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照明配电箱安装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205234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电气照明配电箱安装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建筑电气照明配电箱安装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建筑电气照明配电箱安装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建筑电气照明配电箱安装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建筑电气照明配电箱安装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电气照明配电箱安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电气照明配电箱安装(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配电箱的安装,主讲教师:温雯,主要内容,1,配电箱的安装,2,照明配电箱的安装方法,3,照明配电系统,一、照明配电系统,1.照明配电系统的组成,照明配电系统一般由进户线、总配电箱、干线、分配电箱、支线和用电设备(灯具、插座等)组成。,一、照明配电系统,2.照明配电系统常用的结线方式,结线方式指配电箱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下图。,二、配电箱的安装,二、配电箱的安装,1. 配电箱内电能表的安装,电能表的安装 电能表有单相电能表和三相电能表两种,它们接线方法各不相同。 单相电能表的接线 单相电能表共有4个接线桩头,从左到右1、2、3、4编号。接线方法一般按编号1、3接电源进线,2、4接电源出线,如图所示

2、。 也有些单相电能表的接线方法是按编号1、2接电源进线3、4接电源出线,所以具体的接线方法应参照电能表接线桩盖子上的接线图。千万不可接错,否则将造成严重的短路事故。单相电能表在配电板上,连线示意图,二、配电箱的安装,2.三相电能表的接线,三相电能表有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电能表两种;按接线方法可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常用直接式三相电能表的规格有10A、20A、30A、50A、75A和100A等多种,一般用于电流较小的电路上;间接式三相电能表的常用规格是5A,与电流互感器连接后,可用于电流较大的电路上,直线式三相三线制电能表的接线。折中电能表共有8个接线桩头,其中1、4、6是电源相线进线桩头;

3、2、7两个接线桩可空着,直接式三相四线制电能表的接线。这种电能表共有11个接线桩头,从左到右按11编号其中1、4、7是电源相线进线桩头,用来连接从总熔丝盒下桩头引出来的三根相线;3、6、9是相线出线桩头,分别连接总开关的三个进线桩头;10、11是电源中性线的进线桩头和出线桩头,2、5、8三个接线桩头可空着,如图6-28所示。注意:连接片不可拆卸。,二、配电箱的安装,注意:,电流互感器应安装在电能表上方。电能表总线必须采用铜芯塑料硬线,其最小截面 积不得小于1.5mm2,中间不准有接头,自总熔丝盒至电能表之间沿线敷设长度不宜超过10m。电能表总线必须明线敷设,采用线管安装时, 线管也必须明装,在

4、进入电能表时,一般以 “左进右出”原则接线。电能表必须安装得垂直 于地面,表的中心离地面高度应在1.41.5m之间,二、配电箱的安装,三相电能表接线图,二、配电箱的安装,二、配电箱的安装,3.照明配电箱的安装,低压电箱按用途不同分为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两种;按安装方式可分为明装(悬挂式)和暗装(嵌入式);按制作材质可分为铁质、木制及塑料制品配电箱。还有标准与非标准之分,标准箱系由工厂成套生产组装的,非标准箱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制作或定制加工而成的,二、配电箱的安装,4.配电箱位置的确定,配电箱的设置应根据设计图样要求确定,当设计图样无明确要求时,一般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1)配电箱的安装

5、位置配电箱应安装在靠近电源的进口处,以使电源进户线尽量短些,并应在尽量接近负荷中心的位置上,配电箱的供电半径一般为30m左右。配电箱应装在清洁、干燥、明亮、不宜受损、不易受振、物腐蚀性气体及便于抄表、维护和操作的地方。 配电箱不宜设在建筑物的纵横墙交接处,建筑物外墙内侧,楼梯踏步的侧墙上,散热器的上方,水池或水门的上、下侧。如果必须安装在水池、水门的两侧时,其垂直距离应保持在1m以上,水平距离不得小于0.7m。,三、照明配电箱的安装方法,现场安装的照明配电箱(板)一般都是成套装 置,主要是进行箱体预埋、管路与配电箱的连接、导线与盘面器具的连接及调试等工作。 (1)箱体的预埋及安装由于箱体预埋和

6、进行箱内盘面安装接线的时间间隔较长,箱体应先和箱盖(门)、盘面解体,并做好标记存放,以防盘内电器元件及箱盖(门)损坏或油漆剥落。要按其安装位置和先后顺序分别存放好,待安装时对号入座。在土建施工中,到达配电箱或配电板安装高度(箱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5m,照明配电板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低于1.8m)时将箱体埋入墙内。箱体放置要平正,垂直(偏差应不大于3mm),四周应无空隙,其面板四周边缘应紧贴墙面,不能缩进抹灰层内,也不得突出抹灰层。配电箱外壁与墙、构筑物有接触的部分均须涂防腐漆。,三、照明配电箱的安装方法,配电箱的宽度超过500mm时,要求土建时在其顶部安装混凝土过梁;箱宽度为300mm及其以上

7、时,在顶部应设置钢筋砖过梁,以使箱体本身不受压。箱体周围应用水泥砂浆填实。在厚度为240mm的墙上安装配电箱时,要将箱后背凹进墙内不小于20mm,后壁要用10mm厚的石棉板或用网孔为10mm10mm的钢丝(直径为2mm)网钉牢,再用1:2的水泥砂浆抹好,以防墙面开裂。,三、照明配电箱的安装方法,挂墙式(明装式)终端组合电器按其安装尺寸先钻出螺栓孔或预埋木砖,然后打开电器箱上盖,按实际需要将箱体上敲落孔敲穿,不用预埋箱体即可将其固定。对嵌墙式终端组合电器,当不用预埋套箱时,应根据外形尺寸的大小在墙上留预置孔,安装方法同挂墙式相同;当用预埋套箱时,应将套箱直接砌于墙内,并根据实际需要将套箱上敲落孔

8、敲穿,要求套箱与粉刷层平并,不得歪斜,然后固定箱体,当采用套箱时,在安装初期套箱内应撑以本条,以免墙砖荷重压坏套箱,影响终端电器箱的安装。采用预埋套箱后,可以保证产品的整洁、美观,开关元件不散落。故安装嵌入式终端组合电器时应优先选用预埋套箱。,三、照明配电箱的安装方法,2.管路与配电箱的连接,(2)管路与配电箱的连接配电箱箱体埋设后应进行管路与配电箱的连接。1) 钢管与铁质配电箱进行连接时,应先将管口套螺纹,拧入锁紧螺母(根母),然后插入箱体内,再拧上锁紧螺母,露出2-4牙的长度拧上护 圈冒(护口),并焊好跨接接地线。2) 暗配钢管与铁质配电箱连接时,可以用焊接方法固定,管口露出箱体长度应小于

9、5mm,把管与跨接接地线先做横向焊接连接,再将接地线与配电箱焊接牢固。3) 塑料管进入配电箱时应保持顺直,长短一致,一管一孔。管入箱的长度应小于5mm,也可固定箱体,当采用套箱时,在安装初期套箱内应撑以本条,以免墙砖荷重压坏套箱,影响终端电器箱的安装。采用预埋套箱后,可以保证产品的整洁、美观,开关元件不散落。故安装嵌入式终端组合电器时应优先选用预埋套箱。,三、照明配电箱的安装方法,4)箱体严禁开长孔和用电、气焊开孔,要做到开口合适,切口整齐。 ( 3 )配电箱内设备的检查及其与导线的连接 1)盘内设备的检查 a.根据设计图样要求检查盘内的元器件规格选用得是否正确,数量是否齐全,安装是否牢固。

10、b.检查盘内导线引出面板的面板线孔是否光滑、无毛刺,金属面板应装设绝缘保护套加强绝缘。 c.检查照明配电箱(板)内的零线(N线)和保护地线(PE线)汇流排是否分开设置,且零线和保护线在汇流排上应采用螺栓连接,并应有编号。,三、照明配电箱的安装方法,d.检查盘内设备是否齐全,安装是否由歪斜处,固定是否牢固,瓷插式熔断器底座和瓷插件有无裸露金属螺钉,螺旋式熔断器电源线是否接在底座中心触头的端子上,负荷线是否接在螺纹的端子上。刀开关的动、静触头接触是否良好。 e.检查有电流互感器(一般负荷电流在30A及以上时应装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是否采用单股铜芯导线,电流回路的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4mm ;电压回路

11、的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2.5mm 。电能计量用的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导线与电器元件的压接螺钉要牢固,压线方向要正确。电能表的电流圈必须与相线连接。三相电能表的电压线圈不能虚接。二次线必须排列整齐,导线两端应有明显标记和编号。,三、照明配电箱的安装方法,2)导线与箱内设备的连接 a.导线与箱内设备连接之前,应对箱体的预埋质量、线管配置情况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后,先清除箱内杂 物,再进行安装接线。,b.整理好配管内的电源线和负荷导线,引入、 引出线应有适当余量,以便检修。管内导线引入盘面时应理顺整齐。多回路之间的导线不应有交叉现象。导线应以一线一孔穿过盘面,并

12、一一对应与器具或端子等,盘面上接线应整齐美观,同一端子上的导线应不超过两根导线芯线压 头应牢固。 工作零线经过汇流排(或零线端子板)连后,,三、照明配电箱的安装方法,其分支回路排列位置应与开关或熔断位置对应,面对配电箱从左到右编排为1,2,3零母线在配电箱内不得串联。凡多股吕芯线和截面积超过2.5mm 的多股铜芯线与电气器具的端子连接时,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连接。 c.开关、互感器、熔断器等应由上端进电源、下端接负荷、或左侧接电源、右侧接负荷。排列相序时,面对开关从左侧起应为L1,L2,L3或L1(L2,L3),N;其导线的相(L1,L2,L3)色依次为黄、绿、红色,保护接地(PE线)为黄绿相间色,工作零线(N线)为淡蓝色绝缘导线。开关及其他元件的导线连接应牢固,芯线无损伤。 d.漏电保护器前端N线上不应装设熔断器,防止N线熔体熔断后,相线漏电时开关不动作。,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