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小学分校(之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130634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8.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家小学分校(之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史家小学分校(之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史家小学分校(之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史家小学分校(之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史家小学分校(之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家小学分校(之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家小学分校(之三)(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与生命同行 师生与史分共成长 (之三),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 项红 2008年11月20日,一所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体系。1 1 朱永新语。摘自“新教育实验”博客。,校本课程应该成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发展的有生命力的课程。它的开发“是一个学校的教育哲学的整体追求”。因此,校长必须亲自抓学校的课程建设问题。它折射着校长办学的基本理念、指导思想。【如shijia/shifen】,开发具有史家分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起史家分校独特的校本课程体系,是我这几年主要抓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跨越发展研究、校本课程开发,我的两个研究主题)。 因为: “校本课程”

2、的开发与管理,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从打造两支队伍的角度看,是给大家搭建的工作平台之一。,校长工作千头万绪,新建校的校长更是忙得焦头烂额,为什么要这样重视被许多人称为只是配国家课程这道“主菜”的“作料”的校本课程?,一、为了学校、师生共成长,而高度重视,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对任何学校,对每一位参与开发的教师、干部,不啻一场严峻的考验: 因为它是全新的,需要所有参与人员不断地“向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这恰恰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的成员必须掌握的学习方法】。教师的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学校的管理水平,恰恰可以在这严峻的考验下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它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由

3、于校本课程侧重满足学生多样性、差异性需求,具有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等特点,它的开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兴趣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自主课程的特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也很容易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关注、认可。 【众多家长,是冲着我校开设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而强烈要求将孩子送进我校学习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所有学校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而更有助于我们这样一所布局调整合并校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自我发展。,概括起来四点: 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专业水平,以及学校的管理水平; 易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关注、认可。 更有助于普通学校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自

4、我发展。 最终受益者是学生。,因此,我们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建校之始,我们就着手开发校本课程:2003年9月开学起,我们就“摸着石头过河”了。,绝不能把校本课程看作配国家课程这道主菜的作料!,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一所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作为校长,要有能力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策划。, 为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设研究性学习性质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开设研究性学习性质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9年前,我在史家小学做教学干

5、部时,曾经率先开展了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搞了一个“小博士工程”;后来在上海华师大我的导师霍益萍教授指导下,开设了专题研究课。【当年各大媒体均进行过报道】,1.某些学习形式的独特作用,“专研课”要集中进行课题研究,需要搜集资料、调查采访,整理筛选资料,得出结论,写出报告,进行不同方式的汇报。学生要经历选题结组、开题、实施计划、中期小结、结题答辩等模仿科研的整个过程。,这些学习形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其他形式难以替代的。,2.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是新课程一个重要理念。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尤其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考虑社会、学生

6、和知识三方面的课程资源”1,其“受学校、地域、文化及经济环境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地方性”2。1袁栗军,宁夏教育,2003.12。 2 陈鸿宾、张明政,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1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东城、北京特有的课程资源。,我们首先注意到自己学校所具有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丰富资源:,第一,校内外人力资源,校内几位领导、教师,有在史家小学时,从2000年起搞“小博士工程”,开发“专研课”的经历,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我们还有特聘的科研副校长,儿童心理专家王文娟教授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 分校还可得到本校众多老师提供的帮助; 还有相当数量的家长、附近单位(中青报、总参一所、中医研究

7、院、东直门医院、骨研所)可以提供支持,第二,社会资源,学校所在的海运仓小区是个危改开发小区,这里的历史、变迁,也可以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首都北京各种博物馆星罗棋布,这是其他省市难以得到的独特资源; 国家一批批推荐给孩子们观看的电影上百部(可孩子们真正看的不多:现在的孩子们没有我们成年人当初5分钱、一毛钱就可以进电影院看场电影的方便条件;他们在电视上看的又常常只是那些进口的动画片),第三,校园文化资源,我们学校内精心设计的科技走廊、艺术走廊、小植物园,里面的浮雕、壁画、人物画像、雕塑造型及众多热带植物等都涵盖着丰富的文化(决不仅仅只是起美化作用的),是育人的重要资源。,第四,物质资

8、源,我们有丰富的可为学生的研究活动提供支持、帮助的物质资源: 我们有500余平方米,存书超过6万册的大型开放式图书馆; 有可供学生随时上网的电子阅览室; 有先进的电教设备,孩子们在教室里就完全可以观看电影,“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王教授,社会资源,新建的海运仓小区,3.“研究性学习”性质的校本课程,2003年9月,我们最先开设了这类校本课程。 其中“专研课”是在史家“小博士工程”的基础上发展的,根据分校实际做了调整,主要在四到六年级开设; “博物课”、“电影课”,主要在一到三年级开设,与“专研课”有共通之处,最主要区别是“博物课”和“电影课”要有计划地带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学

9、习,或在课上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我们的“电影课”有别于中央教科所开发的“电影课”,是分专题进行的)。,“博物课”、“电影课”也不是简单地去个博物馆,或看一场电影,而是分成三个阶段:,博物课、电影课三阶段,事先搜集与本次课主题有关的资料:查阅相关书籍刊物,上网,向相关人员请教。,前期的准备活动,博物课、电影课三阶段,参观博物馆,或看电影,有时,还可以动手做一做,博物课、电影课三阶段,课后总结汇报,方式多种多样,出展板、 办小报,宣讲,宣讲,在这些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人交往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我校从2005年起利用专研课在高年级开展的“变迁寻根”的探究性

10、研究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搞出了自己的特色,并在北京市的校本课程现场会上做了展示。,“变迁寻根”的探究性研究活动,高年级开展的“变迁寻根”的探究性研究活动 在北京市校本课程研讨会上展示,2008年在孔庙并开6节市课,音乐:迎神咸和之章; 品生:尊师礼仪; 语文:探寻孔庙文化; 科学:孔庙里的古树; 美术:孔庙的古建筑; 书法:十三经碑林。,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试行“走班制”教学,1、从过去开发校本课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过去,我在史家小学抓教学时,也曾经协助校长设置了较为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其中很多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也确实发现,由于学生自身条件及兴趣爱好的差异

11、,某些校本课程实际成了令部分学生头疼,不得不硬着头皮去上课的课程。【如形体课】,这不能不引发我的思考: “校本课程最大的生命力是学生的兴趣”。“校本课程把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尽可能地满足其特殊需要与兴趣”。 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不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统一开设强令所有学生必修的某些校本课程,就失去了她应有的生命力,反而走向了设置初衷的反面。,2、国内外学校“走班制”的启发,国内一些学校根据分层教学的需要,实行了“狭义”的“分层走班”,特别是一些主科课程分“ABC”或者“甲乙丙”班授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还有的学校对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允许跨年级对部分课程走

12、班上课这些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可贵的尝试,但也分别存在一些问题。,我在国外参观考察时所见到的“广义”的“走班”形式引起了我的兴趣:比如瑞典的一些中学,学校为每个学生提供“菜单式”课程,每个学生的课表都是量身定制的,学生每学期选修哪几门课程,一共准备用多长时间修完全部课程,都由学生自己做主,学校甚至允许某些课程只有2人选择,也照样开设。 我明白根据我们的经济实力和人员编制情况,无法一步发展到这个程度,但是部分地实行,特别是在校本课程中实行,可否成功?不妨一试。,我们说:校本课程属性之一是可选择性。学生总是有差异的,他们要想充分发展个性,必然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我们的校本课程应该能够

13、适当满足学生这一要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旅能够光彩夺目,我们尝试着让我们的校本课程从以下方面供学生选择:,3、试行“走班”的内容,棋乒形并开 学生三选一,棋乒形三选一示意图,国际象棋,乒乓球,形体,三门课捆绑, 每三个班课同时排,1班,2班,3班,学习内容可供选择,我们首先做的是同一门课程中,让学生自选学习内容。比如:我们的“专题研究课”,学生要进行小课题研究。至于研究的内容,学生有广阔的选择空间。 比如,前一段时间高年级学生进行的“变迁寻根”的主题探究活动,选择的课题就多种多样。,学习内容可供选择,海运仓的变迁,服饰的变迁,游戏的变迁,年夜饭的变迁,通讯方式的变迁,的变迁,的变迁,的变

14、迁,的变迁,学校开展的爱校系列探究活动,学生是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认领学校楼道装饰的某一部分内容,或人或物或事,通过搜集材料,采访问询,搞清楚所涵盖的历史、文化,然后自己准备演讲稿,自行排练,向来宾、家长、学校的师生介绍我们自己的学校。,学习层次可供选择,学习层次可供选择,4、选班的原则,一句话,以学生的需求为本。学生可以在家长指导下自主选择“走班”的课程。 “在单一国家课程的背景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几乎没有选择受什么教育的权利,教师点什么菜,学生就得吃什么菜,自己没有点菜的权利,因而很难有自己的独立追求。”而在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成了“点菜者”,“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修改菜单的权利”,甚至“

15、可以不选某些菜而让它在菜单上自动消失。”1 1 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02.9。,5、走班是逐步进行的,2003年秋季学期:乒乓球和形体二选一; 2004年秋季学期:乒乓球、形体和国际象棋三选一; 2006年秋季学期:乒乓球、篮球,形体、健美操,国际象棋、围棋多选一(视年级班数而定);增加艺术类二选、三选课程;增加主课选修 直至本学期的“大走班”。,2008年9月开学后,我们每周一,下午第一二节课连排,一至五年级全体学生“大走班”。 一共提供了67个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每个模块8次课,16课时。分单双周排课。 每个学生分单双周选择两个模块课程,其中,必须从艺术、

16、体育、科技三大类课程中选择一个模块,另一个模块任选。,满10人即开班。最终开班的,47门。 此外,学校四个艺术社团【舞蹈、合唱、管乐团、剧社】,分单双周,占用大走班时间合练(即这几个社团的同学,除参加社团活动外,还可以参加一个模块的学习)。, 为促进个体 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而将校本课程逐渐丰富起来,“校本课程最大的生命力是学生的兴趣”。1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1崔允漷,中国教育报,校本课程最大的生命力是学生的兴趣。,人的生命是完整的。完整的生命是丰富多采的。所以,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就不能只开发单一类型的“校本课程”;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校本课程逐渐丰富起来。,我们在对学生爱好、需求进行摸查的基础上,又根据学校人力、物力的实际情况,陆续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加上我们参加的一些国家级课程改革的课题实验引进的课程,到05年,我们共开设了五类,22门校本课程。至此,凸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初步构建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