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8年高考实验题解析:力学实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807227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8年高考实验题解析:力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8年高考实验题解析:力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8年高考实验题解析:力学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8年高考实验题解析:力学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8年高考实验题解析:力学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8年高考实验题解析:力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8年高考实验题解析:力学实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8江苏省高考单独命题 8 年实验题集锦力学实验1 2010 年第 11 题(10 分)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 t 与速度 v 的数据如下表: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 v-t 图像。(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

2、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 v-t 图象简要阐述理由。11.(1)之前 (2) (见右图)(3)同意.在 v-t 图象中,速度越大时,加速度越小,小车受到的合力越小,则小车受空气阻力越大.2.2009 年江苏省物理卷第 11 题.(10 分)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 2 / 8装置如图甲所示.(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袋如图乙所示。计时器大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平衡摩擦力后,

3、将 5 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 a 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 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 F(N)0.196 0.392 0.588 0.784 0.980加速度 a(ms -2) 0.69 1.18 1.66 2.18 2.70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a-F 的关系图像 .(3)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 -F 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a11.答案: (1) 0.16 (0.15 也算对 ) (2) (见右图)(3)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3 / 83.2008年江苏第11题: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

4、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 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若轨道完全光滑,s 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 2(用H、h表示) 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h( 101 m) 2.00 3.00 4.00 5.00 6.00s2 (10 1 m2) 2.62 3.89 5.20 6.53 7.78请在坐标纸上作出s 2h关系图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 2h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 ,自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 (填“小于”或“ 大于”)理论值从s 2h关系图线中分析得出钢球水

5、平抛出的速率差十分显著,你认为造成上述偏差的可能原因是 08江苏11.解析: (1) 21mghv21gtHvs解得: hs42(2)描点作图(3) 小于(4) 摩擦1 2 3 4 5 6 702468101214理论h/101 ms2/101 m21 2 3 4 5 6 702468101214理论h/101 ms2/101 m2hHs 4 / 8答案:11、4Hh;见图; 小于;摩擦,转动(回答任一即可)4.2007 江苏省物理卷第题、 (分)如题(a)图,质量为的滑块放在气垫导轨上,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到传感器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的位移时间(s

6、-t)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了 l、高度为 h。 (取重力加速度 g=9.8m/s2,结果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现给滑块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的 v-t 图线如题(b)图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下滑时的加速度 a= m/s2 ,摩擦力对滑块运动的影响 。 (填“明显,不可忽略” 或“ 不明显,可忽略 ”)()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改变 ,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实验时通过改变 ,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滑块换成滑块,给滑块 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的 s-t 图线

7、如题(c)图。图线不对称是由于 造成的,通过图线可求得滑板的倾角 (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7 江苏 13 答案:解:(1)下滑时,加速度为;上滑时,加速度为22/6/5.03smtva下 5 / 86 摩擦力对滑块 A 运动的影响不明显,可22/0.53smstva上忽略。(2)改变斜面高度 h, 则改变斜面的倾角,则改变产生加速度的力() ,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改变滑块 A 的质sinMgF量 M 及斜面的高度 h,且使 Mh 不变,因为 ,使 Mh 不变,LMghFsin则 F 不变,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1) 图线不

8、对称是由于滑动摩擦力造成的,因为在滑块上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在滑块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Mgacossin上,在滑动摩擦力不可忽略的情况下,二者不g下等, 图象不对称。从题 13(b)图中得 ,又 ,ts 2/6smasinga所以 = 。 ( 都对) 。从题106arcin.rsi 4.0rcin57.0rcsin13(c)图中上滑阶段读出, ,t4,根据 得 ,代入ms.2.84.21ats2/8s= ,已知 ,则Mgacoin上 coing6.0in,解得 (0.20.4 都对)。.0cos5.05.2006 年江苏物理卷第 12(1)题:用频闪照片测加速度12 (1)小球作直线运动

9、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周期 T= 0 . 1 s,小球相邻位置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为 OA=6.51cm,AB = 5.59cm, BC=4.70 cm, CD = 3.80 cm,DE = 2.89 cm,EF = 2.00 cm. 小球在位置 A 时速度大小 = m/s, Av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 m/s2a解: TBOvA2sm/65.0。sa/9.s点评:公式来源于打点计时器打的点的计算,同学们要会迁移知识。 6 / 8目前流行一种说法(有一本书名)叫“细节决定成败”。物理实验题经常考细节。本题便是其中之一。6.2005 江苏省物理卷第 11 题(10 分) 某同学

10、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 g=98ms 2) (1)根据所测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底与砝码质量 的关系曲线(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 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05 江苏省 11.答案:1 (1)砝码质量m/10 g2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标尺刻度x/10 m215001894 2282 2678 3066 34

11、60 4200 5450 7 / 8(2) 2504.9:7.2004 年江苏省物理卷第 11 题(8 分) (1)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 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 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 10 个等分刻度 )中,选择_进行测量(1) 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 50 个等分刻度) 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_mm。11.答案:(1)螺旋测微器 (2)23228.2003 年江苏省物理卷第 12 题.(7 分)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栓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

12、块右侧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图 2 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点,试根据给出的数据,求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 .要求写出主要的运算过程.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 50 Hz,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取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 8 / 812.【解析】由给出的数据可知,重物落地后,木块在连续相等的时间 T 内的位移分别是:s17.72 cm,s 27.21 cm,s 36.71 cm,s 46.25 cm,s55.76 cm ,s 65.29 cm,s 74.81 cm,s 84.31 cm,以 表示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a= (s5s 1)+(s6s 2)+(s7s 3)+(s8s 4)4 2aT又知 T=0.04 s解得 =3.0 m/s 2a重物落地后木块只受摩擦力的作用,以 m 表示木块的质量,根据牛顿定律,有 mg=ma解得:=0.30本题考查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及实验能力。注意:公式 = (s5s 1)+(s6s 2)+(s7s 3)+(s8s 4) 是为了把所有的数据都用4 2aT上,以减小误差。本题难度: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