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必修一_5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150926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必修一_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必修一_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必修一_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必修一_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必修一_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必修一_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必修一_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必修一必修一 福建省南安市国光中学 潘志敏 【教材分析】 本文篇幅短小,字词句疑难相对较少。根据本文内容 和写法上的特点,可着重从其写景特点以及文中所包含的 人生旨趣入手进行分析鉴赏,既可给学生以新鲜之感,又 可培养对自然山水的审美鉴赏力和借鉴如何描摹自然美景 的方法。 【教学目标】 、品味文中诗情画意的写景特征。 、鉴赏语言淡雅优美,富有情韵的特点。 、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 【教学策略】 从课题入手,通过诵读、播放配乐朗诵,营造诗情画 意的氛围,整体把握文意。再从裴迪为切入口:如果你是 裴迪,你会应邀吗?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以此牵出文中的 “景” 、

2、 “情” 、 “理”来探究。最后通过比较阅读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山中”是什么山?王维为何在山中?裴迪 是什么人?谁写给谁的书?学生看注释,教师简介背景。 二、通过诵读,整体感知 、自由散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 意。个别弄不懂的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如不能再问老师。 、请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尝试美读。教师在 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重音轻音的运用,语音的延长, 节奏缓急等方面,点拨和鼓励学生不断设计和尝试,加深 对景物和语言之美的体会。 、老师范读,学生对照自身不足。引导学生理解文 意,体会写景中体现的作者内心的情感。 三、讨论探究 、提问:假如你是裴迪,你会应

3、邀吗?王维此信最 能打动你的是什么? 学生可能绝大多数说应邀,两个理由:山中的 美景、朋友的深情。 (教师点拨,两人的情谊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深 厚情意的基础是什么?当然在于两人有相投的志趣,对于 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领悟。文中裴迪“天机清妙”可找到显 证。教师可适当介绍王维与裴迪的交往情况。可感知,裴 迪应邀是因为山中有二人共赏的美景,二人从美景中能够 领悟到共同的深趣。 ) 可能会有学生说不应邀,因为他要忙于考试啊, 他对官场还寄予希望,两人是有不同的。所以,裴迪也可 能不来啊! (教师不限定答案,鼓励更开放性地理解。 ) (那么蓝田山一带有怎样的美景?紧承着过渡到景物 描写的品味。 ) 四、

4、具体研读文中景物描写诗情画意的特点及语言的简约 淡雅 、朗读第二段中写景的句子: 找出此段写了哪些景物,抓住修饰词,说说每 个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可发现景物前多用“清” “寒” “深”等词,营造了 一种冷寂清幽空灵的意境。 请学生挑选一些字来谈谈感悟,如“疏钟”可以想 见钟声清润悠扬,疏疏落落,隐隐约约而又清晰可辨,显 出静中之动,有种缥缈韵味。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表现的画面。 总结作者在描写中运用的技法。 王维精通音乐,擅长绘画,他的诗“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 ,而他的文也有此特色。此景如一幅水墨山水画, 着墨淡雅,用笔清疏。写景动静结合,有声与无声相应和, 细致

5、地表现了光色和音响变化,语言精美,音节舒缓,表 现了山水的幽静和作者内心的静谧。 这样的冬季月景你觉得优美吗?喜欢吗? 可能许多学生不喜欢,因为太冷寂太凄清甚至有点 寒意森森。也可能有人会说意境很优美,但让自己长居此 地就不情愿了。 为什么清幽寂静、寒意森森的冬夜在王维眼中 却是优美动人的呢? 借此可适当介绍王维对佛教和禅学的极大崇拜,禅 宗思想对其诗文感情格调的影响。他“晚年惟好静,万事 不关心” ,笔下冬日寒夜景物的清幽冷寂或许正是作者内心 禅意的表现,也是作者静谧澄澈的心灵天地的折射。王维, 字摩诘,名与字于佛经维摩诘 。有人说王维心中有座 “佛” ,可见其晚年内心的平静和甘于寂寞。难怪

6、有人称王 维为“诗佛” 。 、朗读第三段中写景的句子: 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色彩明丽,生动活泼,富有朝气。 请同学通过联想描绘文中所写景物,体会景物的意 境。 启发学生,从此段所写的事物(草、木、山、 鱼、鸟等)联想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思考两段描写在意境上有什么不同。 毛泽东笔下是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万类霜天竞 自由” 。 “万山” “层林”意象阔大, “红遍” “碧透”绚丽多 彩,豪迈乐观。而王维笔下是一幅色彩明快而清新朗秀的 春朝图。意象并不壮阔,色彩明丽却并不绚烂,再让学生 通过炼字来加深

7、理解,比如轻鲦“出”水的“出” ,有轻柔 之感,少力度;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击” “翔” 就显得刚劲有力的多。同样“露湿青皋”中用“湿”而不 用“滴”和“坠” ,声响更细小更轻微,甚至难以察觉。整 幅画面生机盎然而又冲淡闲散。 “然是中有深趣矣”的“深趣”该如何理解? 请学生谈谈感悟。 是对自然的观照,自然与心灵的和谐感应,天人 合一: 作者对自然风光有着浓厚的兴趣,与自然万物有相敬 相和的亲密关系,因而对佳山丽水有极强的领悟能力,能 更细微地去领略和感知自然界的净美与和谐。春景中自然 万物均生动活泼,自由舒展着自我,那份闲适使作者极想 与其融为一体。欣赏美景,观照心灵,向外发现了山水

8、的 美,向内发现了自己的真性情。他希望能够物我相亲,与 自然泯然无间、尽善尽美的和谐相处。 是对人生的理解,对恬淡宁静,超尘脱俗的人生 境界的追求: 陶渊明饮酒中有“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山 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写出 了他归隐后乡居生活悠然自得的心境,从景物中领悟到返 璞归真的真意。而王维在景物中何尝不是寄予了自己的一 种人生理想呢?人本就应该生存在如此美景之中啊。 小结:虽是一封书信,作者却以诗人的语言、画家的 构思写的如同一首赞美风光和表述友情的赞美诗。我们还 隐约看见王维的静谧澄澈的心灵天地,感受到他对自然万 物独特超群的的感悟能力和对超凡脱俗人生的追求。其清 寂雅净的胸襟与闲静从容的心地,带给人恬淡和宁静的心 境,是诗文之中的极品。 五、比较阅读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相同点: 、声、色;动、静。 、诗画结合;书画结合。 、感情:闲居之乐,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不同点: 诗:秋景。 文:实写了冬景,拟写了春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