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浅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56799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浅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浅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浅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浅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浅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浅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浅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浅议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浅议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 要注意抓好以下几点:一、整体把握,感知语言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便难以养成丰富的语感。为此,必须注意两点:其一,进入课文语言环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指导 “ 美读 ” 课文,培养语感能力。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

2、睛的视线;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的视线。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通过多种感官,使语言文字有机的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这样,学生才能进行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达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挖掘含义,体会作者遣辞造句的独特魅力。从而有所感悟。如开国大典: “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 传到 传到 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 课文连用了四个传到,如果改用一个传

3、到,如传到全国各地,读起来感觉如何呢?对比着读读,学生就会觉得课文的表达气势磅礴,充分表达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自豪感和毛主席这一宣告的庄严和雄伟。从比较中,学生领悟到生动的语言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其二,联系实际,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景,必须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必要的中介手段,比如挂图、投影、课件及实验等。但是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精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锻炼其敏锐的感悟。一句话,激活经验,以读求悟,读中见悟。二、调动生活情景,品味

4、语言语感的全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体味,调动生活情景,形成语感会意能力。指导学生揣摩要注重以下几点:1 、调动生活情景。文章是作者生活和生命的审美体验的结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意蕴,感受作者的审美体验,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能创设出浓郁的生活情景,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景,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观潮一课 “ 潮来之时 ” 一段,可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录音,想象潮来时的景象。然后,让学生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潮来时的壮观,读出潮水的气势。这样,就最大

5、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参与感知活动,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情景的熏陶,转为积极地营造课堂情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语感训练。2 、引导理解语言情景。理解是朗读的必要基础和前提,理解有助于语感的形成。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在紧要处稍加点拨,学生往往领悟很快,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准确、细腻、真切。如:有位教师在瀑布的教学第二节时,教师提出作者听到了瀑布的声音,心里多么想马上看到瀑布的心情时,让学生读诗句,又提出诗人为什么用 “ 望见 ” 而不用 “ 看见 ” 的问题来理解诗的意境,启发学生的感情,然后引导学生从两个 “ ! ” 中体验作者突然看到瀑布的美丽时的惊讶心理。使学生顺利理解诗人观察点的转

6、移;而重点指导两个感叹号的朗读,则让学生通过理解体验对语调的轻重缓急的处理,在理解语言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三、注重实践,运用语言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活动:听,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诸如,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广播电视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语言信息,了解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等。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说,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的活动,组织语言极为快。因而,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话剧等。这样,在语言运用中增强语感能力。写,从写作心理学角度来说,学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写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既能够仔细推敲词句,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又能促进语感的形成。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但是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