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76340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浅谈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摘要:坚持有效运用历史唯物,并充分弘扬中华传统儒家文化,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发扬光大,从而全力实现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传统儒家文化只有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方可真正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推进。本文主要讲述了关于传统儒家文化的相关概述,并提出进行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时需要重视的几点内容,从而促进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持续发展。关键词:儒家文化;创造性转化;传统一、传统儒家文化的相关概述儒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已有数千年之久,也早已成为如今中华文化的代名词,不仅如此,中华文化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已流传着儒学的精气神。儒家

2、文化从收孔子为徒开始,经多个大家历代的深化钻研。千年来,由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经历了先秦儒学的阶段,后以董仲舒为两汉儒学阶段的代表,其中儒家文化的鼎盛时期是宋明理学时期,宋明理学时期主要是由程朱、陆作为核心。随后经过了官方的支持并弘扬,越来越多的普通民接受了儒学的熏陶与同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传统儒家文化也在不断地变革。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复兴也是进行创造性转化的一种表现。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较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进行自身的轮换更新时,需有效结合时代的需求与外来文化的精髓之处,进而铸造出一套人们受用的创新的儒家思想。二、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文化堪称积厚流光、博大精深,主要

3、有儒家、道家、墨家、佛教、法家等传统文化,其中儒家文化的势力最大且作为首要代表,儒家对中国社会而言可谓是最影响力的文化。若要完成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需要对以下几点做出重视。全面重视伦理建设的优良传统儒家文化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互相关联、前后照应的有机体,简称为“修齐治平” 。儒家文化主张国治世宁,需以个人的道德修养作为基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均以家庭为主,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间联系的中间环节。 大学综合孔子、孟子、荀子三人的观念提出:“凡古代想要向天下人昭明自己光明德行的人,必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

4、修养自身的品性。 ”强调“国君的家族里实行仁爱,一个国家也会兴起仁爱” , “只有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了,才能在天下建立起道德至上的太平盛世” ,所以倡言“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非常注重官德的建设,以官德建设独有的历史意识,充分将民心提升到“天意”的层次中。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 ”又说:“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 ”孟子又提出“人民比君主更重要”的民本主张:“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 ” , “君主”不好可以换, “社稷”不行

5、可以进行改革,将“民”作为建立国家的基础,而“本”永远都是绝无仅有的。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千万不能对人民施行暴政,要想赢得民心就必先“养民” 、 “富民”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道德的践行仍是极其重视的,将“礼义廉耻”作为核心的价值观,将理论作为民心的牵制力。 管子牧民就认为:“国有四维,缺了一维,国家就倾斜;缺了两维,国家就危险;缺了三维,国家就颠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 ”以上这些思维对人们而言是非常受用的。儒家传统文化将民心化作是“天意” ,从唯物史观看来,乃是历史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对传统儒家文化要坚持弘扬,重视改革对中华历史文化尤其是

6、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伦理,要坚持古为今用,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这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要坚持推陈出新,这是因为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要做好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将“国情”与“世情”密切结合。改革开放后,人们并没有有意识地建立关于人民民主权利制度的保障,法制相对来说较不完善,并且也没有受到重视。所以,需要充分进行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以及政治体制的相关改革。在重视儒家文化强壮发展的过程中仍需看到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不适应之处,想要将儒家文化全面融合到现代化中,就需要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做到有效契合,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三、结语总而言之,将传统儒家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有利于人们的启迪,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起来并持续发展下去。我们需要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伦理进行积极思考和挖掘,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再全面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将民族精神重建发扬,从而真正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创造更伟大的文化源泉。充分、全面地将立足于本国又面向世界的传统儒家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果进行有效传播,从而使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得到更有力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