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_1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159555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_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_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_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_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_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_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_1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新生儿科 张雪华,2,1. 掌握新生儿、未成熟儿、小于胎龄儿的解剖生理特点。2. 掌握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目的要求:,3,新 生 儿(Neonate, newborn) 指出生至生后 28天内婴儿。新生儿学(Neonatology) 研究新生儿保健、生理、病理、疾病防治。围 生 期 (Perinatal) 孕满28周生后7天(中国)孕满20周生后28天;孕满28周生后28天;胚胎形成生后7天。,一、概 念,4,(1) 按胎龄分:早产儿(preterminfant)37W至42W过期产儿(postterm infant) 42W,新生儿分类,5

2、,新生儿分类,(2) 按体重分:NBW: 2500 4000克LBW: 4000克,6,(3) 按体重与胎龄关系分:(小)SGA,指出生体重在第10百分位以下的婴儿;(适)AGA,指出生体重在第1090百分位之间者;(大)LGA,指出生体重在第90百分位以上者。,新生儿分类,7,新生儿分类,(4) 按生后周龄分:早期新生儿生后1W内;晚期新生儿生后第24W。,8,(5) 高危儿(high risk infant)母亲因素糖尿病、孕期有异常流血、感染、吸毒、Rh(-)者等。分娩因素妊高征、胎膜早破、难产、手术产。新生儿因素Apgar评分2500克 皮肤、头发 亮,毳毛多,发乱 红润,毳毛少,发清

3、 耳壳、指甲 耳壳软,未达指尖 直挺,已达指尖 乳腺、跖纹 乳结节4mm,多 外生殖器 睾丸未降,大阴唇 睾丸已降,大阴唇能不盖小阴唇 盖小阴唇,二、解剖、生理特点,10, 呼吸系统24W胚胎已形成终末囊泡(肺泡管前体),开始有气体交换功能,26W胎儿在宫外可存活胎儿肺内充满液体,1/3经产道挤压排出,2/3 吸收肺表面活性物质(Sufactant),由型肺泡上皮产生,28W出现,35W迅速增加早产儿,呼吸中枢不成熟,R暂停(20秒),(2) 生理特点,11, 循环系统胚胎4W形成原始血管,12W完成发育,出生后血流动力学发生重大改变(略)a. 胎盘脐血循环终止b. 肺循环阻力下降 ,肺血流增

4、加c. 回流至左心房血量增加 ,体循环压力上升d. 卵园孔、A导管功能上关闭,12,足月儿心率 90160分, BP 9.3/6.7kPa(70/50mmHg)早产儿心率 120180次/分,BP较足月儿低任何原因低O2血症 肺血管压力 、压力等于或超过体循环时,卵园孔、A导管重新开放 右向左分流 持续胎儿循环(Persistenct Fetal Circulation PFC),也叫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临床:严重紫绀、吸氧无改善,13, 消化系统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胃底发育差,呈水 平状 溢奶,早产儿更多见肠管壁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免疫球蛋白(母乳),但也易致内毒素进入血循环

5、足月儿胰淀粉酶不足,早产儿各类酶不足,14,以上特点存在,当缺O2或喂养不当时易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儿肝酶少,活力差 生理性黄疸早产儿黄疸且长,易低血糖、低蛋白血症胎粪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23天排完.,15, 泌尿系统35W肾发育完成,但内部结构不成熟,滤过率低,浓缩能力差,易造成水肿和脱水。对Na+调节差,易发生Na+潴留,早产儿排Na+分数高,易致低Na+血症。生后24h内排尿,不迟于48h,1520次/天。,16,肾处理酸碱能力差,易发生紊乱,尤其早产儿、人工喂养儿,对蛋白质含量和酪蛋白的 比例不合,易致代谢性酸中毒。肾对糖吸收差,早产儿尤甚,输注高糖,速度过快出现尿糖。,

6、17, 血液系统早产儿生理性贫血a. RBC生成素b. 先天铁储备c. 血容量Hb:170220g/L,HbF(70%),HbA(30%), WBC:1520109/L,早产儿68 109 /L。血容量:足月儿85100ml/kg,早产儿 89105ml/kg。,18, 神经系统,脑相对大、为体重的1020%(成人2%)头围:1.1cm/M,10M后缓慢。脊髓末端在L3-4,腰穿定位应L4-5间隙。,19,原始反射存在: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握持反射(grasp reflex)拥抱反射(moro reflex) 早产儿以上反射可引不出,

7、以上反射生后数月自然消失。几个月不消失,提示N系统发育不全。,20,病理反射:无意义。腹壁、提睾反射不稳定, 偶可出现阵发性踝阵挛。早产儿视网膜发育不良,生后吸O2浓度高,时间长。光照射、缺乏脂肪酸可影响视网膜组织、 血管失明。早产儿颅内存在发达的生发层组织 易出血。,21, 体温调节体温调节功能差、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大散热,早产儿更明显,棕色脂肪少,甚至体温不升。中性温度(Neutral Temperature)(适中):指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而耗O2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散热量少的温度。维持正常体温: 代谢O2能量,最低,22, 能量与体液代谢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水分丢失,1W最低是(10

8、%),10天回到出生时。热卡:100-120Kcal/kg,早产儿1周后达到;液体:60-100ml/kg/d钾:生后10天内一般不补,以后1-2mmol/kg/d钠:2-3mmol/kg/d;钙:早产儿易低钙血症。,23, 免疫系统不成熟:IgG虽可通过胎盘,早产儿含量少,IgA/IgM不能通过胎盘,分泌型IgA 缺乏,易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脐部伤口开放,易细菌入侵(破伤风、脐炎),24, 特殊生理状态生理性黄疸;“马牙”白色米粒,是上皮珠,几周后消失;乳腺肿大,男、女婴均可,是孕酮和催乳素从胎 盘进入胎儿,2-3W消失;假月经,女婴出生后一周出现,1-3天止。激素经胎盘胎儿生后突然中断,应与

9、新生儿出血症鉴别;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几天内水分丢失较多,体重,1周后止;脱水热。,25,三、喂养与护理,(1)保暖:暖床、暖箱、热水袋等,早产儿据 其体重、年龄选择适中温度。 (2)喂养:30分即可吸吮,母乳喂养,因各种原因人工喂养者应先喂糖水,无异常则给配方乳1500克 3h/次。早产儿或各种原因不能进食者可停留胃管。有指征者可用全V营养或部分V营养。,26,(3) 维生素补充:VitK1,1mg .iv.三天VitC,50mg.iv.第4天后VitA,500-1000.i /dVitD,400-1000.i/d VitE,早产儿.25/每W2次 叶酸,2.5mg/每W2次,27,(4)

10、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畅通,维持正常血气 早产儿可用氨茶碱.负荷量5mg/kg/次,维持量2mg/kg/次,严重者可采用机械正压通气。(5) 免疫接种和筛查: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目前只查甲低、苯丙酮尿症、G6PD缺乏症。,28,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新生儿,可发生在早产儿、足月儿、过期产儿。,四、小于胎龄儿(SGA):,29,(1) 病因, 母亲因素:年龄大或过小、器质性疾病导致胎盘供血不足,吸烟、酒、毒、缺O2; 胎儿:双胎、多胎、畸形、染色体异常、病毒感染(CMV); 胎盘:功能不全,胎-胎输血(中、早期); 内分泌:甲状腺素和胰岛素对胎儿生长影响大。,30,根据:重

11、量指数和身长头围之比。重量指数出生体重(g)x100/出生身长3(cm3),(2) 临床分型,31, 匀称型,占(10%-20%) ,身高、体重、头围成比例减小,体型匀称。损伤不可逆,妊娠早期即受损,易致永久生长发育迟缓。重量指数:37W 2.00 ;37W 2.20身长/头围 : 1.36,32,占(80%) ,身高、头围受损不大,体重明显,妊娠晚期受损,补充营养后,可逆性恢复正常。重量指数: 37W 37W 2.20 身长/头围 :4000克,又称巨大儿。大部分生理性健康儿,少数病理性。,五、大于胎龄儿(LGA),37,(1) 病因, 遗传父母体格高大,孕期摄取营养过多; 母亲糖尿病; 胎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症、地中海贫血引起巴氏水肿儿、先天心。,38, 体重4000克,常有难产窒息史、产伤; Rh不合者有贫血:水肿、黄疸、肝脏肿大; 糖尿病母所生巨大儿:早产史、面如满月、色红,易发生肺透明膜病、低血糖、RBC症; Beckwith综合征:突眼、大舌、脐疝、先天畸形、低血糖。,(2) 临床表现,39,(3) 防治, 产科保健; LGA应监测:R、P、血糖、血钙、胆红素、HCT; 对症处理。,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