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创建工作方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998075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创建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创建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创建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创建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创建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创建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创建工作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创建工作方案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创建工作方案县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创建实施方案为高标准、高质量实施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科技示范样板和旱粮作物间套种示范推广工作,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方案。一、目标任务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全县举办粮食科技示范样板 33 万亩,其中:市级样板 10 万亩,增产 15%以上,县级样板 10 万亩,增产 10%以上,乡村样板 13 万亩,增产 7%以上。各乡镇举办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副乡长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各 1000 亩;各村分别举办粮食科技示范样板 1 片 500 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1.完成省、市、县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样板 5 片

2、5 万亩。其中:玉米高产创建 4 片 4 万亩,水稻高产创建 1 片 1 万亩。核心区 5 个万亩,单产 750 公斤以上;展示片 5 个 1 万亩,单产 650 公斤以上;辐射带动面积 5 万亩,单产 600 公斤以上。2.完成县、乡粮食作物高产创建 21 片 20 万亩,其中:玉米高产创建核心区 10 个万亩,单产 700 公斤以上,展示片 10 个 1 万亩,单产 650 公斤以上,辐射带动面积 10万亩,单产 600 公斤以上;水稻高产创建核心区 1 个万亩,单产 750 公斤以上,展示片 1 个万亩,单产 650 公斤以上,辐射带动面积 1 万亩,单产 600 公斤以上;马铃薯高产创

3、建核心区 10 个万亩,单产 300 公斤以上,展示片 10 个 1万亩,单产 250 公斤以上,辐射带动面积 9 万亩,单产 200公斤以上。粮食作物间套种示范推广。1.推广玉米间套马铃薯 14 万亩。核心区 11 个,面积万亩,复合单产 800 公斤以上;展示片 11 个,面积万亩,复合单产 700 公斤以上;辐射带动面积 14 万亩,复合单产 620 公斤以上。2.推广玉米间套红薯 6 万亩。核心区 10 个,面积万亩,复合单产800 公斤以上;展示片 10 个,面积 1 万亩,复合单产 700公斤以上;辐射带动面积 6 万亩,复合单产 620 公斤以上。3.推广玉米间套豆类 8 万亩。

4、核心区 9 个,面积万亩,复合单产 700 公斤以上;展示片 9 个,面积 1 万亩,复合单产 600 公斤以上;辐射带动面积 8 万亩,复合单产 550 公斤以上。4.推广水稻多样性混栽 3 万亩,增产 10%以上。5.推广水稻间种田埂豆 3 万亩,增产 10%以上。三、区域布局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市级样板主要布局在县乡公路主干道沿线,县级样板主要布局在乡村公路主干道沿线,乡村样板主要布局在本辖区内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可视范围较宽的区域。各级示范样板由乡镇组织实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1.省、市、县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样板作为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农业局局长样板打造。其中:旧城

5、镇马安村水稻高产创建样板 1 万亩,核心区 400 亩,展示片亩,辐射带动面积 1 万亩;长安乡安稳坝村地膜覆盖玉米高产创建样板 1 万亩,核心区 1000 亩,展示片亩,辐射带动面积 1 万亩;扎西镇干河村玉米高产创建样板 1 万亩,核心区 300 亩,展示片亩,辐射带动面积 1 万亩;扎西镇龙里村玉米高产创建样板 1 万亩,核心区 600 亩,展示片亩,辐射带动面积 1 万亩;麟凤乡柏香村玉米高产创建样板 1 万亩,核心区 400 亩,展示片亩,辐射带动面积 1 万亩。2.县、乡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样板由乡镇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较为集中连片的村组组织实施。粮食作物间套种。各乡镇按

6、技术要求认真规划,应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较为集中连片的坝区或一般山区组织实施。核心区要求集中连片,做到统一品种、统一行向、统一种植规格、统一科学施肥、统一病虫害系统防治。各级样板由所在乡镇组织实施,县农业局负责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四、技术方案玉米。1.主导品种。主要选用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 “扎单 202”占 80%以上,西山 70、西山 99 占 20%左右。2.主推技术。单株育苗:亩用过筛菜园土 800 公斤、优质细厩肥 400 公斤、复合肥 10 公斤、普钙 4 公斤混合均匀堆沤 7 天后,用清粪水拌湿,捏成“营养土团”35003800 个,将精选种子单粒播入,喷洒足够水

7、分,盖 2 厘米厚细土,覆膜,待70出土时揭膜炼苗,三叶一心期移栽。规范化移栽:上等肥力地块尺开厢,移栽规格为/尺 3333 株/亩;中等肥力地块尺开厢,移栽规格为/尺 3570 株/亩。施肥:以重施基肥、轻施苗肥、主攻穗肥、补施粒肥为原则。核心区施肥标准:移栽基肥为农家肥 1500 公斤/亩、普钙 25 公斤/亩、尿素 8 公斤/亩、硫酸钾 5 公斤/亩;第一次追肥每亩用清粪水 20 担兑尿素 10 公斤;第二次追肥,每亩用尿素 20 公斤/亩。示范区施肥标准:移栽基肥为农家肥 1000 公斤/亩、尿素 6 公斤/亩、普钙 20 公斤/亩、硫酸钾 5 公斤/亩;第一次追肥、尿素 8 公斤/亩

8、;第二次追肥尿素 15 公斤/亩。按照“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无公害防治原则,搞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核心区要求做到统一技术方案、统一品种、统一单株育苗定向移栽、统一拉绳划线、统一规格、统一行向、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旱粮作物间套种。选用适用性和抗病虫能力强的优质、高产品种,按照生物学特性及生育期,选择好最佳播种期,提高规范化种植水平。1.玉米套种马铃薯。马铃薯播期为 2 月 1 日至 2 月 15 日,玉米播种期为 3 月 25 日至 4 月 10 日,移栽期为 4 月 5 日至 4 月 20 日,共生期为4050 天。2.玉米间套大豆。玉米播期为 3 月 25 日至

9、 4月 10 日,移栽期为 4 月 5 日至 4 月 20 日,大豆播期为 4月 5 日至 20 日,共生期为 2080 天。3.玉米套种红薯。玉米播期为 3 月 25 日至 4 月 10 日,移栽期为 4 月 5 日至4 月 20 日,红薯播期为 7 月 20 日至 8 月 10 日,共生期2530 天。4.玉米套种马铃薯、大豆、红薯采用二套一或二套二。二套一规格:尺开厢,采用单株育苗双行密植定向移栽,玉米小行尺,株距尺,大行 3 尺,套种一行马铃薯、大豆或红薯。马铃薯株距1 尺,大豆株距 1尺,红薯株距尺,玉米密度 30003500 株/亩;二套二规格:5 尺开厢,采用单株育苗双行密植定向

10、移栽,玉米小行尺,株距尺,大行尺,套种两行马铃薯、大豆或红薯。马铃薯和红薯必须采用垄作技术。5.马铃薯种植:每亩用厩肥 1500 公斤,普钙 30 公斤堆沤腐熟作底肥,清粪水 1015 担兑尿素 5 公斤作追肥。6.玉米移栽:每亩用农家肥 1500 公斤、普钙 25 公斤、尿素 8 公斤、硫酸钾 5公斤作基肥,第一次追肥清粪水 20 担兑尿素 10 公斤,第二次追肥尿素 20 公斤/亩。7.按照“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无公害原则,搞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水稻科技示范样板。重点推广技术是优质高产杂交稻、肥床旱育、浅插稀植、宽窄行条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马铃薯科技示范样板。重点

11、推广技术是选用良种,实施精量播种、高厢垄作、科学施肥、病虫综合防治。五、资金投入县财政安排资金 100 万元,用于粮食生产科技培训、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和粮食作物间套种核心区建设补助及目标任务考核奖励。粮食科技示范样板经费 80 万元。其中:扎西镇 15 万元;双河乡 6 万元;水田乡 5 万元;高田乡 6 万元;罗布乡 8 万元;旧城镇 9 万元;三桃乡 6 万元;麟凤乡 10 万元;长安乡 10 万元;庙沟乡 5 万元。县农业局按 70%、30%的比例分两期划拨给各乡镇。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奖 20 万元。根据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的目标责任状、县统计部门提供的各乡镇粮食总产量和县农业部门组织对各乡镇

12、粮食科技示范样板核心区的测产实收数据,年终综合考核评分在 91 分以上的乡镇,纳入计奖范围;8190 分的不奖不惩;80 分以下的,除扣回已下拨的粮食科技示范样板经费外,全县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实行问责。六、保障措施组织保障。成立县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创建工作领导组,切实抓好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建设工作。领导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农业局,由兼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技术保障。为扎实抓好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工作,提高粮食种植水平,增加粮食单产,加强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上的推广和应用,县农业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农技中心、植保站、土肥站、种子站及各乡镇农技站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科技示范样板技术指导组。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技术指导到田,技术培训到人”和“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的要求,集中培训县、乡、村组技术骨干,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位进行现场培训,确保培训到每一个种粮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