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811870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二章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二章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二章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二章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特级教师。197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3年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一、导入的概念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就是“示之道途”,亦即“引路”之意。入,就是进入学习之门。故导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门径的意思。,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3,第一节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与常用 类型,导入技

2、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引导学生进入获取新知的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使课有一个好的开端。,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4,1、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2、引起学习注意,创设学习情境;3、铺设学习桥梁,明确学习目的。,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5,二、导入的作用,三、导入的常用类型,【导课的方法依据】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教师自身的认知风格、策略等特点,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6,导入技能的常用类型:(一)直接导入法(二)旧知识导入法(三)生动实例导入法(四)直观教具导入法(五)故事导入法,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

3、,7,导入技能,(六)设疑导入法(七)实验导入法(八)总述导入法(九)释题导入法(十)练习导入法(十一)借奇激发导入法,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8,导入技能,导入技能的其它类型: 经验导入、事例导入、游戏导入、谚语导入、图片导入、数据导入、录像导入、歌曲导入、谜语导入、小品导入、儿歌导入、竞赛导入等。,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9,导入技能,导入技能的 原则: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关联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趣味性原则。,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10,导入技能,导入的运用,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新的一章开始,可讲述的内容与前面讲述的内容联系不大时,可多采用这种方法导入。要求教师用准确

4、生动的语言开宗明义讲出本节课的重点或难点。,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11,如狐狸和乌鸦的导入。,同学们,狐狸是一种很狡猾的动物,有一天,它看见树上一只乌鸦嘴里叼有一块肉,于是直流口水,很想得到这块肉,就骗起乌鸦。狐狸是如何骗乌鸦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故事。,二、温故而知新,精心设计提问 先温故而后联想到新,这是一种传统的新课引入方法,恰当的设计会起到很好的效果。,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13,学习鲁迅故乡,可从小学的少年闰土导入;学习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从小学陆游示儿诗导入;学习茅盾风景谈,可从白杨礼赞导入。,三、 教师演示实验,利用直观教学引入如进行硫酸的教学时,可先进

5、行硫酸的黑面包实验,白纸写字实验等实验,然后将浓硫酸换成稀硫酸做相应实验后提问学生:为什么同是硫酸, 实验现象却不同呢?原来浓硫酸中大部分溶质末发生电离而存在大量硫酸分子,而稀硫酸中溶质已全部电离了。所以浓硫酸表现出了与稀硫酸不同的性质。我们今天这节课就重点学习浓硫酸的特性。,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15,老人与海,导入:教师播放老人与海电影精彩片段(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情境,初步体会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教师:这是电影老人与海的片段,刚才同学们一定都被老人的精神深深吸引和感动吧,老人与鲨鱼搏斗的结果如何呢?下

6、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领略老人的顽强毅力和抗争精神。,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求知欲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科学,我们往往可以比较容易找到与知识相关的事例和日常现象。如教学乙醇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入:人们在遇到重大喜事可逢年过节时,往往都要摆上宴席好好庆贺一番,而在宴席上,酒是必不可不少。酒!少量饮之,对身体有益无害,在而且可增加喜庆气氛。但过量饮酒可导至神经麻醉,损伤身体!有的人喝坏了健康、有的人酒后闹事、有的酒后驾车酿成事故、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造出假酒危害社会,如1998年山西朔州的特大假酒案。酒的是是非非真多。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对!就是乙醇。我们这节课将重点来学习它的性质。

7、,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17,五、循循善诱,启发式引入 启发式引入强调学生的智力充分发展;强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激励学生刻苦钻研,通过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18,学习茅以升中国石拱桥,可先板书“桥”,让学生说出都见过哪些桥;再写“拱”,看哪些是拱桥;再板书“石”,看哪些是石拱桥;最后板书“中国”:明确标题从地域、材料、形状三个方面对说明对象作了限制。,六、利用多媒体导入,引人入胜电化教学具有视听结合,生动、形象、感受力强等优点。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课件,使抽象的原理

8、、概念会变得直观,具体、形象。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领会、记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感,明辨是非。,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20,秋天,七、激趣设疑,自然过渡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教师则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发挥出来,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21,如迷人的张家界的导入,你听说过张家界,知道张家界在哪里吗?课文是哪几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读了课文你一定被张家界的自然风光迷住

9、。,八、恰如其分的比喻,变抽象为形象有的课比较枯燥、内容单调。若设计不好既不好讲,效果也差。教师可采用借喻或引喻的方法引入新课。,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23,第二节 导入的程序,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的进程中,虽然只是短暂的第一步,却有自身完整的过程,连贯的程序,其一般程序如下: 一、集中注意 二、引起兴趣 三、激发思维 四、明确目的 五、学习课题,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24,一、理论学习,示范模仿二、教学设计,小组说课三、默练演练,评价对比四、微格实验,反观自照五、纳入全课,综合测评六、全面反思,经验交流,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25,第三节 导入技能的教学模式,第四节 运

10、用课堂教学导入方式的基本要求,一、导入新课要有针对性 二、导入新课要有新颖性 三、导入新课要有启发性 四、导入新课要简洁明了,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26,【基本要求】短 语言简短、明白、易懂。新 语言有新意、形式新颖。精 语言精练、讲解精彩、能抓住关键。 平 导入时知识坡度不易大,由已知到未知的联系点(知识点)要讲准。,熟 方式、语言、动作熟练。准 新旧知识衔接点要找准,语言准确。快 把握时间3-5分钟。活 方式灵活,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试分析下面的案例运用了什么样的导入方式,趵突泉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颐和园这篇课文吗?请你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呢?生:颐和

11、园的长廊、万寿山。生:还有昆明湖。师:大家都说的很好,再说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生:游颐和园的先后顺序写的师:好,这说明大家学习很用功,今天我们再学习趵突泉这篇课文(板题),看看趵突泉在什么地方,作者都写些什么景物,又是怎样描写的?,琵琶行,师:谁能说出一些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生:高渐离易水送别荆轲;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凤求凰的故事;嵇康悲奏广陵散;三国演义诸葛亮演空城计时焚香弹琴以示其闲静而惑乱司马懿;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刘正风与魔教长老琴箫合奏而为知己的故事。马志远曾据琵琶行作江州司马青衫泪杂剧,叙述白居易和裴兴奴恋爱故事。由此引入课文琵琶行,琵琶

12、行,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谈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吧,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的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并序)由此写成。今天我

13、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明月之下、松巅之上,一个青衣怪客手按玉箫,清亮柔和的洞箫声从树上飘将下来,树下蛇群和几个白衣男女好似着魔中邪般乱转狂舞,如痴如狂。“(请一男生朗读)这是射雕英雄传黄药师荒山出场的一段描写,缥缈神秘中隐隐透出几分诡异恐怖,如此出场不愧于“东邪”二字,不愧于作为一代武林泰斗、绝世高人。凡是成功的人物出场描写,不但能很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或精神风貌,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而且能引起读者对这一人物的兴趣,关心人物的命运。这文学大师历来都十分讲究作品中人物出场的描写,曹雪芹的红楼梦,有名有姓者不下四百人,较为活跃者不下百人,但各自出场也决不相混。林黛玉进贾府描写的人物

14、出场,历来受到高度赞扬,今天我们来欣赏王熙凤和贾宝玉这两人精彩而又经典的出场。,师说,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是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有位教师在教将相和这篇课文时,这样导入: 师:板书将相和题目,接着问: 这个题目中,“将”、“相”的正确读音是 生:jing与xing。 师:“将”指

15、谁?“相”何许人也? 生:“将”是廉颇将军,“相”是蔺相如宰相也! 师:那么,“和”又是什么意思? 生:他们俩讲和了。 师:是“讲和”了?还是 生:是“和好”了,和睦相处了。 师:不错请大家再想想:这一将一相都在赵王门下做事,他们一直都是和的吗? 如果不是,那他们为什么会“不和”?后来为什么又“和”了呢? 生:(表示答不出来) 师:同学们不要着急,课文会告诉我们答案的。,一位老师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时: 师:我国古代有许多吟咏春的佳句,特别是王安石脍炙人口的 生(异口同声):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说来也巧,王安石的这句诗,正巧包括了一位现代著名作家所写的两篇文章的篇名,同学们能否说出来

16、是哪位作家的哪篇文章? 生:朱自清先生的两篇散文“春”和“绿”. 擦掉“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五个字剩下“春”和“绿”两个字 师:春天是充满绿色的,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几次提到“绿”: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生接着背诵:嫩嫩的、绿绿的。 师:树叶都- 生(紧接):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师:今天我们学的散文“绿”,并不是写春天的绿,而是写秋天的绿。(黑板上擦去“春”,只剩下“绿”) 不是写小草、树叶的绿,而是写潭水之绿。 秋天,照理说应该是秋风萧瑟、黄叶遍地了,而浙江仙苔的梅雨潭却充满着绿,充满着奇异的绿,醉人的绿。 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梅雨潭作一番游览,尽情的赏绿、品绿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