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1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8275088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急救1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创伤急救1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创伤急救1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创伤急救1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创伤急救1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伤急救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急救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 伤 急 救,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骨 科 姬 广 林,概 述,自然灾害、生产事故、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及战争时期的火器伤,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的伤员。,急救的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创伤救护的步骤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与转运。同时注意维护伤员呼吸道通畅,及时抢救心跳、呼吸骤停及昏迷等危急重症,积极预防和治疗休克等并发症 。,概 述,应立即拨通120急救电话,报事发地点、受伤人员及伤情,医务人员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现 场 急 救,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

2、窒息;,现 场 急 救,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缺血坏死;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现 场 急 救,5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6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离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现 场 急 救,7

3、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 8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救护人员中若能断定张力性气胸者,有条件时可行穿刺排气或上胸部置引流管。,现 场 急 救,创伤心跳呼吸骤停创伤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为紧急的情况,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是抢救伤员生命关键的一步。呼吸骤停往往与心跳骤停相继或同时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可发生于严重脑外伤、创伤大出血、手术与麻醉意外、挤压综合征以及与创伤相关的其他原因。,创伤心跳呼吸骤停,心跳呼吸骤停诊断:一般认为意

4、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即可确诊。停搏后能否抢救成功,关键在于及时,因此诊断必须迅速果断,一般要求在1530S以内作出判断,故有些检查不应过分强调。,创伤心跳呼吸骤停,心跳骤停急救1、心前区拳击:以中等力量拳击心前区,通过拳击力的震动使机械能转变为微弱的电流(约为5J),使心脏复跳。,创伤心跳呼吸骤停,心跳骤停急救2、心脏挤压:心脏挤压频率,成人为80100次/分,儿童可为100120次/分。挤压后若触到大动脉搏动,血压至少维持在8kPa以上,口唇、甲床颜色好转,呼吸逐渐恢复,瞳孔也随之缩小,对光反射恢复,则为心跳复苏成功。3、电击除颤 :若心跳骤停属心室纤颤类型,可用电击除颤。,创伤心跳呼吸

5、骤停,心跳骤停急救4、心内或静脉药物注射 :心三联:即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各1mg混合液作静脉注射,必要时行心内注射。氯化钙:可增加心肌应激性。乳酸钠:可纠正酸中毒,增加心肌应激性和收缩力。普鲁卡因酰胺和普鲁卡因:可延长心肌反拗期,减低心肌应激性。适用于心室纤维颤动的病例。能量合剂: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创伤心跳呼吸骤停,呼吸骤停急救人工呼吸: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通气功能,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口对口呼吸:每分钟吹气1416次,一次吹气可达10001500,此法效果可靠,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既能单人操作,又便于随时检查效果,无需任何器械帮助。加压人工呼

6、吸:用普通麻醉橡皮面罩,接上呼吸囊,以面罩接上氧气,直接进行加压呼吸。,创伤心跳呼吸骤停,呼吸骤停急救呼吸兴奋剂:有助于自主呼吸的早期恢复,或使已恢复而尚不健全的自主呼吸得以加强。常用有以下几种:山梗菜碱(洛贝林)。尼可刹米(可拉明)。咖啡因。二甲弗林(回苏林)。戊四氮(可拉佐)。哌醋甲酯(利他林)。,创伤心跳呼吸骤停,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与转运,创伤救护四大技术,1 指压止血法 在伤口的上方,即近心端,找到搏动的血管,用手指或手掌把血管压在局部的骨骼上,紧急时可隔着衣服压迫,使之止血。,创伤救护四大技术-止血,1 指压止血法 此方法适用于四肢及头脑部的大出血急救,但这毕竟是减少伤员失血挽救

7、生命的临时应急措施,不宜长时间使用,同时也不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运,应准备更换其他止血方法,或转送到条件较好的医院治疗。,创伤救护四大技术-止血,2加压包扎止血法 这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方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的静脉出血。常用有绷带、三角巾、急救包三种。,创伤救护四大技术-止血,加压包扎时,松紧要合适,既要止血,又不要完全阻断肢体的血液循环。进行止血时,应先将肢体抬高,包扎范围超出伤口2-3横指,使用绷带包扎止血时要从肢体远端向近端。,创伤救护四大技术-止血,3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条止血带与气压止血带两种。,创伤救护四大技术-止血,此法适用于四肢动静脉出血,但使用止血带止血要严格掌握使用方

8、法和注意事项。止血带缚上时间太长不但肢体疼痛,还可能因肢体缺血性坏死而致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创伤救护四大技术-止血,1绷带包扎法 是使用最普通的一种创伤伤口包扎法,其取材、携带、操作都很方便,方法也容易掌握。,创伤救护四大技术-包扎,创伤救护四大技术-包扎,2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包扎应用灵活,包扎面积大,效果好,操作快,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创伤救护四大技术-包扎,3多头带包扎法 ,此方法多用于头面部较小的伤口及胸、腹部的包扎。操作时,先将多头带中心对准覆盖敷料的伤口,然后将两边的各个头分别拉向对侧打结。 4急救包扎法, 此方法多用于头胸部开放性损伤。使用时拆开急救包,将包中备有的无菌敷料

9、和压垫对准伤口盖住,再按三角巾包扎法将带系好。,创伤救护四大技术-包扎,现场救护中,对可疑骨折的伤员必须作可靠的临时固定,其目的是减轻伤员骨折端的疼痛,预防发生疼痛性休克;同时限制骨折端的活动以免发生新的损伤。,创伤救护四大技术-固定,临时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上、下两个关节。 对开放性骨折要按救护顺序先止血、包扎,后固定骨折肢体。 固定使用的器材常用木夹板、绷带、三角巾、棉垫等,也可就地取材,采用树枝、竹杆、衣服、书卷等代替。,创伤救护四大技术-固定,固定时,木夹板与肢体间要加衬垫,以防皮肤受压损伤;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血循环。 固定后,如出现指(趾)苍白、青紫,肢体发凉、疼痛或麻木

10、时,表明血循环不良,要立即查明原因,如系扎缚过紧,应放松缚带重新固定。,创伤救护四大技术-固定,人员能伤员经止血包扎固定等处理后,要将伤员搬运和转送到救护站或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搬运时要根据不同的伤情和条件,采用正确的、合理的搬运方式,让伤员尽快离开受伤现场。,创伤救护四大技术-搬运与转运,搬运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轻伤员可以搀扶、抱扶、背负;但是较重的伤员,尤其是发生脊柱骨折、昏迷、气胸的伤员,必须采用平卧式搬运法。,创伤救护四大技术-搬运与转运,若属脊柱骨折,担架须用硬板。救护人员不足时也可以采用滚动式搬运法,搬运时由两人在伤员同一侧保持伤员平直体位,轻轻将伤员推滚至木板上。若在战场上需要隐

11、蔽地搬运伤员,则采取侧身匍匐式搬运或用大衣、雨衣拖拉式搬运,到安全地带后再用担架运送。,创伤救护四大技术-搬运与转运,运送时多采用帆布担架,这种担架使用较为方便,伤员躺在担架上也较舒适。 一般以仰卧位运送,但昏迷伤员应取俯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分泌物和舌根后坠堵住呼吸道。 脊柱骨折伤员要用木板担架运送,若属颈椎骨折还要设法将头颈部固定。在无担架的情况下可用门板、长凳、布单、椅子、楼梯等代替。 运送途中救护人员要密切注意伤员的病情。抬担架时要让伤员头在后,以便让后面救护随时观察伤员的情况。,创伤救护四大技术-搬运与转运,急救处理:抢救生命,抗休克,呼吸心跳复苏等 伤口处理:清创,缝合。 完善

12、各项检查,了解伤情,急诊手术等。,院 内 急 救,紧急处理的原则 1先治疗、后诊断及边治疗、边诊断的原则。要高度重视以下种在几分钟内即可致死而经过努力抢救又可使病情逆转获救的严重状况。A:通气障碍 、 B:循环障碍 。,院 内 急 救,严重创伤的阶段治疗 一、早期复苏措施:早期主要是指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直接与挽救生命有关的措施。对该类患者救治而言,一般指在抗休克的基础上积极抢救一切危及生命的创伤,其治疗有一定规律可循,故处理时应遵循一定的程序。,院 内 急 救,创伤病人的紧急处理程序:克氏外科学中提出的紧急处理的程序为: 解除窒息; 控制出血; 封闭胸腔的开放伤口; 扩容与抗休克; 骨折固定

13、; 进一步诊断; 连续观察,注意由始至终做好记录。,院内急救早期复苏措施,据克氏外科学急救程序,1985年West提出了抢救复苏严重创伤患者的VIP程序:1VVertilation :原意为通气、换气,引申为保障患者有通畅的气道,正常的通气与给氧。 2IInfusion:原意为输注,引申为维持有效灌流、抗休克与止血。3PPulsation:原意为搏动,引申为监测心脏搏动,维护心泵功能。,院内急救早期复苏措施,二在复苏成功、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的基础上,手术处理各部位脏器及重要神经、血管的损伤。由各专科医师按生命危及严重程度顺序依次处理各部位脏器损伤。如条件允许,骨折与关节损伤应做可靠有效复位固定。严重内脏损伤如腹部实质性器官损伤大出血,经初步复苏措施后即使生命体征仍无平稳恢复,如诊断明确或高度怀疑,也应尽早手术以阻断病情之恶化。,院 内 急 救,三预防并发症:经处理后,病人生命体征已趋平稳,但仍不能放松治疗,尤其要高度重视严重创伤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脓毒症、MODS、DIC等。 四晚期功能重建及康复治疗:如骨折已发生畸形愈合后应进行矫形手术纠正等,这已成为现代急救中心必不可少的部分。,院 内 急 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