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_预防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230141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6.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_预防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_预防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_预防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_预防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_预防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_预防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_预防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护理学,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白宇霞(菏泽家政职业学院),目 录,学习目标,掌握婴儿喂养及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身体状况、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熟悉儿童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及上述疾病的病因、治疗原则 了解上述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辅助检查 学会按照护理程序对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能指导家长正确进行婴儿喂养,一、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一)能量的需要 基础代谢:婴幼儿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较成人高,约占总能量5060 食物热力作用:三大营养素中以蛋白质热力作用最高,故婴儿食物热力作用最高,约占总能量的7%-8% 活动消

2、耗:与活动强度、持续时间有关,个体差异很大 生长所需:为儿童所特有,与生长速度成正比,婴幼儿此项能量约占总能量的25%-30% 排泄消耗:婴儿期约占总能量10,腹泻时可增加,以上5项的总和为能量的总需要量。婴儿每日推荐的总能量约为: 1岁婴儿:100 kcal/kg 以后每增3岁减去10 kcal/kg,至15岁时约为 成人为30KCal/Kg左右,一、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一)能量的需要,?,一、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二)营养素的需要 宏量营养素(产能):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微量营养素(非产能):矿物质、维生素 其它膳食成份(非产能) 膳食纤维:主要来自植物细胞壁,不能被消化,具有吸收

3、水分、软化大便及促进胃肠蠕动等功能 水:是体液的重要组成成分,二、婴儿喂养,婴儿喂养方法,母乳是婴儿的天然最好食物,可提供足月儿正常生长到6个月所需要的营养素、能量和液体量,二、婴儿喂养,(一)母乳喂养 1.人乳的特点(优点) 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 增强婴儿免疫力 增进母子感情 哺喂方便经济,温度适宜,不易污染。 哺乳可加快子宫复原,推迟月经复潮,减少再受孕机会,二、婴儿喂养,(一)母乳喂养,2.人乳的成分变化,二、婴儿喂养,3.母乳喂养的护理 产前准备:身、心准备 乳头保健 妊娠后期用清水擦洗乳头 乳头内陷者按捺乳头两侧并向周围牵拉 乳头皲裂时暂停哺乳,用鱼肝油涂抹 乳汁淤积者湿热敷、按摩,

4、吸空乳房 ,防止发生乳腺炎,(一)母乳喂养,二、婴儿喂养,尽早开奶、按需哺乳 生后半小时内吸吮母亲双侧乳房 2个月内按需哺乳 正确的哺乳技巧 清洗手、乳头、乳晕,坐位,两侧乳房交替哺乳 每次哺喂时间约1520分钟 哺乳后竖抱、拍背、右侧卧位,防溢乳 促进乳房分泌 吸乳前湿热敷乳房2-3分钟,从外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 两侧乳房应交替进行哺乳,保证乳房交替排空,二、婴儿喂养,4.不宜哺乳的情况 母亲感染HIV、患有慢性肾炎、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癫痫或心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应停止哺乳 乳母患急性传染病时,可将乳汁挤出,经消毒后哺喂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并非哺乳的禁忌证 母亲感染结核病,但无临

5、床症状时可继续哺乳 5.断乳 生后46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为完全断奶做准备 一般在生后1012个月断奶,最晚不超过1.5-2岁 如遇夏季炎热或婴儿患病时可暂缓断乳,(一)母乳喂养,二、婴儿喂养,定义 同时采用母乳与配方奶或兽乳喂养婴儿的方法 方法 补授法:母乳不足,用配方奶或兽乳补充母乳喂养 代授法:用兽乳或配方乳代替一次或数次母乳的方法,(二)部分母乳喂养,二、婴儿喂养,定义:46个月内婴儿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完全采用配方奶或其他兽乳,如牛乳、羊乳等喂哺婴儿 兽乳的特点(以牛乳为例) 以酪蛋白为主,在胃内形成凝块大 ,不易消化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少,脂肪颗粒大,缺乏脂肪酶,难消化 乳糖含量低

6、,主要为甲型乳糖,有利大肠埃希菌生长 矿物质含量高,增加婴儿肾脏的溶质负荷 缺乏各种免疫因子,患感染性疾病的机会较多,(三)人工喂养,二、婴儿喂养,牛乳的改造 全牛乳的家庭改造 稀释:用水或米汤,降低矿物质和酪蛋白浓度 加糖:每100ml牛乳中加蔗糖5-8g 加热:灭菌,利于消化 配方奶 以牛乳为基础改造的奶制品 降低酪蛋白和无机盐的含量,加入乳清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乳糖 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牛磺酸等 人工喂养和婴儿断乳时首选,(三)人工喂养,二、婴儿喂养,乳量摄入的估计 配方奶粉的估算 配方奶粉100g供能约500kcal(2029 kJ) 婴儿每日需能量约100kcal(418kJ

7、)/kg 故婴儿每日需要配方奶粉约20g/kg 全牛乳的估算 100ml全牛乳产能67kcal(280kJ) 8糖牛乳100ml供能约100kcal(418kJ) 婴儿每日需能量100kcal(418kJ)/kg 故婴儿每日需8糖牛乳100ml/kg,(三)人工喂养,例如:某4个月婴儿,体重6kg,每日所需5%糖奶量是多少(X)?牛奶以外的需水量是多少? 每日需总能量: 每100ml牛奶所含能量:67kcal 100ml牛奶加5g糖后总能量: 每日需牛乳总量(X) :每日需总水量:150*6900ml 牛乳以外需水量:900 ,100*6600kcal,100:87X:600 X =,67+5

8、*4=87kcal,?,?,?,二、婴儿喂养,人工喂养的护理 选用适宜奶嘴 测试乳液温度 避免空气吸入 加强乳具消毒 及时调整乳量,(三)人工喂养,二、婴儿喂养,食物转换的原则:循序渐进天气炎热和婴儿患病时,暂缓引入新品种,(四)婴儿食物转换,二、婴儿喂养,食物转换的步骤和方法,(四)婴儿食物转换,三、幼儿营养与膳食安排,幼儿进食特点 生长速度减慢 心理行为的变化 家庭成员的影响 进食技能发育状况 幼儿膳食安排 营养素和能量的摄入需满足生理需要 膳食安排合理,以每日45餐(奶类23餐,主食2餐)为宜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进食技能,四、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一)营养不良,2.病 因 摄入不足:

9、喂养不当最常见 消化吸收不良:消化系统解剖或功能的异常 需要量增加:急慢性传染病恢复期、早产、双胎等 消耗量增多:患糖尿病、大量蛋白尿、发热性疾病等,1.概 念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3岁以下婴幼儿多,临床常见消瘦型、水肿型、消瘦-水肿型三种类型,四、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3.病理生理 新陈代谢异常 蛋白质摄入不足负氮平衡总蛋白、白蛋白胶体渗透压水肿 能量不足 糖原消耗低血糖 脂肪消耗血胆固醇肝脏脂肪浸润及变性 体温调节能力低下体温偏低 水、盐代谢紊乱:低渗性脱水、血钙、血钠、血镁,(一)营养不良,各系统功能低下 如消化系,循环系,泌尿系,免疫等,四、蛋白质-能量营养

10、障碍,4.身体状况 (1)临床表现 体重不增(最早症状)体重下降逐渐消瘦 皮下脂肪减少甚至消失,顺序: 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皮肤干燥,肌张力减低,肌肉萎缩 食欲低下,腹泻、便秘交替 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脉细弱 低蛋白凹陷性水肿,(一)营养不良,四、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婴幼儿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一)营养不良,四、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2)并发症 各种感染:如肺炎、腹泻等 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最常见 多种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缺乏最常见 自发性低血糖,(3)分 型 体重低下 生长迟缓 消瘦,(一)营养不良,四、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4)辅助检查 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是其特征

11、性改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下降是早期诊断的灵敏、可靠指标(5)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治疗并发症 去除病因 调整饮食 促进消化功能改善,(一)营养不良,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能量和(或)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有关,有感染的危险 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生长发育迟缓 与营养素缺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有关,潜在并发症:缺铁性贫血、低血糖、维生素A缺乏,(6)常见护理诊断/问题,四、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病,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及育儿经验,(一)营养不良,四、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7)护理措施 调整饮食,增加营养 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 能量、蛋白质、

12、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 尽量保证母乳喂养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预防感染 病情观察:出现低血糖时立即静注2550葡萄糖抢救 健康指导,(一)营养不良,四、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二)单纯性肥胖,1.概 念 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2.病 因 能量摄入过多 活动量过少:重要原因 遗传因素 其他因素,四、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3.肥胖分度 轻度肥胖: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正常标准2029 中度肥胖:超过3049 重度肥胖:超过50,(二)单纯性肥胖,四、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4.身体状况 食欲旺盛,喜食甜食与

13、高脂肪食物 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 不爱运动,动作笨拙,常有疲劳感 脂肪丰满分布均匀 皮肤紫纹 扁平足,膝外翻 男性阴茎隐藏在脂肪组织中,(二)单纯性肥胖,四、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5.辅助检查 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脂蛋白可增高 血胰岛素水平增高 肝脏B超检查常有脂肪肝6.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 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是最主要措施 不宜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二)单纯性肥胖,四、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7.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二)单纯性肥胖,四、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8.护理措施 饮食管理 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谱 多吃体积大而热能低的蔬菜类食品 良好的饮食习惯 增加运动 每天坚持至少运动

14、30分钟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二)单纯性肥胖,五、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1.概 念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四大疾病之一。 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一)佝偻病,五、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1)维生素D的来源,母体,天然食物,皮肤光照合成D3,主要来源,2.维生素D的来源、转化和生理功能,(一)佝偻病,五、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2)维生素D的转化,维生素D2、D3,25羟化酶,1羟化酶,1,25羟胆骨化醇,1,25-(OH)2D,25羟胆骨化醇,血:DBP,25-(OH)

15、D,(一)佝偻病,五、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3)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尿磷排泄,利于骨的钙化。 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破骨细胞的分化,直接作用于骨的矿物质代谢(沉积与重吸收)。,(一)佝偻病,五、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3.病 因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母体、胎儿等因素 日照不足:主要病因 生长速度快,需要增加 维生素D摄入不足 疾病及药物影响,(一)佝偻病,五、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4.发病机制,维生素D缺乏,肠道钙、 磷吸收减少,血钙降低,甲状旁腺,骨钙化障碍,佝偻病,PTH分泌不足,手足 搐搦症,骨软化,骨样组织堆积,(一)佝偻病,5.身体状况

16、初期(早期) 多见于36个月的小婴儿 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易激惹、烦躁、多汗、睡眠不安、夜哭,枕秃。,五、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一)佝偻病,活动期(激期) 骨骼改变 头部:颅骨软化(36月出现)、方颅(78月出现)、前囟增宽及闭合延迟 、出牙延迟。 胸部 (约1岁出现):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 四肢:手镯或脚镯、“O”形或“X”形腿 脊柱:后突或侧弯 运动功能发育延迟 神经、精神发育迟缓,五、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一)佝偻病,恢复期: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 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 临床症状消失 留有不同程度骨骼畸形,五、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一)佝偻病,6.辅助检查 血清25-(OH)D3测定:早期即明显降低,最可靠诊断标准 血生化检查: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降低,血碱性磷酸酶增高 骨骼X线检查:初期钙化带正常或稍模糊;激期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样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变形或青枝骨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