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中国画—山水》教案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275881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中国画—山水》教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中国画—山水》教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中国画—山水》教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中国画—山水》教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中国画—山水》教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中国画—山水》教案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小学美术中国画中国画山水山水教案分析教案分析 第二课中国画-山水(2 课时)第 1 课时:树木画法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教学目的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中国画山水画二至三幅。树木结构图一幅。树枝、树叶分类挂图各一幅。学具:国画工具-笔、墨、纸、砚。教学步骤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导言: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

2、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2 树木的结构: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3 树干、树枝的画法: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

3、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 (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4 树叶的画法: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勾法。点染法:(1)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

4、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双勾法: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根据树叶的形状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也可采用写实形的,如实的勾勒描绘树叶的形状。如梧桐叶、槐叶、棕叶等。采用双勾法,可以使丛林有变化,防止画面的单调和沉闷感。 (介绍树叶画法时,除挂图外,还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办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作画步骤:以一棵树为例,边画边讲解。画主干。由上起笔向下用中锋画主干,运笔要加强顿挫转折,用墨宜稍淡,画成之后,用浓墨在背阴处略加破醒,树的精神就出来了。(2)画枝干。画枝干,一要注意穿插关系,树枝交叉的最小单位是三根枝条,这三条枝构成的状态以不等边三角形最美。落笔时,从主枝上生出小枝,小枝上又生出小枝,层层生发开去自可收到“齐而不齐,乱而不乱”的效果。二要掌握疏密关系,有收有放,才有风致。用墨要前枝浓,后枝淡,适当地把空间距离拉开。点叶。点叶从树端点起,注意疏密、浓淡及树冠的造型。画完后,还可在后面添加丛树和远树。作业要求临摹一棵树或多棵树。要求线条流畅,墨色有浓淡变化,以体现前后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