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中国文情报告》读后感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30708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中国文情报告》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xx年中国文情报告》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xx年中国文情报告》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年中国文情报告》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中国文情报告》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年中国文情报告年中国文情报告读后感读后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白烨主编的XX 年中国文情报告日前在京发布。这份报告自 XX 年立项以来,已坚持运作了 12 年,为国内首部宏观性年度文情考察报告。XX 年中国文情报告指出: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直变动不居的文学,因不断添加新的元素,混合新的关系,凝聚新的力量,在日新月异的变动之中,样态更加丰繁,关系更其复杂,格局更为缭乱,场域更显喧嚣了。持续不断地“新变” ,已是当代文坛的常态化与主旋律。 (5 月 24 日中国艺术报 )XX 年中国文情报告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能够清晰看到中国文学创作领域在过去的一年发生的故事,既能够总结

2、经验,也能够汲取教训,从而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另外,透过这面镜子,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文学创作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比如有的人进行文学创作,只是一种业余兼职的爱好,比如作家海岩,他的主业是酒店管理,却在空余时间里写出了多部经典的小说作品;而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作家就是他们的职业,写作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如严歌苓和已经故去的王小波。无论哪一类创作者,在文学创作时,都应该弹好“常”与“变”二重奏。在文学创作领域内, “常” ,即文学的一般逻辑和规律,是每个文学创作者都需要遵守的规则。 “常”从一般意义上讲,属于理论范畴,对于每个创作者来说都需要或多或少懂得,才

3、能让自己的作品适应文学基本道路的轨道。如果文学创作没有在“常”的基础上发展,这样的文学就无法走得长远。只有坚守文学创作的“常” ,才能够在文学创作的基本道路上不断走出新的花样。这就好比哲学概念中矛盾的普遍性,对于文学创作来说, “常”就是不变的东西,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变化的内容,这对于每个文学创作者来说,都需要坚守住,因为这属于文学创作的“底线” 。除了“常” ,在文学创作领域,我们更要求“变” 。所谓“变” ,在文学创作领域,即形式和内容上的与时俱进,是在遵循“常”的基础上的异化过程。比如沈从文的边城就能够写得如此诗情画意,尽管他只拥有小学学历;比如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写出了厚重的历史感;莫言的蛙写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余华的活着似乎能穿越历史,直刺人心。这些文学创作其实都在“变”的道路上,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源头活水,能够让所有文学创作者理解如何才是与时俱进,如何才算得上是“变”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这样的“变”都蕴含着无数的新鲜元素。由此不难看出,在关系到文艺繁荣的重大课题面前,我们要将“常”和“变”二重奏时常弹起,让文学创作者既沿着“常”的轨道前行,也能不断在“变”的道路上自由发挥。只有有“常”也有“变” ,方能够赢得“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 ,换来文艺的真正繁荣。 (特约评论员苏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