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一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113646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xx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xx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xx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xx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一(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一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一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题:1.色彩的冷与暖课时:2 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教学重难点:、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教具学具:彩笔、色相卡、色轮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

2、学生放置好学习用具及美术书。二、新授:(一)导入教师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色彩有冷与暖。(二)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三、讲授新课:(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色彩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

3、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1)冷色调画面雪地 ,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冷的感觉。(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 ,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3)同时欣赏这两幅画面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

4、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二)放映色轮,让生观察并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1)在 12 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提问:仔细观察,

5、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 ,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

6、冷与暖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的。(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显示色相卡) ,红绿、黄紫、蓝橙。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书) 。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四、作业要求:画冷或暖的感觉课题:2.线条的动与静课时:2 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教学重难点:、感受线条的动与

7、静。2、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用具及美术书。二、导入新课:、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三、讲授新课:、欣赏(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 ,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3、请

8、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4、教师结合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暖直温暖、平和暖曲热烈、欢快(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冷曲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冷直单调、呆板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六、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七、拓展: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课题:3.美术的节奏课时:2 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2、通过绘画或

9、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教学重难点:、对美术节奏的理解。2、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教具学具: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感受节奏、听音乐2、看两幅绘画作品(1)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2)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二)新授:、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 )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2、生活中有发现的美术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

10、么美?3、节奏的运用和表现(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 、 美术作品中的节奏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3)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料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三、作业要求:用绘画或剪纸等方法,表现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纹样。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五、课堂展评:分组展评学生作品。六、小结。课题:4.变一变课时:1 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1、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产生变形的画面效果。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割纸、粘贴组合的技巧。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使用美工刀)教学重难点:、学习将图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2、割纸、粘贴组合技巧的应用。教具学具:图片、美工刀、直尺、垫板、胶水、图画纸、卡纸、剪刀、铅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用具及美术书。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出现范例:两张相同图片,一张经过处理产生变形。2、引导学生自学技法点击:利用教科书中的“技法点击”培养学生自学意识。3、请学生介绍操作方法。板书:制作要点分割:直线组合:直线等距4、提出问题:还有其它的分割、组合的方法吗?5

12、、教师根据学生的设想边小结边出示范例制作要点:分割:直线、曲线组合:直线等距,直线不等距、曲线排列(二)发展阶段师:怎样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呢?、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讲解演示操作的方法分割:先用铅笔画出裁剪线。另曲线分割必须先用硬纸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画线;用尺子对准线,左手压实,右手持刀裁剪。 (也可用剪刀剪出)组合:在底纸上,标出粘贴的位置;将裁剪好的纸条,排列起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后,粘贴完成。2、作业要求:把图片切成长条排列粘贴,产生变形的效果。A、使用工具刀注意安全。B、要求切割平整、排列组合有新意。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四、课后拓展:、将制作好的作品挂在自己的书桌上。2、

13、可用此法布置班级。3、制作小书签。课题:5.色彩的对比课时:2 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教学目标:、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教学重难点:、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2、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用具及美术书。二、讲授新课:、导入新课: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2、新授:(1)师出示“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14、”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3)欣赏和分析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5)师生总结梳理三、作业要求: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五、学生作品展评:各组学生互相展评。六、收拾与整理。课题:6.快乐的回忆课时:2 课时课

15、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2、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3、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教学重难点:、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2、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教具学具:绘画工具、版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用具及美术书。二、讲授新课:、导入:回忆你生活中的有趣场面2、新授:(1)欣赏版画作品。(2)师问: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3)讲授纸版画的制作方法3、作业:用纸版画的方法或者是绘画的方法表现出“快乐的回忆

16、”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课题:7.登山游戏课时:2 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2、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画一幅登山线路的游戏图,进行登山游戏比赛活动。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手工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用具及美术书。、欣赏老师的制作的登山图,请个别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玩一玩。2、揭示课题:登山游戏二、讲授新课、观察书本的图例,说说他们做的和老师有什么不同?2、学生回忆,班级以前组织秋游登山活动,所走过的线路,或自己和父母出游所爬过的山,可以分为几个停靠点和终点。3、组织各小组讨论,怎样把登山线路图绘制成一张登山地图,制作初稿。4、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作业:学生分小组进行绘制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同时用彩泥制作下棋必需的棋子。2、要求:路线清晰、构图完整。四、游戏:学生以小组为主进行登山游戏玩一玩。课题:8.校徽设计课时:2 课时课堂类型:设计应用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