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副猪嗜血杆菌病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240368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副猪嗜血杆菌病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医学课件】副猪嗜血杆菌病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医学课件】副猪嗜血杆菌病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医学课件】副猪嗜血杆菌病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医学课件】副猪嗜血杆菌病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副猪嗜血杆菌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副猪嗜血杆菌病(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副猪嗜血杆菌病 Haemophilus Parasuis,Glassers 病常见于58周龄;发病率可达40%,严重时病死率可达50% 。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等剖解变化:浆液性-纤维蛋白性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特点,病原学,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菌落形态:小而透明,在血液培养基上无溶血现象形态:多形态,球状,丝状。通常可见荚膜。生长特性: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或V因子)不需要X因子(血红素或其它卟啉类物质)血液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葡萄球菌菌台,血清型:15种(扩散试验)血清型5、4和13最为常见日本、德国、美国、加拿大型特异性抗原:多糖(可能是荚膜或脂多糖(LPS

2、))对热稳定很多分离菌的血清型不可定一些分离菌不表达足够多的型特异性抗原很可能还存在另外一些血清型。,血清型和毒力,发病机理 猪副嗜血杆菌的有毒菌株鼻内接种 CDCD猪接种后12h 从鼻窦和气管内分离出本菌;在扁桃体内?接种后30h 血液培养物中可分离出该菌;接种后36108h 全身各组织中可分离出该菌。,化脓性鼻炎、病灶处纤毛丢失以及鼻粘膜和气管粘膜的细胞急性膨胀,粘膜损伤,增加细菌入侵机会。,菌血症十分明显,肝、肾和脑膜上的瘀斑和瘀点构成了败血症损伤;血浆中可检测到高水平的内毒素,许多器官出现纤维蛋白血栓。,多种浆膜表面复制产生了典型的纤维蛋白化脓性多浆膜炎、多关节炎和脑膜炎。,易感动物:

3、 只感染猪,30-50日龄最易感 2. 传播途径: 不同畜群混养,在猪群中引入新种猪; 健康猪可带菌 3. 发病率、死亡率高、影响猪生产的各个阶段,流行病学,潜伏期:几天。发热,食欲不振,厌食消瘦,被毛粗乱,反应迟钝。咳嗽、呼吸困难,疼痛(由尖叫推断)。关节肿胀,跛行,颤抖,共济失调。可视粘膜发绀,侧卧,随之可能死亡。急性感染后可能留下后遗症: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应用抗菌素治疗感染母猪,效果不明显。,临床症状,腹膜、心包膜和胸膜:浆液性和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波及脑膜和关节 表面,尤其是腕关节和跗关节。急性败血病:少发,呈现发绀、皮下和肺水肿,乃致死亡。无典型的浆膜炎筋膜炎、肌炎、化脓性鼻炎

4、。,病理变化,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选择浆膜表面物质 脑脊髓液 心脏血液 肺脏 5CO2、胰蛋白胨 血液可以提高生长速度 PCR,诊 断,在一个猪群中可出现几个菌株或血清型在单个猪上可发现不同的菌株或血清型,饲养管理药物预防疫苗接种,防治,母猪接种后,4周龄内仔猪可以产生保护作用 目前,尚无一种灭活菌苗同时对付所有分离菌株,副猪嗜血杆菌灭活疫苗,母猪:产前3-4周仔猪:2周龄、4-5周龄各1次,药物预防与治疗,母猪 产前、产后各连续使用7天爱乐新30ppm+阿莫西林250ppm盐酸林可霉素22g/kg + 硫酸壮观霉素22g/kg 枝原净100ppm+金霉素300ppm+阿莫西林250ppm保育仔猪断奶换料后连用7天 爱乐新50ppm+阿莫西林250ppm盐酸林可霉素22g/kg + 硫酸壮观霉素22g/kg 枝原净100ppm+金霉素300ppm +阿莫西林250ppm氟甲砜霉素80ppm, 5 头孢噻呋,5 头孢噻呋,青霉素、氨必西林、氟喹诺槽、庆大霉素、壮观霉素、增效磺胺、氟甲砜霉素、枝原净大多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等有一定抵抗力。抗生素预防或口服药物治疗对严重HPs暴发可能无效。,治疗药物,2006-5-25,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