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111533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xx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xx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xx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xx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资料汇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资料汇 总总 1 1课件 第 1 课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 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鸦片走私的危害:白银大量外流,影响了清政府财政,加重了农民负担;政府更加腐败,军对战斗力进一步削弱。3、林则徐虎门销烟:时间:1839 年 6 月地点:广州虎门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4、1840-1842 年,第一次

2、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鸦片贸易。中国战败的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5 的内容:P46、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 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原因: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2、经过:首先挑起战争,联军为主凶,为帮凶,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860 年 10 月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

3、订北京条约 。3 领土。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五个勘界议定书。4、太平军大败洋枪队领导的运动爆发,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1860 年 8 月,李秀成在青浦大败华尔的洋枪队,1862 年,在慈溪击毙华尔。第 3 课收复 x 疆、19 世纪 60 至 70 年代,控制印度的和与 x 疆接壤的,都想争夺 x 疆,x 疆面临危机。2、1865 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权,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伊犁。3、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痛歼,收复 x 疆(除伊犁外)。19 世纪 80 年代,中俄签约,中国收复伊犁。4、 ,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

4、在。5、意义:历史意义: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 x 疆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防。现实意义:证明了 x 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 4 课:甲午中日战争、同归于尽,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 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马关条约的内容:P17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华民族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第 5 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一次性质)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下,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2、 ,清政府被迫同八

5、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内容:P21-22危害: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 6 课洋务运动、 ,洋务派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主张: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2、前期以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 70

6、-80 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 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3、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第 7 课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代表人物: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后来他们将万国公报改名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2、百日维新:,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1898 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

7、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 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 。为中国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谭嗣同。内容:P33结果:被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而失败。意义: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深刻影响。3、戊戌六君子:第 8 课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酝酿: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 年,他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 、 “民权” 、 “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武昌起义:1911 年 10 月 10 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

8、,取得武汉三镇的胜利。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史称“辛亥革命” 。3、1912 年元旦,成立,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性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功绩(成功的一面):1911 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局限性(失败的一面):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不可能充分依靠发动广大群众,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第 9 课新文化运动

9、、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封建思想并未得到清除,在思想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兴起标志: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后改名为新青年 )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新文化运动内容:P41,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四个代表人物以及主要阵地: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3、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1918 年,在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颂扬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4、历史意义:P42第 10 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

10、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的概况:北京大学等校的领导下,在北京举行示威游行,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之后各地学生纷纷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1919 年 6 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的作用。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时间:1919 年 5月 4 日中心地点:前期-北京、后期-上海主力:前期-学生、后期-工人;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结果: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1、(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3、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 年 8 月,在中国共产国际帮助下,在建立了最早的共产党组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4、中共一大的内容:P485、历史意义:P9第 11 课:北伐战争、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 年 5 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校。建立者: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作用: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2、1926 年,广东国民政府从广州出师北伐的主要对象

12、是张作霖三个军阀。主要战场:湖南、湖北。3、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27 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5、1927 年 4 月,叛变革命,在成立;随后,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第 12 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义: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秋收起义:1927 年,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并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工农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注: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影响最深

13、远的举措: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3、井冈山会师:1928 年 4 月,朱德、陈毅率领的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4、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井冈山会师后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第 13 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由于等人指挥失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2、长征路线:3、

14、1935 年 1 月,党中央在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 。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5、长征精神:大无谓的革命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 14 课:难忘九一八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共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掌握)2、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就沦陷了。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3、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扣押了蒋介石,发动了安事变” 。 (又称双十二事变)4、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派出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5、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