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招教考点解析:论认知方式差异与因材施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807927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招教考点解析:论认知方式差异与因材施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特岗招教考点解析:论认知方式差异与因材施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岗招教考点解析:论认知方式差异与因材施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招教考点解析:论认知方式差异与因材施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岗招教考点解析:论认知方式差异与因材施教认知方式差异与因材施教在教师考试中是很常见的一个考点,经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今天中公教育刘红霞老师就来详细讲解一下关于认知方式差异的内容。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其主要特征是持久性和一致性,它是与学生的个体相关的,而且与学生的情感和动机特征等联系在一起。一、认知方式的分类1.场独立与场依存型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场独立型的人认识事物时很少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2、对各种事物和行为在非人格化、抽象化的方面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和能力。场依存型的人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较大,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2.沉思型与冲动型杰罗姆.卡根依据个体解决问题时的速度与精确度的偏好,将认知风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沉思型个体在问题解决时常常不急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先对各种可能的答案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精度而非速度。冲动型个体则常常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速度而非精度。3.辅合型和发散型辅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和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答问题过程中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二、认知方式差异的教育意义认知方式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教学中我们应该针对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详细内容:http:/ 更多教师招聘信息的学习与交流可访问中公教师论坛-园丁俱乐部-师说论坛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