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学课件 罗家英 主编 第十一章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105976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学课件 罗家英 主编 第十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学课件 罗家英 主编 第十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学课件 罗家英 主编 第十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学课件 罗家英 主编 第十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学课件 罗家英 主编 第十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学课件 罗家英 主编 第十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学课件 罗家英 主编 第十一章(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线教务辅导网:http:/,教材其余课件及动画素材请查阅在线教务辅导网,QQ:349134187 或者直接输入下面地址:,http:/,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第三节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 第四节 学前儿童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概述,一、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的动机作用情绪的动机作用是指情绪能激发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动机情绪与动机的关系十分密切。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 第二,情绪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

2、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 (二)情绪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与认知之间关系密切,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 另一方面,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三)情绪情感是儿童人际交际的重要手段 (四)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二、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表现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表情的日渐社会化 (二)情绪情感的丰富与深刻化 1丰富 2深刻化 (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

3、情感从外显到内隐,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一、情绪的发生儿童从出生后,便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如,头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舞动等,这些都是儿童最初情绪的反应等。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是: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关联着。 原始情绪反应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早已指出,情绪表现是人类进化与适应的产物。,二、新生儿情绪的分化 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研究。 (一)华生的研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500多名婴儿的观察,提出了新生儿有三种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 1怕 华生认为新生婴儿的怕是由于大声和失持引起的 2怒 怒是由于限制儿童运动引起的 3爱 爱由抚摸、轻拍

4、或触及身体敏感区域产生,(二)布里奇斯(K.M.Bridges)的研究布里奇斯于1936年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种杂乱无章的未分化的反应。主要由一些强烈的刺激引起,包括内脏和肌肉的不协调的反应。在以后学习和成熟的作用下,各种不同的情绪才逐渐分化出来。,(三)林传鼎的研究初生婴儿的情绪已经分化。 新生儿已具有两种完全可以分清的情绪反应: 1、一种是愉快情绪反应,愉快的反应是一种积极生动的反应,它表现为某些自然动作,尤其是四肢末端的自由动作的增加,且不僵硬,如婴儿洗澡后的动作; 2、一种是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其表现是:自然动作的简单增加,如连续哭叫、脚蹬手刨等

5、。,(四)伊扎德的研究 1、制订了面部肌肉运动和面部表情模式的测查、分析工具。 2、初生婴儿的情绪已经分化为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等五种。,三、儿童情绪的分化 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有关早期情绪分化的理论。 (一)布里奇斯的儿童情绪分化理论 内容: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早期比较著名的理论。布里奇斯认为,初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一般性的激动,表现为皱眉和哭的反应; 3个月时分化为快乐、痛苦两种情绪; 到6个月时,痛苦又进一步分化为愤怒、厌恶、害怕三种情绪;到12个月时,快乐情绪又分化出高兴和喜爱;到18个月时,分化出喜悦与妒忌。到24个月时,可以在快乐的热情中区分出比较稳定的欢乐来。 评

6、价:布里奇斯的理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伊扎德等提出其理论前,一直为较多的人所接受。但现在这一理论由于缺乏有效判断情绪反应的客观指标,难以根据婴儿情绪反应本身来判别婴儿情绪,因而受到不少批评。,(二)林传鼎的儿童情绪分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情绪分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泛化阶段(0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情绪反应比较笼统,而且往往是生理需要引起的情绪占优势。0.53个月,出现了6种情绪:欲求、喜悦、厌恶、忿急、烦闷、惊骇。但这些情绪不是高度分化的,只是在愉快与不愉快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面部表情。46个月,开始出现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喜欢、忿急。 2分化阶段(15岁)这一阶段儿童情绪开始多样化,从3岁

7、开始,陆续产生了同情、尊重、爱等20多种情感,同时一些高级情感开始萌芽,如道德感、美感。 3系统化阶段(5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情绪生活的高度社会化。这个时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多种高级情绪达到一定的水平,社会化的情绪初步建立。,(三)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德是当代美国和国际著名的情绪发展研究专家。他关于婴儿情绪发展的研究及据此提出的情绪分化理论,在当代情绪研究中有很大的影响。 内容:婴儿出生时具有五大情绪: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46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34个月时,出现愤怒、悲伤;57个月时,出现惧怕;68个月时,出现害羞;半岁1岁,出现依恋,分离伤心、陌生

8、人恐惧;1.5岁左右,出现羞愧、自豪、骄傲、操作焦虑、内疚和同情等。评价: 伊扎德特殊的贡献在于,编制了面部肌肉运动和表情模式测查系统(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给表情识别提供了一个客观依据。 他把面部分为三个区域:额眉鼻根区,眼鼻颊区,口唇下巴区,并提出了区分面部运动的编码手册。,第三节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一、哭 (一)对哭的解释哭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啼哭是新生婴儿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因此新生儿经常啼哭。 1、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 2、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 3、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啼哭会减少。,(二)岁婴儿啼哭

9、的意义 1饥饿的啼哭 这类啼哭多半是有节奏的,可伴随着闭眼、号叫、双脚紧蹬等 。 2发怒的啼哭 这类啼哭的声音往往有点失真,这是因为婴儿发怒时用力吸气,迫使大量空气从声带通过,使声带震动而引起哭声。 3疼痛的啼哭 这种啼哭,事先没有呜咽,也没有缓慢的哭泣,而是突然高声大哭 4恐惧和惊吓的啼哭 这种啼哭,婴儿初生时就开始有了。 不称心的啼哭 这种啼哭是在无声中开始的,起初两三声是缓慢而拖长的,持续不断,悲悲切切 。 招引别人的啼哭 婴儿从第周开始出现这种啼哭。这种哭先是长时间的吭吭叽叽,哭声低沉单调,断断续续。如果没有别人去理他,就会大哭起来。,(三)岁婴儿哭的意义对于岁的婴儿,经常啼哭,会影响

10、身心发展。这时的啼哭多与生活经验不足、生活能力低下、或遇到力不从心的事情有关。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减少孩子哭的次数,缩短每次哭的时间,降低伤心程度。对这个年龄阶段婴儿的哭父母需要重视,因为它往往是不良情绪的反应。父母要尽量做到哭前积极预防、哭时正确对待、哭后加强教育。,二、笑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人的微笑决不只是简单的面部肌肉动作,而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与精神高度结合的结果。,婴儿笑所经过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这个阶段婴儿的微笑主要是用嘴作怪相,它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不稳定有关。笑的时候,眼睛周围的肌肉并未收缩,脸的其余部分仍然保持松弛的状态 第二阶

11、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这种微笑是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在这个阶段,引出微笑的刺激已大大缩小了。 第三阶段: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婴儿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地微笑,而对陌生人则带有一种警惕性的注意。,三、恐惧 恐惧的分化也经历几个阶段: (一)本能的恐惧恐惧是婴儿出生时就有的情绪反应,甚至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最初的恐惧不是由视觉刺激引起的,而是听觉、肤觉、机体觉等刺激引起的。 (二)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与知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引起过不愉快的刺激,会激起恐惧情绪。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视觉对恐惧的产生也逐渐起主要作用。,(三)怕生所谓怕生,是指儿

12、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害怕反应。 影响怕生的因素: 1父母是否在场 2对环境的熟悉性 3陌生人的特点 4抚养者的多少 5婴儿与母亲的亲密成度 6婴儿接受的刺激特征 (四)预测性恐惧 2岁左右的婴儿,随着想象 和活动能力的发展, 出现预测性恐惧,如害怕黑暗, 害怕陌生的物体,害怕动物等等。,怕生,四、依恋 (一)什么是依恋依恋是指婴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二)依恋的特点 有的研究认为,婴幼儿依恋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 1.婴幼儿最愿意与依恋对象在一起,与其在一起时,儿童感到最大的愉快。 2.在儿

13、童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别的人都更能抚慰孩子。 3.依恋对象使孩子具有安全感。当在依恋对象身旁时,孩子较少害怕;当其害怕时,最容易出现依恋行为,寻找依恋对象。,(三)依恋的发展过程研究表明,3岁以前的婴儿,依恋对象主要是母亲,依恋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依附、跟随等外显行为。3岁以后,儿童进入幼儿园,由于和母亲接触机会减少以及儿童认识范围的不断扩大,儿童依恋的对象和方式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其依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研究认为,儿童依恋行为的 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出生3个月) 喜欢看所有人的脸。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6个月) 偏爱母亲,不反感他人。 3

14、.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依恋母亲,别人一抱就哭, 害怕陌生人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7个月后:依恋父亲和其他 家庭成员、老师。,(四)依恋的类型 婴儿的依恋划分为三种类型: 1、安全性依恋: 母亲离开时苦恼,回来后平静,占65%-70%。 2、回避性依恋: 母亲在不在无所谓。“无依恋”,占10%-15% 3、反抗性依恋: 母亲离开大哭大闹, 回来后又拒绝亲近。“矛盾型依恋”,占20%,第四节 学前儿童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一、道德感的发展 概念: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

15、,3岁后,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下,逐渐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并把遵守社会规范、道德标准转化为自己的需要。这种与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或社会评价相联系的而产生的体验就是道德感 发展: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学前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 在道德判断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 成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符合儿童的道德意识水平。 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自豪感、羞愧感、委屈感、友谊感、同情

16、感、嫉妒感等,也都发展起来。,二、理智感的发展 概念: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的。理智感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发展: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活动能力的提高,认识活动的扩大,儿童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认识的喜悦 。幼儿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幼儿被好奇心所驱使,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兴趣,但是他们自己思索的并不多,常常轻信成人的回答,提出的问题也都是些极为表面的现象。进入学校后,由于知识面的扩大,学习责任感的产生,理智感也相应地变化。儿童从对游戏活动和对事物的表面兴趣转入到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寻找乐趣。,三、美感的发展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的美的体验,也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婴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中体验到美,而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渐提高,从而促进了美感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