红色旅游要突出爱国主义的主题,舍去。,-17-,4.(2018安徽芜湖质检)50多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并给予高度赞扬。这表明( ) 文化由人创造为人特有,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A. B. C. D.,-18-,

14、答案 D 解析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舍去。人创造的先进文化、健康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舍去。塞罕坝精神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铸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符合题意。,-19-,5.(2018湖南岳阳联考)汨罗江端午文化产业项目力求通过科学开发与文旅互动有机结合,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旅互动以及活态传承之路,建设一个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融参观、浏览、休闲、度假及文化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材料表明( ) 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文化产业发展能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A.

15、 B. C. D.,-20-,答案 C 解析 以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汨罗江端午文化产业项目力求建设一个融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及文化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正确;该项目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旅互动以及活态传承之路,说明文化产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正确;优秀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错误;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错误。,-21-,6.(2018四川资阳模拟)一个小孩子看到月亮,可能会形象化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如盘子和镜子等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而一个远

16、离家乡的成人看到月亮时,则会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由此可见( ) 人的世界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人的文化素养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 成人的文化素养普遍比儿童要高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以文化特点的必备知识考查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文化是一种素养,每个人的素养不是天生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不同人通过月亮抒发自己的感受和离情别绪,体现了。材料与文化素养高低无关,故不选。题中未涉及世界观的形成,故不选。,-22-,7.(2018广东肇庆二检)知识不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推进民族复兴进程:国产大飞机飞天、国产航母下水、天舟翱翔太空、量子通信惊艳全球正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的发展前景。材料表明( ) 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